第三节  灭六国

    公元前255年,范雎告老退休 。范睢的告老退休,其实是不得已,他推荐的郑安平在邯郸之围后投降了赵国,而他推荐的另一人王稽后来也私通魏国,被秦昭王灭了族。范睢害怕,刚好燕国人蔡泽来到秦国,范睢便推荐蔡泽当丞相。 不久,范睢便病死;郑安平降赵后,封武安君,在这年也死去。这年,燕孝王也死去,儿子喜继位,称燕王喜。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因看到赵国的青壮年几乎都死于长平之战,认为有机可乘,竟命令将军栗腹、卿秦领兵攻打赵国。这时,平原君已死,赵国还有大将廉颇,他领兵反击,大破燕军,杀栗腹,俘卿秦。其后,廉颇还领兵攻打并围困燕国。廉颇因功而出任相国,封信平君。

   同样是公元前251年,秦昭王病死,太子安国君即位,就是秦孝文王。秦孝文王即位才三天,据说就“中毒”死去。 王孙子楚即位,就是秦庄襄王。公元前250年为秦庄襄王元年。秦庄襄王奉华阳夫人为太后,立赵姬为王后,立儿子嬴政(赵政)为太子。 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以吕不韦为相国。这一年,周赧王病死,秦国干脆把东周也灭了,把周朝的宗庙也拆了。

   有关王孙子楚即秦庄襄王的经历,以及吕不韦的来历,十分复杂奇特,要回头再作叙述了。

   卫国濮阳人吕不韦,在阳翟(今河南禹县)经商,成为大商人,经常出现在赵国京都邯郸的街头。往往来来,买买卖卖。他手头已经赚下了很多很多的钱,可说是家有万金了。某天,吕不韦正在街上走着,忽然对面走来一人,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见那人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涂朱,虽然衣冠平常,但丝毫不失贵人之气。吕不韦不禁暗暗称奇。待那人走过之后,他问近旁一个小贩儿:“请问适才走过的那位是谁?”

  原来,这公子是秦国留在赵国的人质,名叫异人,他是秦昭襄王之子安国君的儿子。安国君有子20余人,但全非正房华阳夫人之后,皆由那些姬妾所生。异人生母,名叫夏姬。夏姬不得宠,又早死,所以,秦赵渑池会盟两国互换人质时,异人便来到了赵国京都邯郸。异人来到邯郸之后,因秦国不断攻打赵国,赵王便迁怒于他,把他拘留在丛台之上,并由大夫公孙乾昼夜监守。他过着出无车,宿无妇,食无酒的枯燥无味的生活,终日里郁郁不悦……   

   听罢小贩儿的介绍,吕不韦凝思片刻后爽朗大笑着说道:“哈哈,他真是奇货。这奇货,可先囤积起来,然后作一笔大生意。” 他认为,做一般生意不过获利几倍十几倍,而做成了这笔“异人”的生意,将是获利不可估量的。  

  吕不韦先以重金结交于监守异人的公孙乾,后又结识异人。有一次,他与公孙乾、异人一起喝酒。酒到半醉,趁公孙乾去厕所的机会,吕不韦问异人道:“秦王已经老了。太子安国君所宠爱的是华阳夫人,可她没有儿子。你兄弟20余人,至今没有一个得宠。你何不趁这个时候回归秦国,去找华阳夫人,求做她儿子。这样,以后你才可能有立储的希望呀!”   

  异人含泪回道:“我何尝不希望能如此呢?唉!怎奈身在他国,恨没有脱身之计呀!” 吕不韦说:“这好办。我可以设法救你回国!” 异人说:“能救我回国,日后倘能得到荣华富贵,你我共享!”   

  为了叫异人回国,吕不韦来到了秦国的京都咸阳。  

   不久,吕不韦便打听到华阳夫人有个姐姐也在咸阳城中。为了能见到华阳夫人,吕不韦设法先见到了华阳夫人的姐姐。见面之后,他先是以来时随身所带着赵国的金玉宝玩 献上,取得了她的好感,接着他便把异人如何贤德,如何思念故国,如何想认华阳夫人为生母,以及日后他打算如何孝顺华阳夫人等等,详尽地说了一番。他的话,把华阳夫人的姐姐深深地打动了。事隔一日之后,华阳夫人的姐姐去见华阳夫人。她又把吕不韦对她说的话陈述了一回。华阳夫人大喜,当即,她便表示愿接异人回国,并收留在身边。   

  说动了华阳夫人,这仅是第一步。异人若能回国,非秦昭王点头不可。可是,因渑池会盟时,秦昭王被蔺相如戏弄了一番,心中怀恨赵国,因此,根本不把异人回国当作一回事。  

  怎么办呢?吕不韦又费心思了。后来,他得知王后的弟弟杨泉君也在咸阳。他想通过杨泉君去说服王后,再通过王后去说服昭襄王。于是,他用重金买通有关人员,见到了杨泉君。吕不韦对杨泉君说:“你居高官,享厚禄。可你这高官、厚禄和富贵能长久吗?自然,眼下有王后和大王保护你。可是,大王与王后年事已高,一旦山崩,太子嗣位,太子会继续保护你吗?太子安国君与华阳夫人无子。你为何不把今日留在赵国的王孙异人,设法引渡回国,让他去作安国君与华阳夫人的嗣子?果真那样做了,安国君与华阳夫人会对你感激不尽的。那样,你的高官、厚禄和富贵,不就又有人保护了吗?”   

  吕不韦之计,正中杨泉君心意。当日,他便去找王后,把吕不韦的话说了一遍。王后去见秦昭王,她又把杨泉君的话说了一遍……   

  终于,秦昭王表示愿接异人回国。 吕不韦很高兴,又为异人找了一位身姿艳丽、能歌善舞的娼女赵姬当夫人,后来,赵姬生下一个儿子。因他生在赵国,取名赵政。有的史书说,吕不韦与赵姬早已同居,赵姬已怀孕两个月,才到异人处,因此赵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嬴政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这种说法更富传奇性。公元前257年,吕不韦用钱买通把守邯郸南门的将军,领着化了妆的异人以及他的家人,杂在百姓之中,混出被秦兵重重围困的邯郸城,回到了咸阳。  

  异人回到咸阳之后,由于吕不韦的周旋在前,他自然得到了华阳夫人、安国君乃至秦昭襄王的宠爱。华阳夫人是楚国人,所以,又改叫异人为“子楚”。不久,昭襄王逝世,立安国君为王,是为孝文王;三天后,孝文王又无端暴毙,异人子楚便为王 ,是为庄襄王。异人子楚一当上秦王,便请吕不韦做了丞相,并封号文信君,到河南洛阳,坐享十万户的奉养。当然,到后来,太子嬴政当了秦王,吕不韦的获利就更多了,这是后话。

  秦庄襄王即位时已五十来岁,他继承秦昭王的既定方针,不断地近攻韩、赵、魏。公元前249年,秦派蒙骜攻韩,取成皋、荥阳,秦在黄河、洛水、伊水之间设置三川郡;公元前248年,秦派蒙骜攻赵,取太原;公元前247年,秦派王攻取上党诸城,秦设置上党郡;派蒙骜攻赵,取榆次、狼孟等37城,秦设置太原郡。秦国的领土扩张至今陕西大部,山西中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和四川东北部的广大地区。 史书记载秦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在地理位置上进可攻,退可守;“战车千乘,奋击百万”,军事力量远胜于其它六国。

   也是在公元前247年,王龁领兵攻打魏国。魏国连连败北。这时,魏安釐王又想起了信陵君。信陵君解了邯郸之围后,魏安釐王不准他回魏国,所以他一直留在赵国。魏安釐王派人请他出兵救援,信陵君因有私怨,不肯发兵。后来,与信陵君相熟的隐者——一位开赌场的毛公和一位买酒浆的薛公去见信陵君,说:“大家敬重你,皆因你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哪有自己国家有难而不去救助之理?”于是,信陵君率领赵国军队,打回魏国。随后,信陵君又联络燕、韩、楚三国,三国也派来兵马。于是,信陵君统率赵、魏、韩、燕、楚五国军队,攻击秦军,秦将蒙骜败走。五国军队一直追到函谷关,秦军一个多月也不敢出来。信陵君打了大胜仗回来,魏安釐王又拜他为相国。秦庄襄王嫉恨信陵君,派人到魏国施行反间计,说信陵君想当魏王。魏安釐王果然有了猜疑,信陵君主动称病辞职,日夜沉淫酒色,三年后即死去。  

   也就是在信陵君领五国军队大败秦军这一年,秦庄襄王死去,太子政继位,就是秦王政。当时,秦王政只有13岁,秦国的大权全掌握在吕不韦手中,被称为“仲父”。吕不韦也要学孟尝、平原、信陵、春申四君的样子,他招致宾客三千人,其中,楚国上蔡人、荀况的学生李斯也被招来。 此外,还有家僮万人。吕不韦还要著书立说,使宾客编写《吕氏春秋》,兼取儒、法、道、阴阳、墨、兵、农等家之说,故称“杂家”。

   六国面对强秦的威胁,本来合纵抗秦,犹有战胜的可能,但是,各国之间长期战争,实力消耗,国力被削弱。六国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争权夺利,政局很不稳固。虽然屡次合纵抗秦,但在秦国连衡策略下先后瓦解而失败。他们时而“合众弱以抗一强”,时而“恃一强以攻众弱”,无法形成稳固统一的抗秦力量,给秦国各个击破以可乘之机。六国只能想些其他的办法,看可否削弱秦国。韩国的桓惠王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暗中派一位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去,劝秦国开凿泾水,从仲山挖掘河道,一直向东开凿,通到洛水。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要耗费许多人力、物力。秦王和吕不韦不知是计,因为早些时候,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就修筑了都江堰,使秦国增加了一百多万亩良田。公元前246年, 吕不韦令郑国负责这工程。当工程进行到一半时,秦国方面发现上了当,要杀死郑国。郑国老实地承认原来的目的,但是,他在进行工程时,深知这条渠的巨大作用,希望完成这工程。吕不韦就叫他继续干下去。后来,这条渠就叫郑国渠,至今仍发挥着灌溉的作用。

   秦国继续攻打韩、魏、赵。韩、魏不断损兵折将,丧失土地,唯赵国有老将廉颇,屡败秦兵。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死,儿子悼襄王立。赵悼襄王身边有位大夫叫郭开,常出坏点子,廉颇骂他是小人。郭开就在赵悼襄王跟前说廉颇的坏话,赵悼襄王就收回廉颇的兵权,叫乐乘代他领兵。廉颇一气之下跑到魏国的大梁去。 赵国除了遭遇秦国进攻,北边还有东胡、林胡、匈奴的窥视,幸好赵国还有李牧这位大将,镇守在北方。此外,赵国与燕国又常有矛盾,互相攻打。公元前242年,燕国派剧辛攻赵,赵国派庞煖迎战,破燕军,俘剧辛并杀之(一说剧辛自杀)。燕赵互相攻打,秦国往往得渔利,乘机占领燕赵的城邑。有此一例。甘罗,甘茂之孙,12岁任秦相吕不韦的侍从,朝野鲜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吕不韦请老臣张唐应命,屡劝无效。甘罗去见张唐,分析天下大势。数列出使利弊,说得张唐叹服,遂欣然应命使燕,吕不韦大加赞赏甘罗之才。此事不久,经吕不韦荐举,甘罗作为秦王特使,奉命赴赵,以雄辩说服赵王发兵攻燕,秦不费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罗立下奇功,满朝为之震动,被秦昭王封为上卿,并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赐还给他。

   公元前241年,被秦国不断攻打的各国诸侯,除齐国外,由赵国庞煖发起,只得再一次组织合纵军,公推楚国为领袖,拜春申君为上将军,率领五国军队再次杀向函谷关。吕不韦派蒙骜、王翦、桓齮、李信、内史腾,分别率领五万兵马迎战。结果,楚国军队先畏缩,五国军队大败而逃。春申君领五国军队攻秦,已是最后一次合纵行动了。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出这种趋势,如子顺就曾经说过:“当今崤山以东的六国衰弱不振,韩赵魏三国向秦国割地求安,二周已被秦灭亡,燕齐楚等大国也向秦国屈服,照此看来,不出20年,天下必然是秦国的了。”

    春申君黄歇败逃回楚国,为了避开秦国的锋芒,他劝楚考烈王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仍称郢都。不过,春申君已失去楚考烈王的信任,他与门客李圆密谋,将李圆的妹妹李嫣嫣献给年老的没有儿子的楚考烈王做王后,而李嫣嫣其实已怀着春申君的骨肉。后李嫣嫣果真生了儿子,被立为太子。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死,儿子楚幽王继位。 就在春申君高兴之时,王舅李圆却先下手将春申君杀了并灭了门。

    也就在公元前238年,秦国也发生内乱。嬴政登基之初年纪尚幼,朝政便由仲父吕不韦辅理。吕不韦掌控朝政,封为文信侯,蓄养舍人,大兴私党,谋寻私利。而赵太后扶植假宦官嫪毐,与他私通,封其为长信侯,与吕不韦争权夺利。在这种情况下,无人将年幼的秦王政放在心上,民间流传歌谣曰与吕氏乎与嫪氏乎”,意思就是“跟着吕氏走,还是跟着嫪氏走呢”。但随着秦王政的日渐长大,他在处理政务时英明果断而又残酷的做法和言语,使处在吕嫪党争中的朝臣们似乎看到曙光,而吕嫪两党明显感觉到了来自秦王政的无形压力。吕不韦开始有意无意的退让,渐渐的开始将一些朝政交 与秦王处理。几年前,太后和嫪毐退居秦国故都雍都,但秦王政感觉到对他威胁最大的恰恰是嫪毐一党。嫪毐盘踞雍都和封地山阳,追随他的多是秦国的腐败势力,其又与以魏国为首的境外势力相勾结,可谓人多势众。但秦王政的日益壮大令嫪毐忧虑万分。如今 时,秦王政已非幼时的秦王政,他的英明果断不仅慑服了朝臣,而且有了一帮属于自己的人,在朝中有右丞相昌平君,重臣昌文君辅佐,同时在暗中还有李斯,姚贾,尉缭(尉是职务,缭是名)等谋臣武将依附。秦王的所有一切令嫪毐如坐针毡。

    秦王政已经年满22岁,再过一些天,也就是已酋日便要行冠礼亲政,嫪毐已经等不及,于是,在太后的支持下,决定发动叛乱。嫪毐与卫尉竭,内史肆等密谋,在秦王政行冠礼的当夜杀死秦王政,而后带兵进入咸阳城拥立嫪毐与赵太后的私生子为王。秦王政预早得到消息,马上部署反击,经过一夜的激战,打败了叛乱的军队,杀死嫪毐。追随他的二十多名大臣也相继被抓并被灭族,牵连的四千多家被迁到巴蜀。吕不韦虽没有参与叛乱,但是,赵太后是他引进给秦王政父亲的、嫪毐是他引进给秦王政的,参与叛乱的大臣中有几位与他关系密切,吕不韦于是被罢相。秦王政恐其为变,致书予以严责,并促其迁巴蜀吕不韦怕被杀,于是自己饮毒酒身亡。吕不韦死后,葬于河南洛阳北邙道西,与其结发之妻合墓。对于吕不韦,历来有不同的评价,但无可否认,他对秦的统一大业,对中国文化的整理和收集,是有着积极的贡献的。

   公元前237年,正当秦王政铲除嫪毐、吕不韦两党,准备完成统一大业时,节外生枝,又出现了一件事。朝中有些大臣,因吕不韦引进韩国的水工“奸细”郑国,而发起一个驱逐客卿的运动,秦王政一时也糊涂了,竟也同意,颁布“逐客令”。如此一来,客卿只得离开秦国。李斯,楚国上蔡人,本是上蔡的一名小吏,因不甘贫贱,27岁到兰陵向大思想家荀子学习,荀子是儒家,但他的两个学生李斯、韩非却更偏向法家。李斯33岁时入秦,成了丞相吕不韦的舍人,颇得吕不韦的赏识,在秦宫中任议郎的职位,得以接近秦王政。秦王政对李斯十分信任,加封他为长吏。李斯向秦王政献上了统一天下的大论,秦王政决定消灭嫪吕两大奸党后即发动统一中国之战。如今,李斯也在被逐之列,在半路,他越想越觉得可惜,于是,他上书谏阻,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幸好,建议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秦王收回“逐客令”,拜李斯为廷尉。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周密布署统一六国的战争。李斯、尉缭等协助秦王制定了统一全国的战略策略。秦灭六国的战略有两个内容,一是乘六国混战之际,秦国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秦王政采纳了尉缭破六国合纵的策略,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从内部分化瓦解敌国。二是继承历代远交近攻政策,确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步骤,李斯建议秦王政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这一战略步骤可以概括为三步,即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然后各个击破,统一全国。在这种战略方针指导下,一场统一战争开始了。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乘赵攻燕、国内空虚之际,分兵两路大举攻赵,拉开了统一战争的帷幕。秦国经过数年连续攻赵,极大地削弱了赵国实力。在赵国危急之时,赵悼襄王想到了廉颇,派人去魏国大梁了解他的情况,70岁的廉颇一心为国,当着使者的面吃下了1斗米饭,10斤肉,披挂上马 挥舞长戟以示自己可以上阵,而使者受奸臣郭开贿赂,谎报廉颇一饭三遗屎 ”,赵王以为廉颇老了,最终没重用他。秦将桓齮攻赵,郭开卖国,赵悼襄王急得病死,公子迁继位,就是赵王迁,郭开当了相国。另一公子嘉,只是授封三百户。公元前234年,桓齮攻下平阳,杀赵大将扈辄和十几万人,赵国危急。赵王迁急忙调镇守北方的名将李牧回邯郸,靠着李牧打了几个胜仗,才暂时保着住了赵国。秦将桓齮畏罪逃到燕国去。赵王迁封李牧为武安君,与当年的白起一样。

   秦王政生气,革去桓齮官职禄位(有史家认为他就是秦王追购的樊于期),另派王翦和杨端和领大军继续攻赵。另外,他派内史腾领兵转攻韩国。公元前233年,韩国公子韩非入秦,秦王政很赏识韩非,韩非也愿意为秦国服务,但他劝秦王保存韩国。李斯恐怕秦王听了韩非的话,同时也知道自己才能不及韩非,于是,便诬陷韩非,使其下狱,最后还逼他服毒自杀。公元前231年,秦军攻下韩国南阳,次年即公元前230年,秦将内史滕率军北上,攻占韩国都城阳翟,韩王安率王族投降。后韩王安被秦封为归义候。秦在韩地设置颍川郡,六国中 ,韩国第一个被灭亡。

   公元前316年,秦王政派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西南的古巴蜀国。占据了成都平原。秦王政任命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肩负起将蜀地建设为统一中国的大后方的重任。李冰组织蜀人移山凿河,将时常泛滥成灾的岷江一分为二,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都江堰的成功建设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成都平原的粮草、兵器在此后秦国的统一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都江堰的建设,使成都平原从此有了“天府之国”之美誉。成都人感念李冰之功,后世将其奉为四川保护神,相关的庙宇有数百座。

  公元前229年,秦大举攻赵,名将王剪率军由上党出井陉,杨端和由河内进攻赵都邯郸。赵国派大将李牧迎战,双方屡有胜负,陷入僵局,相持一年之久,秦军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后来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撤换并杀死李牧,由于临阵杀将,李牧原统率的代地精锐部队痛恨赵国王室昏庸无道残杀忠良,纷纷逃亡回代地不为赵室卖命,赵国军事力量立即瘫痪。公元前228年,王翦向赵国发起总攻,秦军很快攻占了邯郸,俘虏赵王迁。后来,赵王迁被秦废为庶人。赵王迁的哥哥公子赵嘉,率残部败逃至代郡(今河北省蔚县),自立为代王。赵国灭亡。

  秦国在攻赵的同时,兵临燕境。燕国无力抵抗。这时,演出了一幕悲壮的荆轲刺秦王的戏剧,不妨详细叙述。

    荆轲,又荆卿名、庆卿,本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卫亡,到四方游历,后到燕国,与侠客田光和擅长击筑的高渐离交上了朋友。 田光希望荆轲能为燕太子丹效力,刺杀秦王。为表诚意,他在荆轲面前自杀了。荆轲见太子丹,太子丹希望荆轲能到秦国,劫持或刺杀秦王。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率兵破邯郸,俘赵王迁,随即北进,兵临易水,作攻燕的准备。太子丹见情况已万分危急,就催促荆轲上路。荆轲说:“要到秦国去,必须有信物,否则秦王不会相信。秦国以金千斤和邑万家悬赏缉拿樊将军(有史家认为樊于期即桓齮),希望给我樊将军的首级与燕国督亢的地图,拿去进献,秦王一定会高兴地接见我,我这才能实现计划。”太子丹说:“樊将军在危难之际来投奔,我不忍心杀他,请你另想办法。”荆轲见此,就自己去见樊于期,说:“秦国也太狠毒了,把将军的父母宗族都戮没,又以重金大邑求购将军的首级,将军怎么办?”樊于期仰天长叹,流着泪说:“我恨透了秦王,只是不知怎么办。”荆轲就说:“我有办法既能为将军报仇,又能解燕国的忧患。希望能得到将军的头颅,拿去献给秦王,在秦王见臣时,臣左手揪住他的袖子,右手持刀刺进他的胸膛。将军觉得如何?”樊于期知道自己的仇能报了,毅然自刎。太子丹听到消息,急忙赶来,伏尸痛哭,然后将樊于期的头颅装进一只匣子里。

  荆轲带了一把涂满剧毒药物的匕,首以13岁就杀人不眨眼的勇士秦舞阳作为副使,从蓟都(今北京)出发。太子丹和宾客都穿了白衣服为他送行。到了易水边,祭了道路之神,就要上道了,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筑声唱起了悲壮之歌,送行的人都怒发冲冠、热血沸腾。荆轲毅然登车西去。

  到秦以后,荆轲给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迭了千金的厚礼,请其向秦王禀报燕使前来进献樊于期头和督亢地图的消息。秦王政大喜,穿了朝服,设九宾的隆重礼节,在咸阳宫接见燕使者。荆轲捧着装有樊于期头的匣子 ,秦舞阳捧着装地图的匣子,走了进来。到了宫殿台阶前,秦舞阳突然吓得变了脸色,大臣们都感到奇怪。荆轲笑着看了秦舞阳一眼,说道:“北方蛮夷小人,从来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了。请大王原谅。”秦王对荆轲说:“把秦舞阳捧的地图拿来。”荆轲送上地图,秦王打开地图,一把匕首露了出来。荆轲左手揪住秦王的袖子,右手拿起匕首就向秦王胸部刺去。秦王一惊,站了起来,挣断了衣袖。秦王想拔剑,剑太长,又硬,一下子拔不出来。荆轲追刺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大臣们一时都惊愕得不知所措,而带有武器的侍卫郎中又都在殿下,没有诏谕不能上殿。情况太突然,来不及召郎中上殿,所以荆轲还在追逐秦王。侍医夏无且首先清醒过来,提起手上的药袋就向荆轲砸去,其它人叫喊道:“大王背剑!”秦王猛地将剑转到背后,拔出剑就将荆轲的左腿砍断。荆轲跪在地上,将匕首用力投向秦王。秦王一闪,匕首嵌在了铜柱上。秦王将荆轲连砍八剑。荆轲倚着柱子大笑,说:“我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生擒你,以迫使你将诸侯的土地退还。”郎中们冲上殿,将荆轲杀死。

  秦王政愤怒地下诏,增兵遣将,由王翦统帅伐燕。公元前226年,攻克燕都蓟,燕王喜和太子丹退保辽东,秦将李信紧追不舍。

  秦国灭掉韩赵、重创燕国以后,北方大部分地区已为秦有,只有地处中原的魏国,孤立无援。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率军出关中,东进攻魏,迅速包围魏都大梁。魏人困守孤城,军民顽强抵抗强大秦军半年之久,秦军引黄河水灌城,攻陷大梁,魏王假投降,秦将王贲恼恨魏王组织军民抵抗日久,将魏王假斩首,王室被灭族,魏国灭亡。

  早在秦军攻取燕都时,秦国已把进攻目标转向楚国。公元前226年,秦王政问诸将攻楚需要多少兵力,老将王翦认为楚国地广兵强,必须有60万军队才能伐楚,而李信则说只用20万军队就能攻下楚国。秦王以为王翦因年老怯战,没有听取他的意见,派李信和蒙恬率军20万攻打楚国。公元前225年秦军南下攻楚,楚将项燕率军抵抗。秦军开始进军顺利,在平舆(今河南汝南县东南)和寝(今河南沈丘县东南)击败楚军,进兵到城父(今河南宝丰县东)。项燕率军反击,在城父大败秦军,李信败逃回国。公元前224年,秦王政亲自向王翦赔一礼,命他率60万大军再次伐楚,双方在陈(今河南淮阳县)相遇,王翦按兵不动,以逸待劳,楚军屡次挑战,秦军不与交战,项燕只好率兵东归。王剪乘楚军退兵之机,挥师追击,在蕲(今安徽宿州)大败楚军,杀楚将项燕。次年,秦军乘胜进兵,俘虏楚王负刍,攻占楚都郢,设置郢郡,楚国灭亡。后秦王政以楚王负刍杀兄自立其位不正为借口,将其处斩。楚人闻讯举国愤恨,加上痛惜楚将项燕战 死,楚人遂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歌谣诅咒秦人,埋下了日后复仇灭秦的火种。项燕之子项梁及侄孙项羽,便是埋葬秦朝的人。

  王翦得胜回朝,告老还乡。秦王政拜他的儿子王贲为大将。五国灭亡后,只剩下东方的齐燕赵残余势力。公元前222年,王贲率军歼灭了辽东燕军,后燕王喜杀太子丹向秦投降,秦王政看在燕王喜杀子请降的份上,将其贬为庶人。回师途中又在代北(今山西代县)俘获赵国余部代王嘉,代王嘉在押 解途中自杀。其后,秦兵由燕地乘虚直逼齐国。

   早在秦进攻五国时,秦国就派人到齐国进行秘密活动,用金钱收买了齐相后胜。后胜劝齐王屈服于秦。齐国根本不作战争准备,也不去帮助五国抵抗秦国。五国灭亡后,齐国彻底孤立。由于秦国长期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使齐国40余年没有什么大的战争,在思想上解除了武装。当秦军大兵压境时,齐王建慌忙在西线集结军队,准备抵抗。公元前221年,秦军避开西线齐军主力,从北面直插齐国都城临淄。在秦国大兵压境的形势下,齐王建不战而降,齐国 很快被灭亡。 王贲杀了后胜。齐王建在被押送途中经过河内共地(今河南辉县)时,被弃于五棵松柏之间,无米粟供应,活活饿死。齐国人唱起一首悲哀的《松柏歌》,算是对他们的君王的一种悼念。

  秦统一六国战争的胜利,是由于秦国在战争中战略战术运用得当。秦王政在位时期,国力富强,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供应战争,在战略上处于进攻态势,势如破竹,摧枯拉朽,相继灭掉诸国。在战术上,秦国执行了由近及远,先弱后强的方针,首先灭掉了毗邻的弱国韩赵,然后中央突破,攻燕灭魏,解除了北方的后顾之忧。最后消灭两翼的强敌齐楚,这种战术运用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在具体战役中,秦国运用策略正确,如在灭韩赵的战争中,根据具体情况,而不是完全机械地按先取韩以恐他国的既定方针,而是机动灵活,赵有机可乘则先攻赵,韩可攻则灭韩。灭楚战役是在检讨了攻楚失策后,根据楚国实力集中优势兵力攻楚而取胜的。攻打齐国避实就虚,出奇制胜。相反,六国方面势力弱小,在战略上又不能联合,各自为战,根本不能阻挡秦国的进攻,战争中消极防御,被动挨打,以至一个个被秦国灭亡。

   秦统一六国的战争,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国家。

   战国时期,是一个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虽然战乱不断,但由于政治、外交和战争的需要,延续了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继老子、孔子、曾子、墨子、晏子、孙武子等外,又出现了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商鞅、公孙衍、申不害、屈原、李悝、孙膑、吕不韦等思想家和政治家。《左传》《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是我国宝贵的古文献。这一时期,产生了屈原、宋玉等辞赋家。屈原在《诗经》和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制了楚辞体诗歌,留下了《留骚》《天问》《九章》《九歌》等名篇,使我国的诗歌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一时期,产生了天文学家甘德和石申。《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这一时期,还产生了李冰、郑国等水利专家。都江堰、郑国渠至今仍造福于蜀地人民。

   当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同样有人类在活动,在繁衍生息,并由原始部落渐渐形成不同的国家。如在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出现了尼罗河文明,形成了埃及古国;在亚洲的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印度河文明,形成了印度古国;在欧洲爱琴海附近,产生了古希腊宗教和荷马文化,形成了希腊古国、罗马帝国以及波斯王国……

   公元前359年位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兴起。国王腓力二世不断向外扩张,控制了希腊全境。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发兵进攻波斯,但在当年夏季女儿的婚礼上遇刺身亡。儿子亚历山大三世继位,用武力征服了希腊各反抗势力,建立了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334年春天,亚历山大三世率领大军征服埃及王国 及小亚细亚之后,继而东征,向叙利亚北部挺进。公元前333年夏,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组织10万军队,亲自督战,在伊苏斯地区与马其顿军队展开激战。波斯军队被击败 ,大流士的母亲、妻子和三个女儿也被俘虏。公元前331年9月,大流士三世再组织10万大军,200辆刀轮战车、15头战象,在高加米拉地区与马其顿军队决战,结果还是遭到惨败,大流士三世被部将所杀。公元前330年, 曾经盛极一时的波斯帝国被灭亡。

   亚历山大三世 继续东侵,公元前327年,兵锋到达亚细亚帕米尔高原的西麓印度河上游,离中国已经不远。亚历山大 三世的远征,也是一次异国文化的探秘,远征军中有哲学家、工程师、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开展文化交流。当时中国正处于战国的后期,处在西陲的秦国称雄西戎,声威已经远达现在的新疆一带,不过因为这中间还横亘着一片大陆,中国人和希腊人没有交通往来。当时的中国人不知道有希腊,希腊人也不知道中国,如果亚历山大 三世知道有中国,继而率军东进,会一会东方的秦王嬴政,可能历史会出现很有趣的一页 ,欧洲人也会提早数千年知道东方有个大国。 由于没有继续东征,亚历山大三世转而南下攻打印度。鉴于官兵厌战,当地气候炎热,疾病流行,加上此时恒河流域的难陀王朝也很强大,亚历山大三世被迫撤退。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三世的大军回到了巴比伦,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远征。

   在此之后,是欧洲古罗马与北非古国迦太基争霸时期,当时也出现了一位 政治和军事强人,就是迦太基的统帅汉尼拔.巴卡(前247-前182)。汉尼拔终生与古罗马为敌,指挥并打赢了特拉比亚战役(前218年)、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前217年)、坎尼战役(前216年) 以及以少胜多的著名的康奈城战役(前216年)等,占领了欧洲大片土地。 公元前204年,罗马人在大西屁阿的率领下入侵迦太基本土,迫使汉尼拔回到非洲本土。公元前202年,大西屁阿于扎马战役击败汉尼拔,汉尼拔逃亡他国。罗马人要将他引渡到罗马受审。公元前182年,汉尼拔服毒自杀。 

                接下一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