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游东莞可园

                                        陈贤庆

    2002年5月24日,是日为星期五,我语文科组一行13人(吴中华老师身体欠佳没有去,而此时又增加了陈润麟老师。),租一辆面包车到东莞市东莞中学听课学习。记得1996年12月我们科组到东莞石龙中学听课时,还须从虎门渡口过渡到珠江口东岸,而现在,已有雄伟的虎门大桥连接,仅一个半小时,我们即到达莞城。上午参观、听课、座谈完毕。中午,由旧同事陈月强老师引领,我们在“粥城”吃了午饭。席间,问月强莞城有甚名胜古迹,月强曰,唯一去处,则可园也。饭后,由月强带路,我们很快到达城中之可园。月强下午要上课,和我们离别。

    进入可园,要8元钱的门票。可园之名,早已听闻,它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清代广东四大名园。我到过苏州等地的园林,知道广东的“名园”,亦只能视之为“小巫”,如离我们不远的清晖园,就实在看不上眼。不过,有这四“小巫”,亦聊胜于无。但是,就算这“小巫”,我也知之不多,足见鄙陋。入得其园,看罢介绍,方知此园建于清道光30年,即公元1850年,建园人为张敬修,原为文士,后投笔从戎,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其人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又广邀文人雅集,使可园成为清代广东的文化策源地之一。而使可园更负盛名者,则是清代大画家居巢、居廉兄弟曾客居于此10年。居巢,广东番禺人,字梅生,号梅巢,擅画虫草类;堂弟居廉,字古泉,号隔山老人,擅画花鸟、虫草、人物,设色妍丽,笔致工整,能以指头画,尝作二十四番花信图,为人称道,成就大于其兄,开岭南画派先河,其后之岭南大家如高剑父、高奇峰、黎雄才、关山月、方人定等,皆沿袭其画派风格。

    可园面积虽小,仅三亩三土地,合今之2204平方米,但设计精巧,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圃、书斋等,艺术地柔和于一起,足见主人有高深之艺术和建筑的造诣。进入园中,虽处处古旧,但处处雅致,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并俱全。园内建筑物,虽为木石、青砖结构,但建筑十分讲究,窗雕、栏杆、美人靠、甚至地板亦各具特色。游行于园中,给人的感觉则是:曲折回环,处处相通,高低错落,俯仰神怡,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静中带趣,再配以名花奇石,古玩字画,建筑风格独特,文化气息浓厚,位列广东“四大名园”,果真名不虚传也。尤其使我喜爱的,乃园中还有一个面积不小的湖,绿波荡漾,垂柳倒影,环境清幽,此乃清晖园等未有之也。

     我们一行十余人,难得偷闲,于园中徜徉时久,处处留照。湖畔之处,有一卖工艺品商店,兼营照相业。那照相非用照相机,乃用电脑摄像,加像片过塑仅收5元,于是,杨建平、杨大奇、郑小明、陈淑兰等纷纷留照。最后,我们集体在可园门口照了几幅相,以记此游。

     归途中,我们在虎门镇上逗留了1个多小时,逛了富民服装商场等。5点钟时分,我们离开虎门。司机为省下20元钱,不走大桥而过渡,我们也迁就他,反而又可在渡船之上照了几幅像,背景则是黄昏日落下飞架珠江口东西的雄伟壮观的虎门大桥。

   此番游览可园,我亦留诗一首:入园疑路绝,曲径引玲珑。榭倚一湖美,楼凭二子崇。回廊通槛阁,怪石隐蕉松。漫步观图字,沉迷古雅中。一个月后,此诗即在广州的《诗词报》上发表并选入多部卷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