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一:自1894年兴中会成立至1949年底先后逝世的人物

                           (1941-1945)

                              1941年

朱庆澜(1874-1941) 民国将领、政要,北京政府授将军府镇安右将军,国民政府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字子桥、子樵、紫桥等,浙江绍兴人,出生山东历城。早年赴东北投找尔巽部下,历任成都陆军统领、标统。1909年随找尔巽到四川,任协统、镇统,四川副都督。1912年后,历任黑龙江督署参谋长、总统府军事顾问、黑龙江省护军使兼民政张、巡察使、黑龙江将军。1916年被段祺瑞政府任命为广东省省长。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将省长亲军30营交给孙中山,成为粤军,成为广东军政府基本军事力量。1922年去东北任中东铁路护路总司令兼哈尔滨特别区行政长官。九一八事变后,募捐支援东北义勇军。1931年后,任国民政府监察委员、中央救灾准备金保管委员会常务委员。1936年任国民政府赈务委员会委员长。1941年1月13日在西安病逝。 

燕鼎九(1894-1941)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抗日英烈。河南新蔡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历任河南省保安司令部教导队军官队上校区队长、河南省汝南第8军分区上校保安副司令兼第1战区游击挺进军第22纵队上校副司令官。1941年1月,率游击第二十二纵队参加豫南战役,在汝南城郊抗击日军,因寡不敌众,力战被俘,遭日军杀害。遗体运回新蔡,葬于城西南,各界隆重追悼。

郑英伯1876-1941)同盟会员、律师、法官。又名郑钺,字柏荫。1906年留学日本,攻读法律。在日本期间,和于右任、居正等人结识并成为好友,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在此期间,与日本女子木村花子相逢并结婚。木村花子后改中国名郑华君。1917年,郑英伯回国做执业律师。1919年,就任于右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一等秘书兼军法处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因为人耿直,未任政务官而历任法官检查官等法务官职。1931年前后,郑英伯任江苏第二特区法院(法租界)首席检查官全家迁居上海。抗战爆发后,郑英伯是中统上海潜伏组负责人陈宝骅的重要助手,并拒任伪职。二女郑苹如加入国民党中统特工组织,从事抗日事业。1939年,郑苹如暗杀汉奸丁默村失败被捕。汪伪头目请郑英伯劝女儿招供遭拒绝。19402月郑苹如被秘密杀害。郑英伯悲愤病倒。1941年1月逝世。1944119日,长子郑海澄在保卫重庆的空战中牺牲。

张雅韵(?-1941)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抗日英烈。四川成都人。早年入川军,曾任炮兵营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国民党第三十集团军出川抗日。1940年任陆军第七十二军新编第十五师第四十四团上校团长。1941年3月24日,在上高水口圩与日军作战,壮烈殉国。国民政府追赠其陆军少将,并修建“雅韵亭”以示纪念。

李  英1891-1941)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又名李瑛,湖南平江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历任湖南陆军、连长、营长。1926年起任北伐教导团团长、第8第24旅旅长。1935年晋升为少将,后任第24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与日军作战有功,受国民政府嘉奖,授陆军中将衔,随后升任第16军和第1军中将副军长。1941年3月在兰州病逝。

杨益谦(1884-1941) 滇军将领。云南剑川人,白族。云南讲武堂毕业。辛亥革命时参加了云南重九起义。后历任滇军营长、团长、旅长、云南靖国联军总司令部参赞、云南省政府军咨处处长、第10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兼蒙自关监督、第2殖边督办等职。1941年3月在昆明病逝。 

蒋志英(1902-194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抗日英烈。字伯清,浙江诸暨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1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团长、浙江省保安第2支队司令、第3纵队司令、浙江沿海台州守备司令。1941年4月,日军进攻海门。4月19日,在指挥台州守备队伍与日军作战时,被日军刺穿胸部牺牲。

马君彦(1896-1941)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奉天新民人。保定军校肄业。历任参谋处长、司令部参谋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74军司令部参谋长、第19集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第74军代理副军长等。率部参加湖南历次会战。1941年春因病逝世。同年4月,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中将。 

谢晋元(1905-1941)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抗日英烈。字中民,广东蕉岭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参谋主任、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中校团副。1937年8、9月间率部参加淞沪抗战。10月,国民党军队撤退时,亲率第1营4百余人(对外称八百)坚守四行仓库大楼,孤军奋战4昼夜,多次打退日军进攻。后按蒋介石令撤入租界。蒋下令表彰,晋升为团长。该部进入租界后被缴械软禁于“孤军营”,日伪政权多次对谢威逼利诱,谢不为所动。1941年4月24日晨,遭被日伪收买的4名叛兵袭击,伤重牺牲。 

王  竣(1902-1941)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抗日英烈。陕西蒲城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第80军新编第27师少将师长。1940年春,率部进驻晋南中条山地区,与日军作战数十次,给日军以重创。1941年5月7日,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王竣率部顽强抵抗。5月9日在激战中负伤牺牲于台寨村阵地上。 

陈文杞(1904-194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抗日英烈。福建莆田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历任连长、大队长、团长、第80军新编第27师少将参谋长。1940年春,与师长王竣、副师长梁希贤一起率部到中条山开展抗日游击斗争。1941年5月7日,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5月9日,在台寨村阵地指挥对日军作战,中弹牺牲。 

梁希贤(1898-194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抗日英烈。字哲生,陕西同官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第80军第27师少将副师长。1940年春,与师长王竣、参谋长陈文杞一起率部到中条山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1年5月7日,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5月9日,在师长王竣、参谋长阵文杞壮烈殉国后,率余部继续坚持台寨村阵地,直到官兵伤亡殆尽,才自投黄河,慷慨殉国。 

唐淮源(1884-1941)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抗日英烈。字佛川,云南江川人。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在滇军任职,历任护国军支队长、滇军团长等职。1928年后,任国民政府中央军校南昌分校教育长、陆军第12师师长、第3军副军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率部在冀西及娘子关一带与日寇作战,后转入中条山地区,坚持游击战争。1939年升任第3军军长。1941年5月12日,在中条山战役中被日军包围于县山一带,战至最后,举枪自戕,以身殉国。 

寸性奇(1895-1941)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字念洁,云南腾冲人。云南讲武堂毕业。1910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云南起义,后在滇军中任职。1922年被顾品珍派往广州作为云南方面的代表面见孙中山,后参加讨伐阵炯明的战斗,迎接孙中山回广州,被任命为宪兵司令兼大本营少将参军。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31军参谋处处长,后升任第3军参谋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调任第3军第34旅旅长、第12师师长等。1941年5月,与10余万日军激战于中条山,不幸中弹受伤。5月13日晚,自知伤势严重,不肯被俘受辱,用手中短剑自戕于县山以北的毛家沟,以身殉国。 

王法勤(1869-1941) 国政要。字励斋,河北高阳人。早年留学日本。与同盟会建立秘密联系。1909年当选咨议局议员。1911年参加京津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后,任国民党北方支部长、河北省议会议长、国会参议院议员,后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1924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等。1941年5月28日在成都病逝。 

刘克信(1893-1941)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抗日英烈。字彰民,河北石家庄人。1919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在山西陆军历任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1928年后,历任第2战区兵站第7分监部分监长,江北兵站统监部第1办事处参谋长、中央军校第7分校高级教官、河北民军总指挥部少将总参议兼参谋长。1941年5月在中条山战役中率部与日军激战,在晋西南野猪岭壮烈殉国。1942年8月被国民政府军委会追赠陆军中将军衔。 

陆宗舆(1876-1941) 民国政要,汉奸。字润生,浙江海宁人。早年留学日本。清末曾任巡警部主事、奉天洋务局总办、资政院议员、印铸局局长、交通银行协理等职。民国成立后,历任总统府财政顾问、参议院议员、驻日本公使、交通银行股东会长、中华汇业银行总裁、币制局总裁等职。因出卖国家主权,引发五四运动并被免职。1940年任南京汪伪政府行政院顾问。1941年6月1日病逝于北平。

卢金山(1878-1941) 民国将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悫威将军、陆军上将。河北静海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912年后,历任拱卫军参谋长、湖北陆军第3混成旅旅长、陆军第18师师长、长江上游总司令、湖北督军(辞不就)等。1927年,因吴佩孚兵败去职,寓居天津。日军占领天津后,拒不任伪职。1941年6月29日在天津病逝。

张人杰( 1901- 194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河南郑州人。早年入冯玉祥部当兵。历任团长、旅长、师长等;1933年后,任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第1军军长、新编第7军军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参。1941年6月,返故里探亲,被人暗杀。 

陈中柱(1906-194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又名陈忠柱,江苏建湖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出身农民家庭,1927年到南京,入江苏省警官学校学习。1928年转入南京军官研究班。毕业后,历任军校大队长,军训教官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战地特种团第三总队少将团长,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等。后出任鲁苏皖边区游击第四纵队少将司令官。1941年6月底,在武家泽地区与日伪军作战。7月1日,在战斗中不幸身中六弹壮烈牺牲。日军割下他的头颅,后其遗孀王志芳独闯日军军营要回头颅,合尸安葬泰州西门外。是抗战中著名的“断头将军”。 

陆费逵(1886-1941) 民国政要、出版家、教育家。复姓陆费,名逵,字伯鸿,号少沧,浙江桐乡人,生于陕西汉中。1905年参加日知会,后任报纸主编。1912年1月在上海创立中华书局,历任上海书业同业工会主席,中华工业联合总会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等职。九一八事变后,发表文章,主张一致对外,长期抵抗。1941年7月9日在九龙病逝。 

金崇印(1890-194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抗日英烈。字醒吾,河北通县人。早年投身军旅,曾任北洋陆军连长等职。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后历任国民革命军团副、参谋处处长、陆军第17军少将参谋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对日作战。1941年5月在中条山战役中被日军俘虏,宁死不屈,7月16日在山西绛县横水镇被日军杀害。 

张 冲(1904-1941) 国民党高干。字淮南,浙江乐清人。早年就读于哈尔滨政法大学。加入中国国民党。历任国民党哈尔滨市党部委员兼青年部部长、天津市党部委员、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总干事、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电影事业处处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职。1941年8月11日在重庆病逝。

何子渊(1865-1941) 辛亥革命元老、教育家。又名东汉,字临淑,广东兴宁人。晚清廪生。1884年到美国考察教育。回乡后创办多所西式学堂。1906年加入同盟会。任嘉应州主盟。1904年,参与策划潮州黄冈起义。1911年,参与策划广州黄花岗起义。1912年后,任兴宁县议会议长。1914年组织讨袁军,帮助孙中山筹集经费。1920年任粤军总司令部参议。儿子何贯中任粤军营长,在援闽战役中牺牲。孙中山追授为上校团长,迁葬广州粤军第一师陵园。1925年,为东征战士筹款。1928年后回家乡,兴办实业和教育。1941年8月18日逝世。国民政府特发白银作抚恤金,县长亲自主持葬礼。

欧阳格(1895-1941) 国民革命军海军中将。江西宜黄人。烟台海军学校毕业。1921年任广东海军“豫章”舰舰长、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护卫孙中山有功,升为舰队司令。1926年参与策划中山舰事件,得蒋介石信任,后历任广东国民政府海军局代局长。1929年被派往英国海军参谋学院学习。九一八事变后回国,任电雷学校校长、教育长,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等。抗战爆发后,任江阴江防司令;1938年3月,因马当失守而被蒋介石下令扣押;1941年8月2日被执行枪决。

石作衡(1905-1941)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抗日英烈。字子玉,山西浑源人。毕业于山西陆军学兵团军事专门学校及北方学校。后在晋军任连长、营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抗日战争,历任旅参谋长、旅长、第70师少将师长等职。1941年9月6日,在山西绛县丁家洼与日军激战时,不幸中炮弹,壮烈殉国。

金树仁(1879-1941) 民国政要。字德庵,甘肃河州人。12岁考中秀才,被称神童。1909年考取贡生。1911年到新疆,历任县知事、新疆民政厅厅长等职。1928年7月7日,新疆发生推翻杨增新统治的政变,金被国民政府委任为新疆省政府主席兼边防督办。1933年4月12日,盛世才等发动政变, 金被迫通电下野。后假道苏联返回南京。1935年5月被褚民谊等以其曾与苏联勾结等罪名,叛处3年又6个月徒刑。西北军政要员纷纷为其喊冤。同年10月,获特赦。后移居天津、兰州。1941年9月12日病逝。

赖传湘(1904-1941)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抗日英烈。号镇之,江西南康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第3师少将步兵指挥官、第190师少将副师长。1941年9月率部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在竹山埔、梁家段地区狙击南下日军。9月24日在激战时中弹牺牲。 

朱实夫(1910-194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原名朱世富,内蒙古士特旗人,蒙古族。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后又被冯玉祥派赴苏联留学。1934年回到内蒙,在德安保安队任职。后德王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朱从德王保安队中拉出千余人投奔国民党政府,后任绥远保安总队少将副总队长兼第2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 ,率部在归绥等地与日军作战。后所部改编为新骗第3师,任该师副师长。1941年9月25日在陇东病逝。 

刘世焱(1900-1941) 国民党追赠陆军少将、抗日英烈。广东始兴人。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连长、营长、团副、兵站站长、参谋主任、暂编第8师团长等职。1941年9月,率部参加了长沙第二次会战,战斗中左臂中弹,仍裹创指挥,最后中弹牺牲。 

李汉卿(1895-1941)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抗日英烈。字墨林,山东汉县人(今属河南)人。早年投身军旅。1926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副旅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了八一三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1940年 任第57师少将步兵指挥官。1941年秋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9月底,在与日军激战时中弹殉国。 

武士敏(1892-194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抗日英烈。字勉之,河北怀安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24年参加国民军。1926年赴苏联考察军事。1927年回国。任西北军第1旅旅长。1936年参与西安事变,后升任师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率部开赴晋冀抗日前线。1939年升任第98军军长,驻防中条山一带,与八路军关系密切。1941年5月在中条山战役中率部英勇抗战,9月29日在激战中不幸中弹殉国。后中共晋冀豫边区政府将其牺牲之地沁水县改称士敏县。

廖龄奇(1905-1941) 国民党陆军少将。湖南祁阳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排长、连长。战后,升任第5军营长、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南京保卫战,升任旅长。1938年,升任第74军师长。1941年9月17日,第二次湘北会战开始,请假回吉安结婚,乘便转回祁阳省亲。后长沙沦陷,上司薛岳、王耀武等推卸责任,蒋介石定为临阵脱逃罪,部属多方奔走相救未果,于10月22日南岳军事会议期间被枪毙。事后,蒋发现是冤案,予以平反,厚葬南岳忠烈祠。

梁如浩(1863-1941) 清末及民国政要、外交家。原名昭涛,字如浩,号孟亭、梦亭,以字行。广东香山人。1874年作为第一批幼童被派赴美国留学。1881年回国后,历任袁世凯幕僚、关内外铁路总办、上海道台、外务部右丞,邮传部侍郎等职。辛亥革命后,出任北京政府外交总长。1921年任出席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高等顾问。1922年任接受威海卫委员会委员长。后退出政界,担任华洋义赈会会长等。1941年10月14日在天津病逝。

谢刚哲(1885-194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樨训,四川华阳人。福州武备学堂毕业。1906年留学日本,入商船学校,后入横须贺海军枪炮鱼雷学校。1911年6月回国。辛亥革命后,历任南京临时政府海军部军机处处长。1912年后,历任北京政府参谋本部第7局局长、第6局局长。1922年赴东北,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公署航警处课长、东北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1933年后,任国民革命军海军第3舰队司令、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中将高参、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等职。1939年退职。1941年10月在兰州病逝。

白宝山(1877-1941) 北洋军阀将领、陆军中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郁威将军。字峻青,河北宁河人。行伍出身。张勋部属。1917年后,历任海州镇守使兼江苏第5混成旅旅长、江苏陆军第1师师长、海疆防御总司令、五省联军第8师师长等。北洋军阀失败后隐居。1941年11月3日逝世。

刘志陆(1890-1941) 民国将领、南京国民政府授陆军中将。字伟军,斋名养气,广东梅县人。早年入虎门陆军学校及广东陆军讲武堂。1910年加入同盟会。民国初年入桂军陆荣廷部,任团长、中路司令等。粤桂战争桂军失败后投陈炯明,任第2军军长。1925年陈失败后到北方投吴佩孚,后转投张宗昌,任直鲁联军第13军军长。1928年张失败后,转投国民政府,与上海杜月笙、张啸林等结交。1929年后,任苏浙皖行动委员会委员兼别动队总指挥、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1937年抗战爆发后返回广东,组织民众抗日自卫团,任潮梅游击司令,在汕头沿海抗击日军。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转任第4战区长官司令部高级顾问、广东省政府委员兼第5行政督察区专员兼保安司令。1941年8月,日军进犯丰顺县,调集兵民千余,构筑工事,保卫梅州地区。是年秋,告假回梅州就医。11月4日病逝。

方振武(1885-194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抗日名将。原名运策,字叔平,安徽寿县人。早年参加了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历任国民革命军师长、第4军军长、第3方面军总指挥、第4军团总指挥,济南卫戌司令、安徽省政府主席等职。因反蒋被扣去职。1933年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北路军总司令,在察东率部抗日,后因遭蒋介石胁迫出走香港。1941年日军进占香港时,离港途中于12月在中山县境内遇害身亡。

萧淑宇(?-1941) 国民革命军军少将,汉奸。江西永新人。早年留学法国。后加入汪精卫的改组派。抗日战争期间,曾任国民党江西省保安司令部政训处少将处长。后投靠汪伪政权。1941年冬,在赴南昌任汪伪江西省省长的途中,被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派人枪杀。

蒋雁行(1875-1941) 北洋军阀将领、陆军上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靖威将军。字宾臣,河北河间人。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及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清末曾任北洋将弁学堂、速成学堂提调,江北督练公所总参议。国民成立后,历任江北都督、江准检察使、江北护军使、绥远特别区都统、参谋次长。1926年任14省联军总参谋长、安国军政府陆军总长等职。1931年迁居北平。1941年逝世。 

刘守中(1882-1941) 民国将领。字允丞、允臣,陕西富平人。1909年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在陕西参与军幕。1920年任靖国军总指挥。1924年10月与冯玉祥等发动北京政变。1926年脱离政界隐居。九一八事变后,任国民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往来于南京、武汉、重庆之间,主张抗战。1941年逝世。  

欧阳庚 (1858~1941) 清末民初我国驻外外交官员。字兆庭,号少伯,广东香山人。1872年,应清廷招考第一批赴美留学,1881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1884年,应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欧阳锦棠的函召赴美任见习领事。1885年晋升为驻美国总领事。从此历任驻温哥华、驻巴拿马总领事,并获清廷赏花翎、布政使衔。民国初年调任驻爪哇总领事、驻英使馆一等秘书、驻智利代办等职,曾获二、三等嘉禾章、三等保光嘉禾章等。一生中,任驻外总领事达20多年。与孙中山早年相识。1897年孙中山在伦敦蒙难后,帮助孙中山在檀香山登岸。1928年退休长住北平。1941年逝世。

张锡元(1870-1941) 民国将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锡威将军。字嘏民,直隶大兴人。保定军官学堂毕业。任河南第29混成旅第58标标统。1911年10月,参与镇压武昌起义。因功升任第29混成协协统。民国成立后,任第29混成旅旅长、河南陆军第1师师长、京畿陆军步兵第2旅旅长等。1916年袁世凯死后,投靠皖系,任陆军第4混成旅旅长等。1920年皖系失败后投靠直系。1922年5月任察哈尔都统。1924年10月直系失败后,去职闲居。1941年在天津英租界逝世。

朴炳珊(1892-194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字大同,黑龙江省呼兰县人。1917年保定军校毕业。历任东北陆军独立炮兵第20团团长、 黑龙江省陆军炮兵第9团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随马占山抗日。1932年任哈尔滨省城警备司令。同年任东北民众救国军副司令,与苏炳文在海拉尔抗击日军。兵败后,退入苏联绕道进关,出任东北军第57军副军长。1936年被南京政府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山东一线抗日。1941年在山东病逝。

                               1942年 

钟荣光 (1866~1942) 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字惺可,广东香山人。16岁举秀才,28岁中举人。不满清廷统治,结交孙中山、陆皓东等人,共谋革命,于1895年开始参加孙中山发动的广州起义,负责筹饷工作。次年加入兴中会,旋即与人开办《博闻报》、《可报》以鼓吹革命,抨击时政。中华民国成立后,任广东省教育司长。二次革命失败后出走美洲,旋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教育行政。1917年受聘为岭南学校副监督,于是埋头经营教育事业。首先设立农学院,以后次第开办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及神学学院等。1923年,钟复奔南北美洲筹集资金,开辟农场。1926年4月,岭南大学收归中国人自办,钟被推为校长,为该校第一任华人校长。1929年创办岭南工学院。同年被上海圣约翰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35年创建孙逸仙博士纪念医学院。1938年退休。1942年1月7日病逝于香港。

  1887-1942) 同盟会元老、广东军政府授陆军少将。字深微,广东香山人。幼年赴美国檀香山。后入纽约圣劳伦斯大学及哈佛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05年在美国加入同盟会。1919年回到广东,被孙中山任为总统府技正。后出任大本营财政部顾问、广东省财政厅顾问、广东造币厂厂长、广东兵工厂少将厂长等。抗战爆发后,一度出游国外,撰文揭露汪精卫祸国阴谋。欧战爆发后回国,自香港返内地。19421月7日在柳州病逝。 

韩国钧(1857-1942) 清末及民国政要。字紫石、止石,晚号止叟,时人敬称止老。江苏海安人。1879年考中举人。早年历任知县,直隶省矿物局总办,江苏交涉局会办,河南新军参谋处会办,奉天交涉局、开埠局局长,葫卢岛商埠督办等职。民国成立后,历任江苏民政厅厅长、安徽民政厅厅长、安徽巡按使、运河工程局会办、江苏省省长、江苏水利会会长等职。晚年居乡里。抗日战争时期主张救国,与新四军友善。1941年初,携家人避居徐庄,拒绝出任伪职。1942年1月23日在忧愤中病逝。

邢震南(1892-194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浙江嵊县人。保定军校毕业。历任浙江陆军连长、营长、团附、副旅长等。192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旅长、副师长、师长。1935年后,历任陆军第17军副军长兼第4师师长、第17军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浙江第7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第3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1年1月,因疏忽职守,致使绍兴轻易被日军占领,被状告“擅离职守放弃绍兴”,致使平民与学生近百人遭日军杀害等罪,被军法判处死刑。

李耀汉(1878-1942) 民国将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捷威将军。原名北泉,字子云,广东新兴人,绿林出身。清末曾任新兴巡防营管带等。辛亥革命爆发后,率部在肇庆反正,后任广东肇阳罗镇镇守使。1917年8月被北洋政府任命为广东省省长。不久被排挤去职。1923年任沈鸿英部第5军军长。后随沈鸿英兴兵作乱进攻开平,兵败后率残部部流窜新兴、阳春等地。最后兵败下野隐居。1942年1月在香港家中病逝。 

林卓夫 (1887-1942年)  国民党抗日烈士。字寿源,广东香山人。广东省高等师范学校毕业。1929年夏,接长中山县立中学。1937年任广东省教育厅督学。1939年,任国民党中山县党部书记长。1940年兼任中山县长。后改任国民党澳门支部主任委员。当时澳门虽是中立地区,未被日军占领,但日伪横行无忌。林为日伪所仇恨,被列为第二名暗杀对象。亲友极力劝其离澳暂避,但林坚决不走,立下遗嘱,准备牺牲,终于在1942年2月1日晚回家时,于柯高马路离寓所十多丈处被人连开5枪,不治身亡。国民党中央党部传令表彰,并列为烈士。1947年5月移柩葬于石岐迎阳石后山,并立有碑文。

白凤翔(1897-1942) 东北军及国民革命军将领、陆军中将。字源兰,号瑞麟,河北沧州人。早年当绿林好汉,1927年被张作霖收编,任团长、旅长等,驻守密山。1933年任国民革命军骑兵第2军第6师师长,后任东北挺进军高参。1936年西安事变时奉命捉拿蒋介石。1940年在绥西率部抗日,歼灭大量日军,击毙日本天皇外甥水川伊夫中将。1941年9月在对日作战中腹部受伤。1942年2月8日被日本特务在内蒙达茂旗合教村被毒死。(另一说,1940年在绥西率部投敌,被任为东亚同盟救国军总司令。1942年又拟反正,被日军觉察,被毒死。两说差异甚大,待考)

韦孝儒1890-1942国民 党元老、中统局大员。河南杞县人。 早年加入同盟会。101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北京大学毕业后,历任河南省多地县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参与救亡活动,并组织了一支十六个大队、五千余人的队伍与日军作战。升任河南第十二区行政督察专员。1942年3月15日晚,被军统特务赵理君绑架杀害。

赵理君1905-1942国民 党军统局少将专员。四川浦江人。1924年中学毕业后任小学教师。后入黄埔军校 ,于第5期毕业。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回四川,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脱党,投靠军统,成为戴笠爱将、军统杀手,先后参与杀害杨杏佛、史量才,斧劈唐绍仪,并于1942年3月15日晚活埋中统大员韦孝儒等六人。由于民愤极大,蒋介石下令缉捕,并在洛阳就地正法。

赖心辉(1884-1942) 川军将领、陆军上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正威将军,字德祥,四川三台人。云南讲武堂毕业。善用大炮,绰号赖大炮。历任川军护国军支队司令、四川省省长、国民革命军第22军军长。长期参与四川军阀混战。1929年被刘湘赶出四川,所部改编为国民党新编第11师,任师长,被派到江西参与“剿共”。后所部被陈诚收编,担任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闲职。寓居上海法租界,靠吸食鸦片打发日子。1933年落魄返成都。1942年4月18日在成都贫病逝世。 

王凤山(1904-1942)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抗日英烈。字鸣岐,山西五台人。太原军官学校毕业。后入晋军,历任营长、团长等职。1937年七七事变后,率部投入抗战。1941年升任陆军第218旅旅长、暂编第45师少将师长。1942年4月在万泉县一线与日军激战时,4月18日在战斗中中弹牺牲。 

王 庚(1895-1942) 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受庆,江苏无锡人。清华学校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就读哥密西根大学、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后转入西点军校,1918年毕业返国,任职于北洋政府陆军部。1919年以中国代表团武官身份参加巴黎和会。1922年与陆小曼结婚,因与徐志摩有纠葛,1925年主动退出,后一直独身。历任交通部护路军副司令、哈尔滨警察厅厅长、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前敌指挥部炮兵指挥官及装甲车队司令、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兵工研究委员、兵工署昆明办事处处长等职。1942年被任命为赴美军事代表团成员,4月,在途径开罗时病逝。被北非盟军以厚礼葬于开罗盟军公墓。 

朱世勤(1904-1942)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抗日英烈。字俭堂,山东单县人。早年家贫,组织绿林武装,被推为头领,后被招安。曾任鲁北水上保安副司令等职。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家乡组织抗日义军,配合主力部队与日军作战。被任为山东第1路军游击第1旅旅长、山东第11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国民革命军暂编第30师少将师长等职。1942年5月4日,在单县王寨与来犯日军激战,壮烈殉国。

左  权(1904-1942) 国民革命军少将、抗日英烈。原名纪权,字孽麟,号叔仁,湖南醴陵人。1924年3月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11月转入黄埔军校第1期。192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连长。参加平定滇、桂军阀的战斗,以及第二次东征。同年,被共产党派往苏联留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参谋长、前方指挥部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辽县的十字岭突围战斗中被炸弹击中头部牺牲。后辽县改名左权县以纪念。

戴安澜(1905-1942)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抗日英烈。原名炳阳,字衍功,号海鸥,安徽无为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第200师少将师长。参加了长城抗战、华北抗战、台儿庄战役、武汉外围战、收复昆仑关之战等。因昆仑关一役,蒋介石称赞其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1942年率第200师入缅甸,同4倍于己之日军作战,阻止日军从仰光向曼德勒推进,掩护英军撤退,歼敌5000多人。5月初奉命向国境线撤退。5月18日与敌作战时负伤,5月26日牺牲。官兵按照他的遗愿,将他的遗体轮流抬回国内。7月31日,广西全州上万人为其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英名入南京忠烈祠。戴将军还是二战中第一个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姜宝德(1893-1942)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抗日英烈。辽宁营口人。1918年保定军校毕业。历任东北陆军参谋、营长、团长等。1935年,任军委会北平分会总务处参事、南京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参事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中央陆军学校第三分校战术主任教官、江西临川戒严司令部司令。1942年6月2日,日军逼近临川城,因无兵可守且不得后撤,留下遗书自杀殉国。 

胡义宾(1906-1942)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抗日英烈。字履冰,江西兴国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第5军第96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3月,随第5军入缅甸与日军作战。5月奉命向国境线撤退。6月,行至埋通时遭日军袭击,在激战中中弹牺牲。 

何佩(1880-1942) 北京政府授陆军上将,汉奸。字韵珊,湖北建始人。清末举人。1906年12月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出任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教官、北洋陆军队官、管带、团长、旅参谋长等。民国成立后,历任北洋陆军第2师参谋长、湖北督军署参谋长、湖北省政务厅厅长、湖北省财政厅厅长、湖北省省长。1921年后寓居青岛、汉口等地。1939年出任汪伪武汉特别市参议府议长、武汉维持会会长、河北省省长、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42年6月6日被日军指使其妾毒死。

王永泉(1878-1942) 民国将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溥威将军、汪伪汉奸。字百川、伯川,江苏徐州人,生于河北青县。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908年回国后,任保定军校教官、湖北陆军管带、工兵团团长等。民国成立后,任北京政府陆军部高级幕僚、湖南督军公署参谋长、西北边防公署参谋长、奉军总司令部副官长、北京陆军第24混成旅旅长、福建督军公署军务帮办、闽军总司令等。1924年江浙战争失败后到天津寓居。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河北投日伪,任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治安部次长、伪华北陆军军官学校教务长。1940年4月,任汪伪南京政府军委会委员等。1942年7月在天津寓所病逝。

常恩多(1895-194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辽宁海城人,满族。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历任东北军营长、团长、国民革命军第633团团长、第111师师长。参与了西安事变。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率部在苏、鲁、皖一带顽强抗击日军。1942年在山东率部起义,将111师带到滨海抗日根据地。同年8月9日,在莒南王家坊病逝。

(1905-194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土木工程师。浙江义乌人。出身大户人家。中学时代投身五四运动,被学校开除,后到美国读书,先后入读麻省理工即康奈尔大学,获工程学硕士学位。30年代回国后,历任上海市政府秘书、镇江县县长、内政部官员、平绥铁路局局长、铁道部购料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抗战爆发后,历任西南运输处副处长、川滇铁路公司总经理、滇越铁路线区司令部滇越川滇两线中将司令,后兼任中国远征军随军铁路特派员。1942年4月从滇缅战区九死一生撤退回国。是年8月26日中元节在重庆家中病逝。

王柏龄(1889-1942) 辛亥革命元老、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元老、广州国民政府授陆军中将。字茂如,法号慧常,江苏江都人。早年保定陆军促成学堂毕业。1906年参加同盟会。1911年参加了上海辛亥革命。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赴日本入读陆军士官学校。1915年毕业后回国,继续参加反袁斗争。历任团长、旅长、云南讲武堂教育长。1923年到广州,参与创建黄埔军校,任黄埔军校教育长、教授部主任,军校参谋长、黄埔军校教导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20师师长、第1军副军长兼第1师师长、北伐总预备队指挥官,在南昌战役中指挥失误被撤职,开始信奉佛教。1928年后,任长江要塞司令、中央军校教授部主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退出军界,先后寓居昆明和重庆,从事佛教活动。1942年8月26日在成都病逝。国民党党政要人均表示悼念或参加追悼会。骨灰运回扬州,葬于瘦西湖畔之熊园。 

杨庶堪(1881-1942) 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功臣、民国政要。字沧白,晚号斋,四川巴县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讨袁战争。历任四川宣抚使、四川省省长、广州政府秘书长、广东省省长、段祺瑞执政府农商总长、国民政府委员 、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职。抗战爆发后,拒绝出任伪职,抛妻别子到重庆参加抗日,1942年8月6日在重庆南岸病逝。举国哀悼。按国葬仪式,将其遗体安葬巴县东温泉。在重庆建立杨沧白纪念堂,炮台街改名沧白路,出生地巴县木洞镇改名沧白镇。 

吴 昆(1882-1942) 国民党元老。字遇唐,湖北黄冈人。1905年与刘静庵等在武昌筹组日知会。后赴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任评议员兼《民报》干事。1906年受孙中山派遣,陪同法国人欧几罗赴内地考察党务。1917年与宋教仁等赴东北筹划起义。事泄后被捕,中途逃脱,再赴日本。1911年回国参加武昌起义。民国成立后,任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协助宋教仁改组国民党。1917年随孙中山南下护法。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脱离政界,赋闲在家。1942年8月在湖北恩施病逝。

张季鸾(1886-1942) 民国政要、报业家。名炽章,陕西榆林人。1905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秘书。后协助于右任创办《民立报》等。曾参加二次革命。后历任《民信日报》、《中华新报》、《大公报》总编辑等。办报原则是“不党、不私、不卖、不盲”,以敢言著称。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2年9月6日病逝于重庆。 

李厚基(1870-1942) 北洋军阀将领、陆军上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全威将军。字培之,江苏丰县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清末曾任北洋军管带、标统、协同。民国成立后,历任第4师第7旅旅长、吴淞要塞司令、福建镇守使、福建护军使、福建督军兼省长等职。1924年兵败下野,移居天津。1942年9月逝世于天津。 

吴兆麟(1882-1942) 辛亥武昌首义元勋、北京政府授陆军中将、重庆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字畏三,湖北鄂城人。早年入湖北陆军。1906年加入日知会。武昌起义时被推为临时总指挥。后任湖北军政府参谋部部长。1912年任参谋总长兼第5师师长,不久解甲回鄂,投资实业。1922年被推为武昌首义理事会主席。1938年武汉沦陷后,拒绝出任伪军总司令,遂遭软禁。晚年皈依佛门。1942年10月17日逝世 

熊育锡(1869-1942) 国政要。字纯如,号仪炳,江西南昌人。清末参加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后,任江西省军政府教育局副局长,江西都督府教育科科长等职。1927年后,历任国民政府江西省建设厅代理厅长、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组织部部长等。1942年11月19日在宁都病逝。 

陈体诚(1893-1942) 国民政府官员,公路工程师。字子博,福建闽侯人。191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部工业专门学校。后留学美国,专攻桥梁构造工程。回国后,历任京汉铁路局工程师、浙江省公路局局长、福建省建设厅厅长、全国经济委员会公路处处长、西北公路特派员兼甘肃省建设厅厅长、中缅公路运输局副局长。积劳成疾,1942年11月在昆明病逝。 

蒋作宾(1884-1942) 民国军政要员、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字雨岩,湖北应城人。1905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历任九江都督府参谋长,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次长,北京政府参谋本部次长。1917年南下参加护法运动,任孙中山大本营幕僚长、1921年后,历任湖北省总监、湖北宣慰使,战地政务委员会主席,驻德、驻日公使,内政部部长,安徽省政府主席,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政务组主任等职。1942年12月24日病逝于重庆。 

朱少屏(1882-1942) 同盟会会员,报业家、国民政府外交官、抗日志士。上海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曾协助于右任创办《民呼日报》等,并参与组织南社。辛亥革命时,组织沪军都督府,任总务科科长。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参与创办《太平洋报》。1916年,任环球学会总干事。后任《申报》驻欧记者、《中国评论周报》社总经理、上海通志馆代馆长。1942年任驻菲律宾领事。日本占领马尼拉,强迫总领事馆组织华侨为日本当局筹款,朱等不从,被日军拘捕施以酷刑。同年被杀害。1947年7月7日,遗体被运回国内,安葬南京。  

胡仁源(1883-1942) 民国政要、教育家。字次珊,号仲毅,浙江吴兴人。京师大学堂毕业,1901年入日本仙台高等学校及英国待尔模大学学习。民国成立后,历任江南造船厂总工程师、北京大学校长、北京交大校长、北洋政府教育部总长、唐山交通大学校长、浙江大学工学院教授等。1942年病逝。

林君复 (1879-1942)  辛亥革命元老、近代民主革命家。广东香山人。早年在广州格致书院读书,继入读日本宏文书院和早稻田大学,得识孙中山,并追随革命。曾在日本华侨中筹得一批款项,并将家产变卖,交给黄兴、朱执信等作为革命活动经费。1906年奉孙中山命,到澳门创办“仁声剧社”,以此进行革命活动,演出《血泪》等剧目,揭露清廷祸国殃民的罪行。后成为香山县武装起义的领导人之一,数次变卖家业购买军火准备香山武装起义。1911年11月,策动驻守前山之新军营长任鹤年部起义。香山光复后,率领香山民军进军广州,与各路民军会师。中华民国建立后,广州各界曾推举他为广东副都督,伍廷芳、廖仲恺等曾推举他为农民部长等高级官职,但都婉辞,回香山、香港等居住。孙中山为此而书赠其“毁家纾难,功成身退”条幅。1941年末香港沦陷前,到惠阳象山古寺削发为僧,长居古刹,布衣素食。1942年在寺中病故。

凌则民1911-1942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抗日英烈。字坚瑜,湖南平江人。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1939年参加昆仑关战役负伤。1940年伤愈归队,任第5军第96师第288团团长、第96师补充团上校团长、少将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奉命出国远征缅甸,1942年与日军作战,英勇顽强,由于敌众我寡,身中数弹而牺牲。

 

                             1943年 

周 复(1901-1943)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抗日英烈。字旭人,江西临川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历任中央军校政治部秘书、复兴社中央干事会干事、检查会书记、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特派员、第1战区政治部主任等职。从1939年至1943年,与苏鲁战区总司令于学忠指挥部队在苏鲁边区坚持了4年的抗日游击战争。1943年2月,日军对苏鲁战区的胶东游击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2月21日,在激战中中弹牺牲。 

李子鬯(1880-1943) 民国政要。祖籍四川巴县,生于云南腾冲。光绪举人。京师大学堂毕业。后回云南创办教育。1911年参与重九起义。后历任云南都督府军政部次长、殖边督办、西藏宣慰使、云贵矿务督办、国民政府第一殖边督办兼云南公路分局局长等。1943年2月在昆明病逝。 

胡瑞霖(1878-1943) 民国政要、佛教居士。字子笏,法号妙观,湖北江陵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汉口办实业奖进会,被选为湖北咨议局议员。武昌起义后,历任湖北军政府财政部部长、署理湖南内务司司长兼财政司司长、湘江道尹、副总统府顾问官、大总统府政治咨议。1916年7月署理福建省省长、不久被李厚基赶走。后任总统府顾问,寓居北京。后皈依佛门,1921年参与发起“讲经会”,创办武昌佛学会,任北平女子佛学院院长。组织华北佛教居士林,被推为首任理事长等。后在山西五台山筑舍修行。1943年3月19日病逝。

刘郁芬(1886-1943) 西北军将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锐威将军、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汉奸。字兰江,河北清苑人。1907年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历任北京政府陆军营长、团长、旅长。1924年任暂编第2师师长,参与冯玉祥的北京政变。1927年后,历任第2集团军第3军军长、国民党驻甘肃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7路军总指挥、甘肃省政府主席、陕西宁青四省"剿匪"总司令。1940年投靠日伪,历任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汪伪国民政府开封绥靖主任、汪伪国民政府参谋总长等职。1943年4月2日病逝于北平。 

郑万瞻(1880-1943) 民国政要。湖北秭归人。清末举人。后考入京师大学堂。1909年任湖北省谘议局议员。民国成立后,任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后参加共和党。1918年8月任安福国会众议员。1921年逃亡日本。1922年回国居住在上海。1925年任湖北官矿局督办,年余去职,闲居北京。抗日战争期间,拒绝投日任职。1943年5月在汉口病逝。 

石德纯(1877-1943) 国政要、南京国民政府授中将参议。字寅生,安徽寿县人。1902年留学日本。1907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当选为国会议员。宋教仁遇剌后,愤然弃政从商。1926年组织皖豫国民联军,任总司令、策应北伐。北伐后,联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6军,军长。1927年被蒋介石排挤,调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将军队交给亲信,自己回乡兴力教育和水利事业。抗日战争爆发后,组建安徽省人民抗日自卫军第1路军,任司令。1939年,任安徽省临时参议会副议长。1943年6月3日,在主持省临时参议会期间病逝。 

伍光健(1867-1943) 清末及民国政要、教育家、翻译家。广东新会人。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留学英国。曾任清政府海军处顾问、军枢司司长等职。辛亥革命后,历任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顾问、盐务署参事、复旦大学教授等。1943年6月10日在上海病逝。

李仙根1893-1943) 国政要、书法家。广东香山人,原名李蟠。1908年入广东陆军小学,与邓演达等同学。加入同盟会并参加了辛亥革命。1914年赴日本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17年回国后追随孙中山,任孙中山机要秘书。1924年曾出任香山县长。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重时,电召其北上陪同,目击孙中山逝世全过程并参与治丧工作。1927年后,历任国民政府机要秘书、中山县县长、粤汉铁路南段局长、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抗战开始后,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呼吁抗日。1943615日在重庆病逝(一说被蓝衣社特务害死)。

朱 深(1879-1943) 民国政要,汉奸。字博渊,河北霸县人。早年留学日本。民国成立后,历任大理院总检察长、内阁司法总长、京师警察总监等职。后退出政界。1937年后,任伪华北临时政府议政委员会常务委员、法制部部长,汪伪国民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等。1943年7月逝世。 

林 森(1867-1943) 同盟会及国民党元老、民国政要。原名天波,字长仁,号子超,晚号青芝老人等。福建福州人。早年参加反割让台湾斗争。1905年加入同盟会。民国成立后,历任南京临时参议院议长、国民党美洲总支部支部长、护法军政府外交部部长、护法国会参议院议长、福建省省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立法院院长。1931年任国民政府主席。1943年5月在重庆因车祸受伤卧病。8月1日病逝。

黄维刚(1897-1943) 国民革命军追晋陆军中将。字震三,号雨辰,河南项城人。1919年保定军校毕业。历任西北军营长、团长、第29军第38师第112旅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59军第38师师长、第59军军长。先后率部在喜峰口、临沂、河南和湖北等地对日军作战。1940年5月张自忠将军牺牲,遗体在日军手中,奉命率部协同179师与日军激战,夺回张将军遗体。1943年8月3日在湖北南漳病逝。归葬于家乡。

穆藕初(1876-1943) 民国政要,实业家、棉花专家、昆剧传承者。别号湘玥,上海浦东人。学徒出身,后留学美国。回国后在上海、郑州等地开办纱厂,任总经理。1920年被选为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理事长。1921年创办中华劝业银行。又开办昆剧传习所。历任太平洋商务会中国首席代表、国民政府工商部常务次长、中央实业实验所筹备主任、上海救济委员会给养组主任、国民政府农产促进委员会主任、经济部农本局总经理等职。1943年9月16日病逝于重庆。

廖平子(1880-1943) 同盟会员、报业家。原名仕肩,字苹庵,广东顺德人。1902年被聘为香港《中国日报》副刊主笔,宣传革命。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冬赴日本留学,曾与卢信等人在东京创办《大江日报》。1909年回国,常为香港《中国时报》和广州《平民日报》撰文。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聘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稽勋局审议员。二次革命失败后,弃职回乡,不问政事。曾主持上海精武体育会。1930年任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1938年曾组织民团抵抗日军攻占广州。失败后避居澳门,创办《淹留》半月刊。1942年迁居广东曲江,又曾创刊《予心》。1943年9月病故。 

李士群(1905-1943) 汉奸。浙江遂昌人。毕业于上海大学。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后叛变,充当国民党特务。1933年因参与特务内部斗争而被逮捕,1938年逃往香港,投靠日本特务机关充当汉奸。曾积极帮助汪精卫进行叛国投敌活动。1940年后,任汪伪政府警政部政务次长兼特工总部主任、警政部部长、清乡委员会秘书长、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部部长。1943年9月,被戴笠下令已被策反的汉奸周佛海利用日本特务将其毒死。 

杜重远(1897-1943) 政治活动家、实业家。辽宁开原人。1917年留学日本,1922年,组织东京留学生进行反帝示威游行。1923年回国后,在沈阳创办肇兴窑业公司,曾任奉天省总商会副会长。九一八事变后,在北平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任常务委员兼政治部副部长。后在上海创办《新生》周刊,任总编辑。1935年5月因该刊发表《闲话皇帝》一文遭日驻沪领事提出"抗议",遂被国民政府判处徒刑,1939年任新疆学院院长。1943年10月被盛世才毒死于狱中。 

许国璋(1897-1943)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抗日英烈。字宪廷,四川成都人。早年投川军,后入刘湘部,历任连长、营长等。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第3师第9旅第25团团长、第67军第483旅旅长等,随第29集团军出川抗日。1938年,率部参加黄(梅)广(济)战役。1941年升任第150师师长。1943年率部参加鄂西会战。同年11月在参加常德会战时身负重伤,11月3日凌晨为避免被俘受辱,举枪自戕,以身殉国。 

彭士量(1905-1943)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抗日英烈。字秋湖,湖南浏阳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第73军暂编第5师少将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对日作战。1943年11月,率暂编第5师参加常德会战,坚守常德西北石门阵地,与日军浴血奋战8昼夜,伤亡殆尽。11月15日,在集中余部与敌激战时,不幸中弹牺牲。

翁俊明(1891-1943) 同盟会员、国民党高干。广东澄海人,生于台湾台南。早年加入同盟会。1915年因密谋刺杀袁世凯被捕。1916年迁居夏门。1921年任浙江樟脑总局局长,创办医学专科学校及开放医院。加入中国国民党。1942年,在江西开办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台湾党务工作人员训练班,任班主任。1943年春任国民党台湾党部主任委员。同年11月18日在福建漳州遇刺身亡。 

刘桂棠(1892-1943) 土匪、汉奸将领。外号刘黑七,山东费县人,土匪出身。1923年参与临城劫车案。1928年投靠蒋介石,所部被改编为新4师,任师长。后又改投阎锡山、张学良等。1933年到东北投靠伪满,任伪满第3路军总指挥。1934年被韩复渠部击败,潜居天津。1935年重新出山,后投靠日军。1938年打着"反正抗日"的旗号开进鲁中山区,再任国民党军的师长。后勾结日伪袭击抗日根据地。1943年11月被八路军鲁南部队击毙于费县柱子山。

孙明瑾(1905-1943) 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抗日英烈。号玉轩,江苏宿迁人。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副团长、师参谋长、预备第10师少将师长。参加了三次长沙会战。1943年11月率预备第10师参加常德会战。12月1日,在常德外围赵家桥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时,受重伤牺牲。

陈调元(1886-1943) 北京政府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国民政府授陆军二级上将、追赠陆军一级上将。字雪喧,河北安新人。1904年保定北洋陆军参谋学堂毕业。1908年北京陆军大学毕业。在北京政府陆军任职。历任营长、旅长、淮海镇守使、苏皖宣抚军第3路总指挥、孙传芳部第5方面军总指挥。1927年投向蒋介石,历任国民革命军第30军军长、安徽省政府主席、第1、第2集团军总指挥、山东省政府主席、赣粤闽湘鄂五省"剿共"预备军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 西安事变时与蒋介石等同被拘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点检委员会主任委员、军事委员会抚恤委员会主任委员等。1943年12月8日病逝于重庆。

许权中(1895-1943)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陕西临潼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冯玉祥部旅长、代理师长、西安中山军事政治学校总队长,西北军暂编第3旅旅长,绥察抗日同盟军军委常委、副军长兼第18师师长,杨虎城部警备第2旅旅长,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17师参谋长,第4集团军中将参议等职。1943年12月9日,在眉县槐芽镇洪水沟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吕瑞英(1890-1943)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浙江永康人。早年考入湖北陆军第3中学堂,曾参加辛亥革命。1917年入保定军官学校。1919年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军营长、团长、旅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陆军第69师师长、第61军军长、第6集团军副总司令。参加了太原保卫战、忻口会战、吕梁山会战等。1943年12月14日在洛阳因病逝世。1944年9月6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明令嘉奖。

石 瑛(1878-1943) 民国政要。字蘅青,湖北阳新人。早年留学法、英,1905年加入同盟会,并协助孙中山成立欧洲中国同盟会。民国成立后,历任南京临时政府秘书、众议院议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湖北建设厅厅长、浙江福建厅厅长、南京市市长、考试院铨叙部部长、湖北临时参议会议长等职。1943年12月4日逝世。  

赵戴文(1867-1943) 民国政要、晋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字次陇,山西五台人。1905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活动。民国成立后,历任山西都督府秘书厅厅长、山西督军公署参谋长兼晋北镇守使、陆军第四混成旅旅长、第三集团军总参议兼政治训练部主任、察哈尔都统、国民政府内政部部长、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监察院院长、山西省政府主席。1936年九一八纪念日后,成立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任副会长。抗战爆发后,任第二战区长官部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山西省党部主任委员等。1943年12月27日病逝于山西吉县。临终遗言,在其墓碑上只刻上“中国国民党党员赵戴文之墓”这些字。 

龚心湛(1871-1943) 清末及民国政要、实业家。原名心瀛,号仙舟,安徽合肥人。早年留学英国。历任清政府驻外公使馆随员、广州知府、署广东按察使、云南提法使等。民国成立后,历任安徽省财政厅厅长、安徽省省长、内阁财政部次长、代理内阁总理、内务总长兼交通总长等职。1926年去职移居天津,任中国实业银行董事长、启新洋灰公司经理及董事长等。1943年12月,因启新公司被日军军管后,愤懑而病逝。 

江朝宗(1861-1943) 北洋军阀将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迪威上将军,汉奸。别号澄宇,安徽旌德人。早年投清军。清末曾任近畿督练公所总参议、陕西汉中镇总兵等。民国成立后。历任步兵统领、京津临时警备副司令、代理国务总理、临时参政院参政等。1928年北洋政府垮台后,蛰居北京。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日伪组织"北平治安维持会"委员长兼北平市市长、华北临时政府议政委会委员。1943年9月21日病逝。江家大办丧事,在家停灵23天,日军冈村宁次送花圈,汪伪政府派考试院长江亢虎专程赴北平吊唁。社会舆论则讽刺责骂。 

张一麟(1868-1943) 民国政要、藏书家。又名张一麐,字仲仁,号民佣、公绂、江东阿斗、大圜居士等,江苏吴县人,清末先后入袁世凯、程德全等幕。民国成立后,历任袁世凯政事堂机要局局长、内阁教育总长、总统府秘书长等职。袁世凯策动帝制,回苏州闲居,以著述为乐。1932年,与李根源等成立中国国学会,任会长。后闲居苏州。九一八事变后,投身救国活动。1938年被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3年病逝于重庆。 

万廷献(1872-1943) 北京政府授陆军中将。字仲篪,湖北武昌人。光绪举人。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参与组织励志社。1900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事,事败后逃亡日本。1901年回国后,任北京练兵处监督、陆军部军制司司长、陆军第四中学总办。辛亥革命后,历任黎元洪顾问、南京临时政府南军总代表、总统府陆军顾问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迁居成都,研习经史。1943年3月病逝。国民政府明令褒扬, 将生平事迹宣付国史馆。 

王漱芳(1901-1943) 国政要、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贵州盘县人。早年入武昌商科大学及国立东南大学商学院。1924年加入国民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东路军及第一路军总指挥部秘书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任训练总监部秘书主任、交通部秘书厅主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行营参议等。1932年后,历任南京市政府秘书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贵州省党部主任委员、军委会战场工作委员会党务组中将组长、甘肃省政府秘书长、甘肃省民政厅厅长等职。1943年出巡视察,在陇南岷县一处悬崖边坠马身亡。

张海若(1877-1943) 清末及民国政要、书法家。原名国蓉,号修丞,湖北蒲圻人。1904年中进士。曾任翰林,故人称张翰林。民国成立后,曾任约法会会员、国务院参事。1935年58岁时迎娶书画诗词才女杨嗣馨,成为一时佳话。与陈云诰、陈师曾、傅增湘、齐白石徐鼐霖等金石书画名流来往密切,多次举办展览。1943年病逝(另一说为1949年病逝,待考)。

                                1944年 

徐国镇(1892-194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公辅,江苏仪征人。1916年8月保定军校毕业。历任江苏陆军连长、营长、参谋等。1922年12月北京陆军大学毕业后,历任北京政府陆军部军务署参谋,北京陆军大学教官。1928年后,任黄埔军校训练部副主任、教育处长,1933年后,任训练总监部步兵监、军训部总务厅厅长、步兵监等。1944年1月18日在四川璧山乡间住宅被土匪劫财害命。(另一说死于1942年2月20日,待考)

吴景濂(1873-1944) 民国政要。晚号抱冰老人,辽宁兴城人,吴三桂后人。晚清举人、贡生,清末曾任奉天咨议局议长。民国成立后,历任参议院议长、总统府顾问、众议院院长、广州非常国会议长、护法军政府高等顾问。参与组织了共和党、益友社等。后闲居天津。1944年1月病逝。 

徐宗汉(1876-1944) 同盟会会员、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夫人。原名佩萱,原籍广东香山人,1876年出生于上海一个买办兼茶商家庭。18岁时,嫁与两广总督洋务委员李庆春次子李晋一,生一女一子。几年后,李晋一病逝,1906年随大姐到南洋槟榔屿。1907年在槟榔屿加入同盟会。1911年4月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结识了负伤的总指挥黄兴,与黄兴结为夫妻。后随黄兴参加武昌起义。后又随黄兴奔走各地,从事讨袁革命活动。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被选为全国各界联合会常务理事。后从事社会慈善工作。抗日战争期间,赴美洲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筹集抗日捐款。1944年3月8日在重庆病故。

金巨堂(1896-1944)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湖北沔阳人。1919年保定军校毕业。1921年4月考入北京南苑航空学校。1923年毕业后,赴日本学习航空。毕业后回国,任南苑航空学校助教、飞行教官、教育长。1928年航空学校搬到南京,继任教官。1929年,任国民政府航空署教育科科长。1931年10月,任中央航空学校副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防空司令部副司令、湖北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部司令、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高级参谋、军法执行总监部驻广东韶关分监部分监兼军法监督官等。1944年3月在湖北恩施病故。

王用宾(1881-1944) 同盟会首批会员之一、民国政要。字利臣、理成,号太蕤,别号鹤村,室名半隐园,山西临猗人。1904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民国成立后,历任山西省临时议会议长、参议会议员、国民党山西支部筹备处处长、河南省代理省长、国民党北平政治分会秘书长、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立法院法制和财政委员会委员长、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长、司法行政部部长等职。1944年4月7日病逝。 

韩文英(1893-1944)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河南嵩县人。早年在河南军阀万选才部当兵。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5师第139旅旅长兼厦门警备司令、第75师师长、第100军副军长、第100军代理军长、第25军副军长等职。1943年4月经军长黄伯韬批准回原籍休养。1944年4月28日突发脑溢血病逝。

景耀月(1882-1944) 民国政要。字太招、别号大招、帝招等,山西芮城人。举人出身。1906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在东京创办《晋乘》杂志。后回上海参与编辑《民吁日报》和《民立报》。武昌起义后,任各省代表会议议长,筹建南京临时政府,历任教育部次长、山西省督军、总统府高级顾问。1916年组织政友会反对袁世凯称帝。1917年在山西、河南组织靖国讨逆军,反对张勋复辟,被推为总司令。后脱离政界,在华北各大学任教。1944年4月28日在北平逝世。

严 重(1892-1944)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又名严立三,湖北麻城人。早年入陆军安徽小学、北京清河镇陆军预备学校。1918年保定军校毕业,在西北边防军任职。1921年到广东加入粤军,历任粤军营长、团副。1924年入黄埔军校任教官兼学生总队总队长 ,在学生中威望很高。北伐战争时任第21师中将师长。1927年后,因不满蒋介石的分裂行为,隐居庐山。抗日战争爆发后,请求上战场,但因蒋介石猜忌,只能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军政厅厅长,湖北省民政厅厅长兼保安处处长、代理省政府主席等 职。1940年因病辞职,到恩施疗养。1944年4月30日病逝于恩施。 

邓如琢(1888-1944) 民国将领、北京政府授陆军上将。字和璞,安徽阜阳人。原为直系蔡成勋部属,任陆军第5混成旅旅长。后归方本仁部,任中央陆军第1师师长、南昌警备司令。1922年6月任第9混成旅旅长。1924年12月后,任中央直辖陆军第1师师长。1925年3月任赣北镇守使;11月任安徽省督办。1926年任江西省督办、赣军总司令。北伐军攻打南昌时,火烧滕王阁,惹起江西人民极大愤恨,帮助北伐军作战。11月,被国民革命军击败下野,在天津、上海等隐居。1938年蒋介石召他到第31集团军当司令,不就。1944年4月在南京逝世。

冯鹏翥(1891-1944)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运青,号天骄,山西雁门人,土家族。1914年入读保定军校。加入同盟会。毕业后,历任晋军连长、队长、团长、炮7旅旅长、国民革命军第42师师长、第9军军长;中原大战后,任陆军第69师师长、太原绥靖公署副官长。因与阎锡山政见不合而去职流落川康,专心研究佛学。1944年4月在四川雅安病逝。

黄永淮1902-1944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抗日英烈。别名黄石夫,字泗光,四川安岳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历任南京国民政府警卫团排长、连长,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第3营营长,第524团团附。 1937813日,参加淞沪会战,在一线指挥作战时,被1粒子弹从左眼角斜穿射入,身负重伤,被送入德国人开办的宝降医院抢救,遗职由第262旅中校参谋主任谢晋元继任。伤愈后,任中央训练团兵役干部训练班教育长。1942年调任新编29师副师长。19443月,奉命固守许昌。51日,许昌战役突围过程中不幸被俘,他乘日军不备时,猛地夺过一支枪击毙一敌,自己也为国捐躯。19441020日,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少将军衔。

吕公良19031944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原名吕周,浙江开化人。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1928年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9师参谋长,第85军参谋长、第13军参谋长。抗战爆发后,历任第31集团军总部高参、华中抗日总队第5纵队司令、安徽界首警备司令、河南因江警备司令、第15军新编第29师师长等职。19443月,奉命率29师镇守许昌,经历无数恶战,坚持至4月下旬,许昌城处在重重围困、孤立无援之境地。428日夜,敌军发起攻击,他亲临第一线指挥,进行殊死抵抗,到29日,城南防线被突破,30日,全师3000多名将士陆续牺牲。为避免更惨重的伤亡,他决定撤离许昌城。51日凌晨开始突围,他率部且战且走,途中突然遭到敌伏兵击伤,后被民众救下。52日因伤重去世。

卢广伟(1903-1944)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抗日英烈。字济吾,辽宁凤城人,满族。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在东北军任职。1928年任陆军第105师骑兵团团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上海淞沪抗战,后升任骑兵第8师第315旅少将旅长。1944年升任第8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同年日军大举进犯中原时,奉命在颖上狙击日军,5月5日,在激战时中弹牺牲。 

陈友仁(1875-1944) 民国政要、政治活动家、外交家。原籍广东香山,生于英属特立尼达岛。1899年执律师业务。民国成立后,历任北京政府交通部法律顾问。1918年追随孙中山,任孙中山外事顾问、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广州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福建事变失败后流亡国外 。1937年移居香港;1941年移居上海。1944年5月20日病逝于上海。 

李家钰(1891-1944) 川系军阀将领、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字其相,绰号李矮子,四川蒲江人。四川陆军军官学堂毕业。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四川边防军总司令、第47军军长、第36集团军总司令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英勇抗敌。1944年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攻占渑池,包围洛阳。5月21日率部转移途中,于陕县误入日军伏击圈,在突围时壮烈殉国。

黄大伟(1885-1944) 广州国民政府授陆军少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伟威将军、汉奸。字子荫,号毅孙,湖北黄陂人。比利时皇家军官学校毕业。在欧洲留学时加入同盟会。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后历任广州大元帅府参军、代理参军长、粤军第一路司令、中央直辖东路讨贼军第一军军长。1923年投靠陈炯明。陈炯明兵败后,隐居香港。抗日战争爆发后,投靠日本,到粤东一带纠集旧部,组织伪和平建国军第1集团军,自任总司令。1940年7月,所部改组为汪伪闽粤边区绥靖总司令部,出任总司令。1944年5月31日,在上海被军统特务暗杀身亡。

凌文渊(,1876-1944) 清末及民国政要、书画家、经济学家。名庠,字文渊,号植之、直之,晚号隐峰居士,以字行。江苏泰县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毕业。清末任江苏咨议院议员。民国成立后,历任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议员、财政部参事、代理财政部次长、暂代财政部总长等。抗战期间,拒绝出任伪职。1944年5月在北平逝世。 

王剑岳(1906-1944)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抗日英烈。湖南沣县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历任连长、营长、第28师第82团团长、第58军第8师少将副师长。1944年5月率部参加豫中会战。6月10日,在豫西灵宝彖砦阵地指挥作战时,中弹牺牲。 

吴剑学(1883-1944) 同盟会元老、湘军及国民革命军将领、抗日英烈。字熙农,湖南湘乡人。1904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加入同盟会。1908年毕业回国后,任保定军官学校军事教官。1913年“二次革命”后,返回湖南入湘军,历任湘军旅长、湘军程潜部参谋长、湖南第5混成旅旅长兼宝庆镇守使。1923年被孙中山委任为湖南讨贼军湘军第2军军长、建国湘军第4军军长,率部到广东、赣南作战。1925年辞军职,寓居上海。后返回湖南长沙寓居。1929年11月至1935年8月,任湖南省政府委员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举家返回湘乡。1944年6月30日,因拒绝日军逼迫出任伪职,被日军押至梅桥乡新桥村枪杀。重庆国民政府颁布褒扬令,将事迹宣付国史馆。 

王甲本(1901-1944)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抗日英烈。字立基,云南富源人。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中央军校第3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团长、第98师师长、第79军中将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了淞沪抗战、南昌会战、湘北会战。7月7日在湖南东安山口铺东北与日军作战时英勇牺牲。 

邹韬奋(1895-1944) 记者,出版家,政论家。原名恩润,曾用名晋卿。原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受到国民党的迫害,流亡海外。1935年回国,在上海、香港等地主编报刊。1936年 因参加抗日救国活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为“七君子”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武汉、重庆、香港等地主编抗战刊物。1943年赴上海治病。1944年7月24日在上海病逝。 

张德能(1899-1944)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广东人开平人。出生华侨家庭。云南讲武堂毕业。1924年入粤军服役,后历任连长、营长等职。参加北伐战争。1934年升任陆军第4军第59师师长。1935年任陆军第57师第354团团长,参加抗日战争。升任第4军副军长及军长兼长沙警备司令。1944年6月。因失守重镇长沙,被国民政府以“指挥不当,作战不力”判处死刑。张辩解无效,8月25日在重庆被处决。抗战胜利后,长子张文龙将其遗骨由重庆运回原籍,葬于梁金山南麓。

门炳岳(1891-1944) 北京政府授陆军少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湘民,河北东光人。1907年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入汤化龙部。1914年保定军校第1期骑兵科毕业。历任旅长、师长、军参谋长、骑兵第7师师长;抗战开始后,任骑兵第6军军长兼第7师师长、包头防守司令、绥西警备司令、军训部骑兵监等。1944年春夏,作为中国军方代表去印度参加中、英、美、苏四国联合战略会议。会议结束后回重庆复命,为撰写汇报,8月12日,在去璧山途中中暑,患脑溢血暴卒于道旁。

陈牧农(1900-1944)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别号节文,湖南桑植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在国民党军中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抗日战争期间,升任陆军第10师长、第93军军长。1944年5月,奉命率部从四川赴广西全 州驻防。9月14日率军不战而退,致使日军迅速占据军事重镇全州。后被国民政府逮捕。9月20日被枪决。学者认为,陈是蒋介石与张发奎派系斗争的牺牲品。 

李忍涛(1904-1944)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化学兵创始人。云南鹤庆人。早年入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1933年奉命在南京组建国民党军化学兵总队,任总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对日作战。1944年秋,赴印度视察化学兵第一团。9月,在回国途中,被日军暗杀,飞机被击落牺牲。

王寿廷(1888-1944) 国民革命军海军少将。字敬椿,字寿廷,以字行。江苏镇江人。1908年冬毕业于南京水师学堂。历任永健舰舰、海容舰舰长、联系舰队司令、鱼雷舰队司令、军委会海军事务处处长等。抗战爆发后,因病留在上海。后被日本宪兵捕获,诱其出任汪伪海军部长,但不为所动,备受迫害。1944年9月虽被释放,但终因伤重不治,不久逝世。

张维玺(1889-1944) 西北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字楚玉,山东馆陶人。毕业于东三省武备学堂学兵营。1911年 随冯玉祥参加滦州起义。历任团长、旅长、西北陆军第13师师长、第13军长、西北军第13路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六方面军总指挥、中原大战时,任中华民国陆军第2方面军第1路总指挥 、南路军总司令。1939年后,任军事委员会参议院上将参议。1941年辞官回四川疗养。1942年8月,在天津的父亲和妻子被日军扣押当人质,要挟其投汪伪政府。经冯玉祥与中央军委同意,到开封找孙良诚交涉并试图对孙策反,但反被孙胁迫,孙单方宣布张出任第2方面军副总司令,张拒绝受命,陪同父亲在开封养病。1944年9月,孙良诚调任苏北绥靖公署主任,胁迫张带领干训团赴苏北。10月8日到泰州时病倒。12日病情加重逝世。

陈可钰(1882-1944)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字景瑗,广东清远人。广东将弁学堂及陆军讲武堂毕业,加入同盟会后,参加了辛亥革命及二次革命。1920年任粤军第1师参谋长、大元帅府参军、国民革命民第4军副军长兼第12师师长,参加了统一广东及北伐战争。1927年曾任广州国民党临时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后痛心于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加上痼疾缠身,1928年后遂不问军政事务,避居广州,后回原籍。1944年10月14日因旧病复发在石潭逝世。安葬文笔山。国民政府发布褒扬抚恤令。

项  骧(1880-1944) 清末及民国政要。字传臣,号微尘,浙江瑞安人。清末进士。后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归国后曾任清政府翰林院编修、参议厅行走。1912年后,历任财政部参事兼中国银行监督、盐务署参议、财政部次长、盐务署署长、盐务稽核所总办等。1924年被解职。以诗文自娱。1932年武汉洪水,因与美国总统胡佛为同学,代各界呼吁赈济。抗战爆发后,在瑞安参加抗敌后援会。1944年11月4日逝世。国民政府明令褒扬。

张翼鹏(1876-1944) 北京政府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国民政府授陆军上将。字毓鲲,号麓森,湖南醴陵人。1905年被保送留学日本陆军振武学校,同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12月毕业回国。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3年任保定军校战术教官。1916年后,任湖南督军公署参谋长等。1923年,历任驻粤湘军总司令部总参议、孙中山大元帅府陆海军大本营高级参谋、黄埔军校炮兵科主任、北伐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代理湖南省主席、第四集团军参谋长兼平汉线运输司令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副院长等职。1944年11月6日在重庆病逝。

陈济垣(1890-1944)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抗日英烈。广西岑溪人。早年投身军旅,在桂系军中任职。后毕业于南京中央军校高级班,在广西绥靖公署任高级参谋等职。1944年10月日军进逼桂林时,任桂林城防司令部中将参谋长,奉命固守桂林。10月29日起亲率部队与来犯日军展开激烈战斗。11月中旬率部突围,途中与日军遭遇,激战中壮烈殉国。国民政府给予国葬和抚恤。与阚维雍、吕旃蒙以及坚守岩洞抗战而牺牲的800官兵一起被安葬于桂林普陀山。这就是“三将军烈士与八百壮士墓”。  

阚维雍(1900-1944)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抗日英烈。原名庆福,号伯涵,广西柳州人。广西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在新桂系军队中服役。又入国民党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毕业后,历任第30军参谋长、第131师师长等职。1944年在豫桂战役中,奉命率部守备桂林。从10月29日起多次打退日军进攻。11月9日在日军攻入桂林城后,不甘被俘受辱,举枪自戕,以死报国。国民政府给予国葬和抚恤。与陈济垣、吕旃蒙以及坚守岩洞抗战而牺牲的800官兵一起被安葬于桂林普陀山。这就是“三将军烈士与八百壮士墓”。  

吕旃蒙(1905-1944)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抗日英烈。湖南零陵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第31军少将参谋长。1944年9月参加桂柳会战,率部坚守桂林城。11月9日,城破,遂率部与日军巷战。11月10日,在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国民政府给予国葬和抚恤。与陈济垣阚维雍以及坚守岩洞抗战而牺牲的800官兵一起被安葬于桂林普陀山。这就是“三将军烈士与八百壮士墓”。

史蔚馥(1891-1944)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抗日英烈。字从吾,江苏溧阳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军队中任职,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党苏、浙、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少将高参、国民党广西绥靖公署少将高参,1944年11月10日桂林沦陷,随部队撤退,在广西永福县与日军交战时被俘,坚贞不屈,被日军杀害。

汪精卫(1883-1944) 同盟会及国民党元老、民国政要,汉奸。又名汪兆铭,字季新,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广东三水县。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10年因参与暗杀清摄政王载沣被捕。民国成立后,与杨度等组织国事共济会,拥护袁世凯。1919年参加广东革命军政府,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广东国民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会议主席、行政院院长兼外交部部长、国民党副总裁等职。1938年12月离开重庆,公开投降日本。1940年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任主席。1944年赴日治病及旧伤,11月10日病逝于日本名古屋帝大医院。  

李静诚(1867-1944) 民国政要,旧桂系将领。字洁斋,广西武鸣人,壮族。清末贡生。曾任清朝府县刑幕。民国成立后,历任广西省行政公署秘书、龙州统税局局长、梧州统税局局长、广西陆军第二师参谋长、广西督军署参谋长。1916年参与讨袁护国运动,随陆荣廷赴广东任督军署顾问。1917年任广西省财政厅厅长、广西省省长。1921年夏桂粤战争桂系失败后,随陆荣廷逃往上海。1922年秋随陆荣廷回广西。1924年春,再次逃往上海。1932年回南宁居住。1944年11月在南宁马村病逝。

恩克巴图(1882-1944) 民国政要、汪伪官员。字子荣,蒙古族,察哈尔太仆寺左翼牧群人。早年出家在北京雍和宫当喇嘛。民国成立后,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曾任广州护法国会议员。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立法委员、蒙藏委员会委员等。1939年投汪伪政府,任伪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1944年12月6日逝世。

洪 行(1900-1944)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湖南宁乡人。早年入湖南讲武堂第1期,后又考入陆军大学第13期,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对日作战。1943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军新编第39师师长。1944年率部入缅甸作战。同年12月17日,在参加军事会议途中因交通事故受重伤,最后牺牲于远征军第6军第2野战医院。 

王伯群(1885-1944) 民国政要、教育家。字文选,贵州兴义人。1905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及讨袁、护法运动。历任广州护法军政府交通部部长、大总统府参议、贵州省省长、参议院议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等职。1924年在上海创办大夏大学。1928年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抗战爆发后,领导上海的大学西迁。积劳成疾,1944年12月20日重庆逝世。

张仁奎(1865-1944) 民国将领、陆军上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杰威将军、青帮大佬。字锦湖,山东滕县人。自幼习武,考中秀才。加入青帮,民国初年,辈分极高。1892年入清军,后升任管带。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在镇江参加辛亥革命,参与组织江浙联军,任前敌总指挥,攻打南京。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陆军第76混成旅旅长、江苏通海镇守使等。1924年因病离职。因在军界和帮会威望极高,60大寿时,蒋介石送寿联“军界宿星,帮会元魁”。北伐战争时,被蒋介石聘为军事顾问。1927年以年老退休。抗战时期留在上海法租界,号召部属、弟子参与抗日。。1944年12月24日病逝。国民政府在重庆举办隆重的追悼会。 

刘成勋(1883-1944) 川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四川大邑人。四川陆军武备学堂毕业。历任川军旅长、师长、军长。1923年6月被孙中山委任为四川省省长兼川军总司令。1926年8月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23军军长。1927年6月,遭到刘文辉的攻击,防区尽失,部队被收编。自此不问政事,回大邑闲居。1944年12月在大邑病逝。 

杨以德(1873-1944) 北京政府警务高官。原名以俭(以德是其兄名),字敬林,绰号杨梆子,天津人,祖籍山东。早年担任守夜打更等杂务。1902年任天津火车站东站检票员,后被天津北段警察总办曹嘉祥看中,介绍到侦探处任侦探员。1906年,任天津高等侦探兼天津警察局副局长、北洋警务公所警务道。民国成立后,历任天津警察厅厅长、直隶警务处处长、天津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局长、直隶省省长等职。后因与奉系军阀争权被撤职,闲居天津。抗战时期,拒绝出任伪职。1944年在天津病逝。 

曾继梧(1878-1944) 北京政府授陆军上将。字祖生,号凤岗,湖南新化人。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5年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湖南新军中任参谋、代理标统等职。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历任炮兵团长、岳阳镇守使、陆军第3师师长、湖南护国军第1军总司令兼第2师师长、湖南政务厅厅长。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昌时,收集残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33军,任副军长。1928年后,历任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省民政厅厅长、湖南全省地方自治筹备处主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等职。何健主政湖南,不与为伍,辞归故里,1944年病逝。 

陶履谦(1890-1944) 国政要。字益生,号醉琼轩主人。浙江绍兴人,生于广州。1911年从北京译学馆毕业后,进入外交界,历任外交部两广特派员、驻墨西哥公使馆秘书、外交部总务厅厅长。1933年后,历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国民政府代理内政部部长、湖南省政府秘书长、代理主席等。1944年在湖南蓝山病逝。 

张联升(1875-1944) 民国将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俊威将军。字仲三,直隶宝坻人。保定将弁学堂毕业。清末在先后在清军姜桂题、张勋部。民国成立后,归湖北黎天才部,任旅长等。后投吴佩孚,任中央陆军暂编第5师师长、鄂豫川陕剿匪总司令。1927年曾投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9师师长。后又一度投冯玉祥,出任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因没有实权,后去职回天津闲居。抗战时期,拒绝出任伪山东省主席。1944年在河北宝坻逝世。

                              1945年

张定(1891-1945)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字伯璇,江西南昌人。江西陆军测绘学校毕业。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历任江西陆军连长、参谋等。1920年12月入福建,历任援闽粤军第1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粤桂军第1军第1师师长、广州黄埔学校办公室主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淞沪卫戍司令部参谋长兼第13军军长,上海特别市市长等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国民党候补中央委员等。1944年12月赴美就医,1945年1月25日途经北非卡萨布澜卡港时病逝。 

马  麟(1873-1945) 民国将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翰威将军、国民政府授陆军中将。字勋臣,甘肃河州人,回族。马海晏次子,马麒胞弟。清末曾任哨官、管带等。民国成立后,历任凉州镇总兵、甘肃提督、甘肃镇守使、国民政府青海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甘肃全省保安司令、甘肃暂编骑兵第1师师长、代理青海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央候补监察委员等。1941年卸职作寓公。1945年1月26日病逝。

高双成(1882-1945)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陕西渭南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后在陕西镇守使井岳秀部任职。192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9路军第2师师长、国民党陆军第86师第256旅旅长、第86师师长、第22军军长等职。抗日战争期间率部驻守陕北榆林。1945年初病逝。

何海鸣1887-1945) 早期民主革命党人,北京政府授陆军少将、小说作家。字一雁,湖南衡阳人。早年在衡阳石鼓高等小学堂读书,因食堂管理员克扣学生膳食费,率先捣毁食堂碗碟及桌凳,被开除学籍。15岁奔武汉投靠其父,入两湖书院就学,后辍学投湖北新军第21混成协。期间结识革命党人蒋翊武、刘复基、詹大悲等,组织振武文学社,常向汉口报界投稿,鼓吹革命,为此受到警告处分,自请退伍,到《商务报》当编辑。 1911年7月17日,在《大江报》发表反抗清廷的激烈言论《亡中国者即和平也》,被湖广总督瑞澄下令逮捕入狱,被判死刑,武昌起义当夜出狱,出任汉口军分政府少将参谋长。二次革命时,在南京代黄兴任讨袁总司令,攻占都督府,重新宣布江苏独立,失败后潜居日本。后来弃武从文,独辟倡门小说蹊径,成为鸳鸯蝴蝶派重要作家,晚年投降日寇,成为附逆文人,旋又遭日寇遗弃,194538日终至贫病而死。

张  炎(1902-1945)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抗日英烈。字光中,广东吴川人。幼年侨居越南,后投粤军。参加了北伐战争,历任团长、旅长、第19路军第61师副师长。1932年参加了上海抗战。1933年参与福建事变,任第4军军长。事变失败后赴欧美游历考察。抗日战争期间,任广东第11区游击司令,与共产党合作,后被国民党指责为"赤化",被迫辞职。避居香港。1944年回广东,任第4战区中将参议。1945年1月,组织武装起义,解放吴州全境,成立南路人民抗日军,任军长。2月,在广西博白被顽军逮捕,3月22日,被杀害于广西玉林。 

陈廉伯(1884-1945) 英籍华人买办资本家。字朴庵,广东南海人。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继承父业,任广州昌栈丝庄经理,后任英国汇丰银行广州分行买办,经营丝业致富。1919年任广东商团团长。五四运动时,他指挥商团镇压学生爱国运动。1924年5月,已入英国国籍的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组织反动武装商团军,自任总长。策划商团军叛乱,妄图推翻广东革命政权,建立“商人政府”。叛乱失败后逃往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他上书香港总督,要求将香港“和平”转让给日本,曾被香港当局逮捕。日军侵占香港后,替日军效劳。1945年春,乘日轮白银丸号去澳洲,途中被美机炸沉身亡。 

陈季良(1883-1945) 北京政府授海军少将,南京国民政府授海军中将、追赠海军上将。原名陈世英。福建福州人。江南水师学堂毕业,清末任巡洋舰大副等职。民国成立后,历任海军舰长、海军第1舰队司令兼闽厦警备司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937年9月,指挥中国海军参加江阴抗日海战。只后,任海军第1舰队司令、海军部政务次长、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等职。1945年4月14日在四川万县病逝。 

邹 洪(1897-1945)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原名德宝,又名若虚,原籍广东五华,生于台湾新竹。1922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在北京政府陆军任职。1924年下湖南,历任湘军唐生智部师司令部参谋、团附、营长等。192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团长、师长、蒋介石南昌行营陆军整理处处长兼办公室主任、粤汉铁路警备司令、广东省保安处处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暂编第2军军长、第35集团副总司令、粤桂边区总指挥等职。1945年4月16日在广东阳山县病逝。1954年,蒋介石于台湾新竹中山公园饬建“邹洪上将纪念碑”。

虞洽卿(1867-1945) 近代民族资本家。原名瑞岳,浙江慈溪人。早年在上海当学徒、跑街,后任洋行买办,参与组织四明银行,参加创办宁绍轮船公司等。辛亥革命中,支持上海光复,历任全国商团联合会名誉会长、上海总商会会长等。1927年支持蒋介石发动的反共"清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组织三民、三北运输公司,转运物资,支持抗日活动。抗战期间拒绝出任伪上海市长。1942年赴重庆。1945年4月26日病逝于重庆。次年归葬故乡慈溪之龙山。 

树春(1889-1945)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荫轩,河北清苑人。1914年保定军校毕业。历任连长、参谋、团长、师参谋长等。1928年后,历任第2集团军第3方面军总指挥部参谋长、中央陆军第20师师参谋长、山东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山东省保安司令部副总司令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5战区第3集团军总司令部总参议、山东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等。后免职,继任鲁西行政公署主任、鲁北行政公署主任。1942年初,因部队损失惨重,丧失战斗力,被迫潜回回北平寓居。曾拒绝出任伪职。1945年春,赴河南组织武装抗日游击活动。同年4月,在豫东被第5战区豫东游击纵队捕获,以“汉奸投敌罪”枪决。南京当局对此事件闪烁其词,讳莫如深,成为一历史悬案。

齐学启(1900-1945)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抗日英烈。湖南宁乡人。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诺维琪军校学习。1929年毕业回国,历任国民党宪警学校大队长、宪兵第六团团长。参加过一二八、八一三淞沪抗战。抗日战争时任新编第38师副师长。1942年参加 入缅远征军,率部取得了仁安羌大捷。同年5月,在护送伤员回后方途中,遭敌袭击,身负重伤被俘,被关押在仰光集中营,虽经威迫利诱亦誓死不降。1945年5月13日,被日军命令汉奸在狱中暗害。1947年,孙立人军长电请英军将其遗体空运回湖南,葬于岳麓山。孙立人亲自主持归葬仪式,朗读祭文。

于琛(1887-1945) 东北军将领、北京政府授陆军中将、伪满政府授陆军上将。字险舟,绰号于大头,吉林双城人。吉林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历任吉林第10混成旅旅长、东北陆军骑兵团团长、第1旅旅长、第16师师长、第4军副军长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降日军,历任伪满铁路护路军司令官、依兰地区警备司令、第4军备区司令官、第1军备区司令官、三江省省长、治安大臣等。1945年6月逝世。

费 巩(1905-1946) 民主战士,政治学家、革命烈士。原名福熊,字寒铁、香曾,江苏吴江人。1923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曾任学校学生评议委员会主席。后留学法、英。回国后在中国公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任教。经常抨击国民党独裁统治,赞成成立联合政府。1945年3月5日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关进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的特别监狱,成为轰动一时的“费巩失踪案”,当局在参议会的要求下展开调查。同年6月,因担心案件调查组检查监狱,经戴笠批准,被秘密杀害,尸体投进杨家山的镪水池。

张寿镛(1876-1945) 民国政要、教育家、藏书家、文献学家。字伯颂,号泳霓,晚号约园,浙江鄞县人。清末举人,民国成立后,历任浙江、湖北、江苏、山东四省财政厅长,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上海中央银行副行长、财政部次长、政务部次长等。1925年参与创办上海光华大学,首任校长。1945年7月病逝。

程泽润(1894-1945)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沛民,四川隆昌人。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团长、师长等。1927年后,历任军委会参谋处第1局局长、第8军第2师师长、军政部军务司司长、后方联勤总部参谋长、军委会委员长广州行营参谋长。抗战时期,任军政部兵役署署长。1944年7月,陈诚以“虐待新兵”“克扣军饷”“通共”“反蒋”等罪上报蒋介石,遭逮捕;1945年7月5日在重庆被枪决。 

丁开嶂(1870-1945) 近代民主革命家、国民将领。河北丰润人。京师大学堂毕业。1904年俄日战争爆发后,赴东北创立铁血会,后又组织华北救命军。1906年加入同盟会后,改华北救命军为革命铁血会。辛亥革命后,历任铁血军军长、铁血会行军都督、中华民国军政府北部民军临时大元帅。辛亥革命后回故里。因右臂然丹毒致残,以左臂著书。述著丰富。1932年被推举为国民政府议员。1945年8月7日病逝。 

陈 群(1890-1945) 民国政要,汉奸。字人鹤,福建福州人。日本明治大学毕业。1917年到广州,任广州大元帅府秘书、军政府秘书、大本营宣传委员、黄埔军校政治教官等。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北伐军东路总指挥政治部主任、上海军法处处长、南京国民政府内务部次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投敌,历任伪维新政府内务部部长、汪伪政权内政部部长、考试院院长、汪伪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等。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5年8月17日在南京家中畏罪自杀。

萧叔萱(1887-1945) 国民政府授陆军中将、汪伪政府授陆军上将。福建闽侯人。1909年12月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参加辛亥革命。1916年北京陆军大学毕业。1922年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回国后,历任奉军团长、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教育长、国民军第四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等。192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八军副军长及代军长、福建保安司令部高级参谋兼教导旅旅长、驻日公使馆武官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依附汪伪,任汪伪国民政府军委会常务委员兼军事训练部部长、汪伪军事参议院院长、陆军部部长等。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19日,南京汪伪政权一片混乱,此时,属军统组织的“军事委员会京沪行动总队”在逮捕汉奸,萧拒捕被击伤,不治身亡。

潘宜之(1892-1944) 国民政府军政官员、陆军中将。字祖义,祖籍湖北广济,出生于南京。早年入南京军事测绘学校,因参加同盟会被学校开除。辛亥革命后,入保定军校,后因病返回南京。1920年,先后到投福建张贞和浙江陈肇英部。1923年,随陈肇英投效孙中山,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北伐军东路军总指挥部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1927年参与策划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历任《中央日报》社社长、上海市政府秘书长。四一二政变时,暗中释放了被捕的周恩来。其后,参与桂系反蒋倒蒋活动,1832年被迫与夫人刘尊一到英国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留学。1934年回国,任第4集团军总训处少将处长、《南宁日报》社长等。1936年晋升陆军中将。抗战爆发后,组织“抗战青年干部训练团”,任教育长,主持工作。之后,出任国民党第5战区政治部主任、国民政府经济部常务次长、交通部常务次长、行政院参事等。1945年9月9日,在日本投降半月后,因不满受排挤降级等待遇,在昆明自杀身亡。

郁达夫(1896-1945) 政治活动家、文学家。原名郁文,字达夫,以字行,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后从事文学活动。先后加入创造社、太阳社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6年任福建省政府参议。1938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 厅设计委员,编辑《抗战文艺》。同年底到新加坡,任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执行委员兼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从事抗日活动。日军侵占新加坡后退往印度尼西亚。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 

张子良(1893-1945)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名心田,字子良,山东无棣人。早年毕业于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加入国民党。历任山东省参议员、国民党山东省保安第6旅旅长、冀察战区挺进第10纵队司令、山东省第5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等。1945年9月,率部进攻八路军防地。9月17日在无棣县的战斗中被击毙。 

张鸣岐(1875-1945) 清末及民国政要,汉奸。字坚白,山东无棣人。清末举人,曾任广西巡抚。1910年升任两广总督兼署广州将军。民国成立后,历任袁世凯高等顾问、广西巡按使。拥护袁世凯称帝,受一等伯爵。袁世凯死后逃往天津。之后闲居上海和天津。1937年加入汉奸王揖唐等发起的中华佛教会。1941年被聘为伪华北政务委员会谘议会委员。1945年3月,日军邻近败亡之际,与王揖唐、殷汝耕等发起乙酉法会,祈祷“大东亚战争必胜”。1945年9月15日在民众的声讨声中死去。

范旭东(1883-1945) 近代民族资本家、化工实业家。原名源让,字明俊,后改名锐,字旭东,以字行。祖籍湖南湘阴,出生湖南长沙。早年留学日本。1914年后在天津先后创办久大、永利、黄海三家化学工业公司。1934年将三公司合成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任总经理。是中国民族化学工业的开创者之一。曾任中国化学学会会长、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国防设计委员会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等。1945年10月4日逝世。 

彭毓斌(1900-1945) 晋绥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绍周,号沧江钓徒,湖北黄陂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晋军中服役。历任团长、旅长、副师长、骑兵师长等职。参加了抗日战争,是晉绥抗战的名将。1945年任国民党陆军第7集团副总司令。同年9月率部参加上党战役,进攻共产党解放区。24日奉阎锡山令,率陆军第33军、第83军等部共8个师支援被困在长治城之史泽波等部。10月2日被刘伯承部包围于屯留以西地区。10月5日夜兵败后自杀身亡。 

卢兴邦(1880-1945) 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福建龙溪人。绿林出身,1918年被粤军许崇智部收编,历任粤军第1军第3师第5旅第9团团长、第5旅旅长、留闽第1师师长。1926年北伐军入闽,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独立第1独立师师长。1931年后,任新编第2师师长。1933年参加福建事变,任人民革命军第15军军长。后又投靠蒋介石,使福建人民革命政权很快被摧垮。所部被改编为第52师,堂弟卢兴荣被任为师长,卢兴邦被蒋剥夺军职,改任军委会驻南昌行营参议。1937年参与淞沪战役。1945年10月29日病逝于福建龙溪。

张载阳(1873-1945) 北洋军阀将领、北京政府授陆军上将。字春曦,号暄初,浙江余杭人。浙江武备学堂毕业。清末曾任管带、统带、统领等。民国成立后,历任陆军第50旅旅长、浙江台州镇守使兼第25师师长、第2师师长、浙军第1师师长等。1922年10月任浙江省省长;1924年江浙战争中任浙沪联军第3军司令。1925年2月任善后会议会员。北洋军阀失败后去职闲居。抗战期间,拒绝出任伪职。1945年11月17日在杭州病逝。

卢冬生(1908-1945)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红军将领。湖南湘潭人。少年时与陈赓为好友。1925年入湘军第四师当兵。1926年,湘军第四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随军参加北伐战争。在武汉时,意外遇到特务营营长陈赓。1927年8月,随陈赓参加南昌起义。同年12月,经陈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成为红军将领。抗日战争爆发后,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0师358旅旅长,授少将军衔,但未到职。不久被派到苏联学习。1945年9月回国,任哈尔滨卫戌司令。11月14日在哈尔滨因阻止苏军士兵抢劫,被苏军枪杀。

王克敏(1876-1945) 清末及民国政要,汉奸。字叔鲁,浙江余杭人。清末曾任留日学生监督、驻日公使参赞等。民国成立后,历任中央银行总裁、内阁财政总长、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兼财务处主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附敌为奸,历任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行政委员会委员兼新艮会会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内政总署督办。1945年10月 因汉奸罪被逮捕,12月25日畏罪服毒死于狱中。

刘尚清(1868-1945) 清末及民国政要。字海泉,辽宁铁岭人。清末曾任东三省官银号总办等。民国成立后,历任黑龙江财政厅厅长、奉天省省长、东北大学校长、内阁农工总长。1937年处理西安事变善后事宜。抗战期间,任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部长、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军委会北平分会委员、安徽省政府主席、监察院副院长等职。抗战后期,因患喉癌,到美国就医。时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参加纽约时代广场的庆典后,觉得精神爽利,急于返国。但飞抵重庆未久,病情反转,再度赴美。1945年底(一说1946年)病逝于美国。国民政府明令褒扬。 

陈嘉会(1875-1945) 国民党政要。字宏斋,号凤光,湖南湘阴人,陈嘉佑胞兄。早年留学日本东京政法大学。回国后曾任张之洞幕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历任南京临时政府军部军法局局长、南京留守府秘书长、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后加入中国国民党。此后,相继参加护国战争和护法运动。1922年,与李绮、孙洪伊等创建民治社,拥护孙中山,和政学会对立。后任湖南省临时参议会第一副议长。抗战期间,经常发表文章,痛斥日本侵华,宣传抗日救国。后忧愤称疾,1945年抗战胜利前病逝。 

丁士源(1879-1945) 民国政要、北京政府授陆军中将、汉奸。字文槎,浙江吴兴人。北洋水师学堂及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留学英国。清末历任陆军部军法司长、高等巡警学堂总办。民国成立后,历任段祺瑞副官长、京绥及京汉铁路局长、《日日新闻》主笔、国内公债局总理、天津中华汇业银行经理等。曾加入进步党,为安福系骨干分子。1932年后任伪满洲国驻日公使、伪满洲国驻国联代表等。1945年逝世。

王乃斌(1870-1945) 民国政要。辽宁新民人。清末曾任直隶承德府知府、朝阳府知府。民国成立后,任热河道尹、奉天全省清乡督办、奉天督署最高顾问。1920年至1921年任北京政府农商总长。1922年任中东铁路督办。1924年曾任黄郛内阁农商总长(未到职)。北洋军阀失败后去职闲居。1945年逝世。

  下一页(1946-1949)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