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二:1949年后留在大陆及回归大陆的人物

                         (1961-1966)

                             1961年

马聚五(1896-196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云南丘北人。云南讲武堂毕业。历任 营长、团长、旅长等军职。抗战时期,任第542旅旅长、第21师师长等。抗战胜利后,任第2路军副指挥官兼建文师管区司令、云南军管区副司令兼省政府顾问等。1949年12月随卢汉起义。1961年1月2日逝世。

陈汝棠(1893-1961) 国民革命军 中将军医、爱国民主人士。广东高明人。1908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在学期间,加入同盟会。1911年毕业时,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起义失败后隐居。民国成立后,考入广州中法医科专门学校。毕业后,出任粤军医院代理院长、广东陆军医院院长、大元帅韶关大本营中将军医总监兼中央医院院长等。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医处长。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在军界从医,开展抗日救亡。抗日战争期间,在韶关任广东省赈济委员会主任兼难民救济总队长等。抗战胜利后, 在香港出任《华商报》董事会董事兼卫生顾问。民革成立后,任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代主任委员。还担任香港人民救国会港九分会主任等。1949年秋,到北京参加人民政协会议,当选全国政协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华南联合大学副董事长兼第一副校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广东省副省长、民革广东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等。1961年1月4日 在广州从化流溪疗养院逝世。

赵丕廉1882-1961) 国政要。字芷青,号麓台,山西五台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27年后,历任山西省政府委员、农工厅厅长,国民政府内务部次长,国民党中央后补执行委员,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行政院顾问等。因不满蒋介石打内战,闲居北平为商贾。1948年协助章士钊等促进和平解放北平。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文史馆馆员、山西省政协委员等。19611月在北京病逝。

刘基炎1880-1961) 民国将领,国民革命军少将、爱国民主人士。字庄甫,河南光山人。1905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07年回国,参加了徐锡麟、秋瑾领导的起义和辛亥革命。曾任沪军都督府参谋长、北伐先锋司令官、烟台都督等。后在冯玉祥部任第16混成旅参议、豫南武装警察司令、陆军检阅使署参议。大革命失败后回乡经营农商。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县长、专员、自卫军第7路司令等职。抗战胜利后曾任河南省参议员、第5绥靖区司令官张轸的顾问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河南省政协委员、民革河南省委员会组织部部长等。196125日在上海病逝。

盛丕华1882-1961) 工商界爱国民主人士。原名沛华,浙江镇海人。青少年时代当学徒、跑街、布号、司帐等。1920年后历任上海物品证券交易所理事、上海总商会会董、上川企业公司经理、中一银行董事、红棉酒家董事长。抗日战争时期支持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参加民主建国会,提供红棉酒家三楼供民主人士集会活动。19466月以上海各界请愿代表身份往南京,经历了下关惨案。1949年初离沪往香港,后经天津到北平。后出席了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主任委员等。196128日在上海病逝。

陈  赓1903-1961) 国民革命军少将、人民解放军大将。湖南湘乡人。1903年生。祖父为湘军将领,为将门之后。1916年投笔从军,编入湘军鲁涤平部。1916至1920年,参加了讨伐吴佩孚、驱逐张敬尧、赵恒惕之役、护法之役、湘鄂之役等。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1926年7月参加北伐誓师大会。后被派到苏联学习。1927年2月回国,任北伐军第2方面军特务营营长。8月,参加南昌起义。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旅长等。新中国成立后,授解放军大将军衔。出任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1961316日在上海病逝。

杨  虎(1889-1966)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啸天,安徽宁国人。1911年在上海参加辛亥革命。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17年后,历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军事委员、大元帅府参军兼大元帅行营侍卫队督带。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第2军第1师师长、第2军军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特务处处长、上海警备司令、参与四一二大屠杀。1927年到1937年,任上海警备司令、上海保安处处长、淞沪警备司令。后与蒋介石发生矛盾,失去军权。只担任国民政府参军、国民党第四届监察委员等。抗战胜利后居住上海。1949年掩护营救过民主人士。蒋介石下令暗杀。中共地下党将其转移到北平,朱德、周恩来亲自到车站欢迎。新中国成立之时,受邀上观礼台,参加开国大典。后对党和国家给予的待遇不满足,差生敌对情绪。1958年写密信与台湾联系,策动蒋介石反攻大陆,事泄被捕。1958年9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刑两年,监外执行。1966年3月在北京病逝。

何燮侯1877-1961) 爱国民主人士。原名燏时,字燮侯,以字行,浙江诸暨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任浙江省矿务局技正。后任工商部矿务司司长、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监督。袁世凯称帝后辞职。1932年拒绝参加伪满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坚持抗日立场。抗战胜利后曾两度遭国民党当局逮捕。19499月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监察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浙江省主任委员等。1961年4月21日在杭州病逝。

杨飞霞(1881-1961) 近代民主革命家、民国陆军中将。字太虚,云南蒙自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加入同盟会。1911年4月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后转到香港回武昌,历任武昌讲武堂学生队总队长、步兵旅旅长、国民政府新疆宣慰使、伊犁镇边使、新疆督办公署高级顾问。1933年离新疆返内地,入衡山拜师学道。抗战时期在云南行医。新中国时期,曾任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文史馆馆员等。1960年到乌鲁木齐居住。1961年4月在乌鲁木齐病逝。

贺耀祖1889-196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爱国民主人士。湖南宁乡人。早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加入同盟会。后在湘军赵恒惕部任职。北伐战争时加入国民革命军,后历任师长、军长、京沪卫戍司令、国民政府参军长 、驻土耳其公使、驻苏联大使、蒋介石侍从室主任等。抗战时期,任甘肃省政府代主席、西安行营副主任、军委会办公厅主任、重庆市市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战略顾问、行政院政务委员等。后对蒋介石政策表示不满,19498月在香港与黄绍竑等联名起义,后回北平参加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交通部部长、民革中央常委等。1961716日在北京病逝。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景嘉谟(1901-196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字懋猷,四川潼川人。中央军校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133师第399团团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133旅副旅长、第133师副师长、第133师师长、第20军代理军长兼第132师师长。1950年1月28日在四川北川率部投诚。195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高级步兵高研班,自愿转业回原籍潼川,曾任三台县政协委员。1961年7月病逝。

陈嘉庚1874-1961) 爱国华侨领袖。福建厦门人。长期侨居新加坡,从事米业、房产和橡胶业等。热心于办华侨和家乡的文化教育公益事业。曾加入同盟会,资助孙中山从事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号召侨胞出钱出力,支持国内抗战。曾到延安慰劳边区抗战军民。抗战胜利后,支持祖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496月回到北平,9月,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席、全国归侨联合会主席等,毛泽东称誉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961812日在北京病逝。

汪匣锋(1902-196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原名铸龙,又名尚方,字剑泉,号匣锋,以号行,四川简阳人。陆军大学毕业。早年入川军。历任营长、团长、副师长等。抗战时期,任第45军参谋处处长、第45军参谋长、第45军第125师师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47师第125旅旅长、整编第47师副师长、整编第47师师长、第47军军长等。1948年12月,在河南永城被人民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1年10月在管理所病逝。(一说1953年病逝,两说差异较大,待考)

张  (1888-196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千里,浙江永嘉人。1916年保定军校毕业。入浙江陆军任职。参加了江浙战争。浙江陆军团长、副旅长。1926年率所部归附北伐军。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旅长、师长、南京警察厅训练处处长、山东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1战区第3集团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山东省保安处处长、第9战区第31集团军参谋长、军委会兵役部参议等。1946年后退为备役,返回家乡寓居。1949年5月策动陆军200师及永嘉营管区等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浙江省政协委员等。1961年12月在杭州病逝。

陈兰亭1887-1961) 川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武术家。四川石柱人。绿林出身。后入川军熊克武部,1916年随刘伯承参加护国战争。历任团长、旅长。1926年参加泸州起义,加入国民革命军,后历任国民革命军川军第4路司令、第20军第6师师长、第21军边防军司令等。抗战时期,任第23军暂编第1师师长、第163师师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副主任。194912月随潘文华在四川彭县起义。1961年病逝。

陈万仞(1885-1961) 川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鸣谦,四川仁寿人。四川武备学堂毕业。1905年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新军任职。1911年后,历任川军团长、旅长、师长等。抗战时期,历任第23军第148师师长、第23军副军长及军长、第21军军长、第23集团军副总司令等;抗战胜利后,弃军从商。1949年回成都闲居。后受命出任国民党西南第2路游击副司令。12月28日,通电起义,脱离国民政府。新中国时期,曾任成都市政协委员。1961年,在成都病逝。

向 楚1877-1961) 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元勋,民国政要。字仙乔、仙樵,号觙公,四川巴县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领导重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历任蜀军政府秘书院院长、四川省民政厅总务处处长、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孙中山任命的四川省政务厅厅长等。1924年弃政从教。历任四川大学等校教授、文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四川省政协委员。1961年病逝。

罗家衡(1886-1961) 民国政要、法学家。字猴笙,江西吉安人。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法系。加入同盟会。1914年回国后,创办江西法政学校,任校长。后任江西内务司长、国会众议院议员、政学会干事等。1922年,曾任北洋政府农商部次长。后在上海做律师。抗战期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曾赴上海劝唐绍仪勿与日本人合作。自己也拒绝出任伪职。抗战结束后,在上海恢复律师业务。新中国成立后,出任华东国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会主任。1957年被划为“右派”,仍任上海上华大学、大厦大学等教授。1961年在上海逝世。初葬上海联谊山庄。1979年改正错划右派,移葬龙华革命烈士陵园。

李筱庭1880-1961) 国政要。四川宜宾人。早年加入同盟会。曾任孙中山机要秘书、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人民监督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四川省副省长、民革中央委员等。1961年病逝。

张  再(1882-1961) 川军将领。四川资中人。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曾任刘湘高级幕僚,为刘湘活动于四川军界,协助刘统一四川。抗战爆发,协助刘湘组军出川抗战,并任第78军军长。新中国时期,曾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委员。1961年在成都病逝。

                             1962年

孙  楚(1886-196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萃崖,山西运城人。1914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入山西陆军任团长、师长等。1928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第2军军长、正泰护路军司令、山西清乡督办、陆军第19军军长等。抗战时期,任第6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33军军长、第8集团军总司令、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等。抗战胜利后,任第34军军长、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15兵团司令。1949年4月,在太原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1961年获特赦被释放。1962年1月28日在太原病逝。

钟体乾(1879-196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字均猷,四川成都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历任四川陆军测量局局长兼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战术教官、西北边防军参谋长兼炮兵团团长、刘湘的高级顾问等。抗战时期,任第20军参谋长、川康绥靖公署总参谋兼成都市市长、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总参谋并代行政主任职务。1946年以中将衔退役。新中国成立后留居大陆,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川西行署副主任、四川省副省长、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四川省委副主任。1962年4月13日在成都病逝。

吴化文(1904-196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汪伪陆军上将、起义将领。字绍周,山东掖县人。早年入韩复榘部,任手枪旅旅长兼济南警备司令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苏鲁战区新编第四师师长兼山东保安师师长,驻守沂蒙山区。1943年1月率部投降汪伪政权,任伪山东方面军和第3方面军总司令。1945年8月被蒋介石委以国民党第五路后遣军总司令之职。1948年任第96军军长。同年9月在济南战役中率所部3个旅两万余人起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浙江省政府委员、交通厅厅长、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1962年4月在上海病逝。

戴凤翔(1881-196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军事理论家、爱国民主人士。字钟奇,号光晔,湖南长沙人。19岁投清军。1902年入江南将弁学堂。1906年毕业后任新军队官,加入同盟会。1908年入保定陆军促成学堂。1911年参加辛亥长沙起义,并任援鄂湘军总指挥。后任湖南都督府军务部长兼湖南陆军小学校长。1912年授陆军少将衔。1924年受李济深邀请,到广州参加筹建黄埔军校。后退出军界,赴日本考察军事。抗战期间,回陆军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任辛亥革命湖南同志会会长,居住家乡,潜心研究军事理论。新中国成立后,由程潜举荐回长沙,任湖南省政协文史委员。1962年5月在长沙逝世。

涂长望(1906-1962) 教育家、气象学家,爱国民主人士。湖北武汉人。早年入华中大学、沪江大学学习。1930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1934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发起组织九三学社,参与民主运动和护校斗争。南京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列入黑名单。在中共地下组织帮助下,离宁辗转到北平,参加了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气象局局长、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副主席等。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6月9日在北京病逝。

龙  云(1887-1962) 滇军首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爱国民主人士。原名登云,字志舟,云南昭通人,彝族,彝名纳吉岬岬。早年投军,在云南都督唐继尧部任职至军长。1927年发动政变,逼唐下台,独揽云南军政大权。历任云南讲武堂校长、国民革命军第38军军长、云南省政府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13路军总指挥、黔滇绥靖公署主任等。抗战时期,任第3预备军司令长官、第1集团军总司令、昆明行署主任兼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等。因与蒋介石有矛盾,后逐渐支持反蒋民主活动。1945年被蒋免职,调任军事参谋院院长、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实际处于被软禁之中。1948年12月逃离南京到香港,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9年8月与黄绍竑等发表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1950年1月到北京,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等。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80年7月改正。1962年6月27日在北京病逝。

安文钦(1874-1962) 陕北知名豪绅、爱国民主人士。字景远,陕西绥德人。清末秀才,1914年和1920年两次赴日本考察实业。热心公益事业,兴办学校,宣传新文化。抗日战争爆发后,与八路军合作,支持抗战,曾当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参议长。1948年边区进行土改时,主动交出所有土地。新中国成立后,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等。与乔松山、霍子乐、贺连城并称为陕北"四老"。1962年8月23日在绥德病逝。

章宗祥(1865-1962) 民国政要。字仲和,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清政府民政部任职。辛亥革命后参加南北议和。民国成立后,历任袁世凯总统秘书兼法制局局长、大理院院长、司法总长、代理农商总长等。1916年任驻日公使,与曹汝霖、陆宗兴等受段祺瑞指使,出卖国家主权,引起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被免职。1920年任中日汇业银行总经理。1925年任北京通商银行总理。1942年曾任为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委员。后移居上海,解放时留居大陆。1962年10月1日在上海病逝。

汤  (1897-196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号子谷,安徽合肥人。1923年保定军校毕业。历任直鲁联军团长、旅长、师长等军职。抗战时期,任后勤总司令部参谋长、第32集团军参谋长、军委会后方勤务部参谋长。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参事室主任、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陆军副总司令兼第8兵团司令官。1950年1月23日在云南元江战败被人民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2年10月病逝。

丁贵堂(1890-1962) 国民政府海关税务官员,爱国民主人士。字荣阶,辽宁海城人。早年毕业于北京税务专门学校。曾任北京总税务司署帮办。1935年以国民政府财政部考察海关专员身份赴欧美各国考察。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代理总税务司、海关副总税务司,与日军多次抗争。抗战胜利后,奉命接收京沪海关,任江海关、浙海关税务司,上海浚浦局局长,海关副总税务司等。上海解放前夕,保护海关财产,迎接解放军入城。新中国成立时留居大陆,出任海关总署署长、海关管理局局长。1951年加入民革,任民革中央委员及民革北京市委常委。1962年11月21日在北京病逝。

彭文应(1904-1962) 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江西安福人。1917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5年赴美国留学。1932年回国后,任上海法学院及光华大学教授,并与罗隆基、王造时被誉为"安福三才子",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上海市地下支部主任委员。上海解放前夕,曾被汤恩伯下令缉捕。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上海市支部副主任委员,上海江西中学校长等。1957年被划为“右派”,是至今也不予改正的“五大右派”之一。1962年12月15日在上海病逝。

张焕相 (1880-1962)  民国奉系将领、伪满汉奸。字召棠,辽宁省抚顺市人。1906年东渡日本,先进东京振武学校,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0年毕业回国,历任奉天省督军署上校参谋、营口商船保护局局长。1916年又任黑龙江省督军署少将参谋长、护路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兼任陆军第9旅旅长。1925年11月28日,代理东三省特别区行政长官。1928年11月改任东北航空司令部副司令。九一八事变后,寓居北平。1935年12月,经张景惠推荐前往“新京”(即长春),任伪国务院“嘱托”。同年任命协和会中央本部“参与”。1938年5月,任伪司法部大臣。1942年9月,改任参议府参议,参与“裁可”《总动员法》、《国民勤劳奉仕法》、《思想矫正法》,1945年日本投降,匿居通化。1950年9月27日,沈阳公安机关将其依法逮捕。1951年5月1日关押抚顺战犯管理所,1962年2月7日病逝。

余  韶1891-196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原名斐生,号述虞,湖南平江人。1908年加入湘军,参加辛亥起义及护国、护法诸役。1920年入云南讲武堂韶州分校。1924年加入国民党,任国民革命军攻鄂军(程潜部)团长,东征陈炯明。1926年参加北伐。1928年底至1931年在陆军大学特别班第1期学习3年。1932年任第5师参谋长。次年第5师扩为第36军,任少将参谋长。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任第96师师长,参加广西昆山及缅甸密支那之战。后96师编入第5军杜聿明部。1942年升任中将副军长。19452月,被免职闲居,后任新兵训练等职,1948年弃职,旋被任命为国防部部员。1949年8月随程潜参加湖南起义。1951年参加民革,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湖南省政协委员。1962年在长沙逝世。

许  济(1887-1962)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原名许崇济,号佛航,广东番禺人,广州高第街许氏家族后人、清朝浙江巡抚许应荣之孙,出生于济南。南京弁目学堂毕业。1912年,任南京卫戍区骑兵队长、营副等。1913年参加讨袁,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16年后,历任参谋、参军处科长、副官长、卫队督带等。1918年后,历任粤军团长、第8旅旅长、第7旅旅长、第5旅旅长。1925年参加东征,取得棉湖大捷,升任第4师师长,后又参加平定刘杨之役。同年9月,所部被蒋介石缴械遣散,从此避居杭州,研究哲学和心理学。1962年在杭州家中逝世。

杨池生(1898-1962) 滇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别名右羊,云南昆明人。云南讲武堂毕业。历任滇军团长、旅长、国民革命军第3军第9师师长等。1928年率部攻打江西苏区,任前敌总指挥,战败受伤,后被调往南京任军事委员会中将参事。1936年回云南,曾任云南省政府顾问。全国解放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1962年在昆明逝世。

冯亚佛 1875-1962) 同盟会及国民党元老、民国政要。名镇东,字亚甫、亚佛,湖北汉川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后又参加讨袁及护法运动。后历任湖北都督府秘书、孙中山秘书、粤军总司令部秘书长等。后逐步退出政界,隐居南京,研究佛学。抗战爆发,辗转鄂渝。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北省参事室参事。1962年病逝。

马廷贤(1896 -1959) 民国将领、北洋政府授陆军少将、国民政府授陆军少将。甘肃河州人,回族。马安良第4子。历任旅长、纵队司令、甘肃联军陇南路司令、陇南绥靖指挥。1930年中原大战,被蒋介石收买,出任讨逆军第15路总指挥等。1931年后到天津当寓公。抗战期间回老家定居。曾被日军任为西北长官。后一度去包头,又化装回天津,匿于民间。1941年回河州。新中国成立后,因任军职期间,制造“兰仓惨案”等,杀人无数,民愤极大,被逮捕劳改。释放后,仍不改恶从善,1958年再次被捕。1962年在临夏被人民政府处决。

                              1963年

冯钦哉(1889-1963) 西北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原名敬桂、精一、敬业,山西万荣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后在西北军中任职。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师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8年后,历任第71师师长、第42师师长、第27路军总指挥等。抗战时期,任第14军团军团长、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察哈尔省主席、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等。抗战胜利后,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华北“剿总”副总司令等。1949年1月与傅作义等率部起义,促使北平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市政协委员等。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59年因西安事变时杀害杨虎城所派代表问题被捕入狱。1961年因病保外就医。1963年1月22日在西安家中病逝。两案均于1980年改正。

马励武(1904-1963)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支强,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166师师长、第13军副军长、第29军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26师师长。1947年1月,在鲁南与解放军作战被俘虏。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3年2月4日病逝。

吴纫礼(1874-1963) 清末及北洋政府海军将领、海军中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佩之,安徽肥东人。威海卫水师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毕业。1895年起任北洋海军大副、舰长、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监督等。1912年后,历任北京政府海军部军械司司长,授海军少将军衔。1926年任海军部次长,代总长。授海军中将军衔。1927年,任南京国民政府海军部参议、海军部顾问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安徽寓居,创办学校。1947年11月,授陆军中将军衔。新中国成立时,留居大陆,曾任安徽省政协委员。1963年3月10日在合肥逝世。

李朗如(1889-1963) 辛亥革命元老、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爱国民主人士。字澄秋,广东南海人。早年留学日本。1907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辛亥广州起义时,参加攻打两广总督府作战。中华民国成立后,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府参军兼卫队队长。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与胡汉民等同回广东。后追随孙中山参加护国战争和护法运动。1924年后,历任广州市警察局长、广州大本营参事、广州大元帅府参军长等。10月,随孙中山北上,随侍孙中山左右直至其逝世及安葬北京碧云寺。1925年后,历任广州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司令部参谋长、北伐军前敌总司令部政务处处长。后回广州,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广州市公安局局长。1928年10月,受任孙总理奉安大典侍卫长。1930年后,主要从事实业。抗战期间,积极参与敌后救亡工作。抗战胜利后回广州,张发奎邀其出任广州市市长,坚辞不就。参加李济深等发起的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建国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协副主席、广州市副市长兼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委等。1963年6月3日在广州病逝。

沈钧儒(1875-1963) 政治活动家、大律师、爱国民主人士。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人。清末进士。1905年留学日本。1907年回国后从事立宪运动,任浙江省咨议局副议长。辛亥革命时任杭州警察局局长。1912年加入南社。后参加了反袁及反北洋军阀的斗争,曾任广州军政府检察厅检察长。1923年在上海从事律师业务。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5年组织成立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1936年11月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是著名的爱国“七君子”之一。1939年参与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年倡议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称中国民主同盟)。1949年参加了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和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主席等。1963年6月11日在北京病逝。

刘  兴(1887-1963) 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字铁夫,湖南祁阳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4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1926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4师师长、第36军军长等。抗战时期,任国民党第16军团军团长、第26集团军总司令、江防总司令、军委会点检委员会副主任等。抗战胜利后,任湖南省政府委员等。1948年冬与唐生智、程潜等策划湖南起义。1949年任永宝警备司令,后任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参与湖南和平解放运动。8月,被白崇禧扣押到桂林。桂林解放时获释。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湖南省参事室副主任、湖南省体委副主任。1963年7月29日在长沙病逝。

冯占海(1899-1963)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寿山,辽宁义县人。东北讲武堂毕业。历任东北陆军营长、团长,九一八事变后,被吉林省临时抗日政府委以吉林警备司令兼新编第1旅旅长之职。后任吉林自卫军副总司令兼右路总指挥。被称为“吉林抗日第一人”。1933年,所部被改编为东北军第63军,任中将军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卸去军职,到昆明等地经商。后寓居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吉林省体委主任。1963年9月14日病逝。

商衍鎏(1875-1963) 清末及民国政要、著名学者、书法家。字藻亭,号又章、冕臣,晚号康乐老人。清代为广州驻防正白旗军人籍,晚年改称广东番禺人。早年在广州求学。1904年中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1912年至1916年受聘德国讲学。归国后任副总统府顾问、江苏督军署秘书、大总统府咨议。1927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秘书。新中国成立后留居大陆,1960年受聘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63年8月28日在广州病逝。

王思忠1890-1963) 川军将领。字惠庵,四川重庆人。保定军校第2期毕业。历任川军旅长、讲武堂战术教官、刘湘部副官长、四川兵工厂总办、第3路军司令、教导师师长等。1930年被田颂尧夺取兵权,回家赋闲。抗战期间曾任温江专员兼保安司令。在任期间,发展教育,发展经济和积极发动民众,支持抗战。抗战胜利后,被张群任为万县专员,拒不前往,脱离政界。期间曾掩护进步人士多人。1949年8月,为避迫害,与夫人以治病为由到香港。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8月,得贺龙电召,返回大陆,1951年6月定居重庆,曾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63年在重庆病逝。

                              1964年

益三(1884-1964)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友仁,河北藁城人。保定军校毕业。历任东北军旅长、师参谋长、国民军第4军总司令、河南自卫军副总司令兼第8军军长等。1927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30军军长、陆军第54师师长等。1930年后,任军事参议院参议等。抗战时期,曾任荣誉军人总管理处处长等。1949年后留居大陆。1964年1月26日在北京病逝。

朱启钤(1871-1964) 清末及民国政要。字桂辛、桂莘,号蠖公、蠖园,祖籍贵州紫江,生于河南信阳。清末曾任北京内城警察总监、蒙古事务局督办、丰田垦务局督办、津浦铁路北段总办等。民国成立后,历任内阁交通总长、内务总长、参议院副议长。1915年参与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任大典筹备处处长。袁死后被通缉,遂逃往天津租界。后被特赦。1919年任北洋政府总代表,参加南北和议。和谈破裂后退出政坛,从事著述。他还对古代建筑等深有研究,曾任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新中国成立后,寓居北京。曾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等。1964年2月26日在北京病逝。

邓锡侯(1889-1964) 川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爱国民主人士。字晋康,四川营山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为四川军阀刘存厚部属。历任川军旅长、师长,四川省省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8军军长、第7路军总指挥,响应北伐。1927年后,历任四川省财政厅厅长、第45军军长等。抗战时期,任第4军团军团长、第22集团军总司令、重庆行营副主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等。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四川省政府主席、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等。1949年2月10日在四川彭县与刘文辉、潘文华等举行起义。后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水利部部长,四川省副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四川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1964年3月30日在成都病逝。

周震鳞(1875-1964) 近代民主革命家、国政要、爱国民主人士。号苦行翁,湖南长沙人。1903年与黄兴等创立华兴会。后加入同盟会。民国成立后,任国会参议员。又因参加反袁活动被捕,获释后到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1917年任广州大元帅府秘书。1921年任湖南劳军使。1923年任大本营劳军使兼督管中央直辖第1、2师事宜。1927年后,曾任国民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寓居北京。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团结委员。1964年3月在北京病逝。

余际唐(1888-1964) 川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四川荣昌人。早年留学日本海军水雷学校,并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2年任川江水师司令,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逃往国外,加入中华革命党。后历任四川护国招讨军参谋长、重庆镇守使署参谋长、护法挺进军司令、四川江防总司令、四川陆军第1军第6师师长、建国联军第1军军长。1925年率部随熊克武去广东,10月与熊克武等被蒋介石囚禁于虎门。1927年3月被释放。1935年10月,任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抗日战争时期在四川经办实业。抗战后曾任国民参议员、国大代表等。1949年在四川荣昌迎接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四川省副省长、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四川省委副主任等。1964年5月22日病逝。

晏勋甫(1893-1964)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成猷,湖北汉川人。1911年在武昌入读陆军中学时,加入同盟会,并参加辛亥革命。 1914年保定军校毕业,入湖南陆军任职。1917年考入北京陆军大学,1919年毕业后,在回湖南陆军任职。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后历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国民党南昌行营2厅厅长、武汉行营1厅厅长、河南省第7区行署督察长兼保安司令、鄂豫皖边区第2路总司令等。抗战时期,任豫皖绥靖公署参谋长、第1战区长官司令部参谋长、天水行营参谋长、军委会战地党政委员会秘书长、军令部第4厅厅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测量局局长。1947年退为备役。1949年任国民政府汉口特别市市长。新中国成立后留居大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武汉市参事室主任、民革武汉市委员会主任委员。1964年8月在武汉病逝

于学忠(1890-1964) 东北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爱国民主人士。字孝侯,山东蓬莱人。幼年随父生活在军旅中。后入毅军、北洋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1927年任东北军第20军军长。1930年由国民政府任命为平津卫戍司令。后历任第1集团军总司令、河北省主席、甘肃省主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冬,协助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张被扣押后,全权负责东北军。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苏鲁战区总司令、山东省政府主席、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等。1944年任军事参议院副议长。全国解放前夕拒绝赴台湾。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委员等。1964年9月22日在北京病逝。

唐  星(1892-1964)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原名吉,字树南,号天闲,湖南新化人。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后在程潜部任职。1926年入黄埔军校任军事教导总队总队长。后历任国民革命军师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高级参谋等。抗战时期,任鄂湘川黔绥靖公署参谋长、第11集团军参谋长、第28集团军副总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武汉行营总参议、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等。1949年8月协助程潜和陈明仁举行长沙起义,并担任国民党方面的和平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副市长、武汉市副市长等。1964年12月7日在武汉病逝。

唐在礼(1880-1964) 民国军政要员、北洋政府授陆军中将。字挚夫、执夫,上海人。1895年入上海广方言馆学习。1898年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1902年到日本炮工学校学习。肄业回国,后随袁世凯,成为亲信。曾任直隶督练处参议、库伦兵库筹备处总办、海陆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总务厅长、总统府机要处长、参谋次长等。1916年袁世凯死后,投靠段祺瑞。后任巴黎协约国军事会议中国代表、蒙事委员会委员、交通部护路军总司令等。1927年后退出军政界。新中国成立后留居大陆。1960年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1964年在上海逝世。

刘  骥(1887-1964)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菊村,湖北钟祥人。早年入新军。东北讲武堂毕业。在新军20镇任职。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1913年考入北京陆军大学。毕业后,历任混成旅参谋长、第11师参谋长、陕西、河南等省督军署参谋长、西北边防督办署参谋长兼察西镇守使。1927年岁冯玉祥部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30军军长。1929年参加冯玉祥反蒋活动,任反蒋联军总参谋长。失败后辞职。抗日战争期间,从返军队,任第3、第6战区司令部参谋长。后曾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1941年因眼疾转入经商。新中国成立后,寓居武汉,参加民革组织。任武汉市民革委员、武汉市参事室参事。后转南京,任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64年在南京病逝。

陈崇桂(1884-1964) 宗教界爱国人士。湖北荆州人。从小接触基督教信仰。1900年16岁时,正是受洗成为基督教徒。1907年,立志专职传道。1909年,在荆州神学院任教。1920年赴美国留学。1922年归国,仍在荆州神学院任教。1925年到张家口,在冯玉祥部任随军牧师。其后,在上海、长沙等地从事基督传教事业。抗战期间,奔走各地,给教徒带去信心和安慰。1943年,在重庆创办神学院。1949年到欧美访问。8月途径香港回国。许多人劝其不要回大陆,但他执意回去。新中国成立后,留居大陆,发起基督教“三自革新爱国运动”,担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他坦率提意见,被划为右派,受到控诉和批判,其后在重庆默默无闻度过余生。1964年逝世。

                             1965年

张云川(1903-1965) 爱国民主人士。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黄埔军校第6期肄业,曾任北伐军团政治指挥员。1930年参加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战地党政委员会视导员。1941年参加民主政团同盟,历任民盟中央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务委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参事、国务院参事、农工民主党中央执行局委员、民盟中央委员等。1965年3月22日在北京病逝。

温楚珩(1885-1965) 同盟会元老、教育家。原名廷杰,字楚珩,以字行,山西洪洞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06年回国,帮助詹大悲等筹办《大江报》,宣传反清。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任汉口军政分府政务处处长。后任山东都督府顾问。二次革命时,参加反袁起义,后逃亡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武汉市监察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参事室参事。1965年5月9日病逝。

陈铭枢(1889-1965) 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爱国民主人士。字真如,广西合浦人,客家人。1908年加入同盟会。入读南京第四陆军预备学校。1911年黄花岗起义后,回广东参与策划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赴武昌参加战斗。1912年10月考入保定军官学校。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被学校除名并被逮捕。越狱后赴日本留学。1915年回国到云南,参加护国战争。1917年底回广东,任粤军营长、团长。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师长,1926年任第四军副军长。参加了北伐战争,任第十一军军长兼武汉卫戍司令。1927年后任广东省政府主席、京沪卫戍司令,率第十九路军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1933年参与发动福建事变。后参与组织中华民族革命同盟、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等。1948年任民革中央常务委员。1949年初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等。1957年10月被错划为“右派”,1955年5月15日在北京病逝。1962年10月摘右派帽。1980年1月被平反回复名誉。

吴晋航(1887-1965) 民国政要、银行家、爱国民主人士。字国琛,祖籍浙江,生于四川仁寿。四川警务学堂毕业。辛亥革命后,曾任重庆警察厅厅长、江安等县县长。1934年弃政从商,后任川康银行经理、合成银行总经理等。1950年从香港回北京,历任公私合营和成银行副董事长、民建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等。1965年6月15日在北京病逝。

赵寿山(1893-1965)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人民解放军将领。原名生龄,陕西户县人。早年在杨虎城部任团长、后方留守司令、旅长、汉中绥靖区司令。1936年底参与了西安事变。1937年任第17师师长,率部坚守娘子关一带。1938年任第38军军长。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继续在国民党军中任职。1943年冬,赴重庆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受训。1944年蒋介石委以第3集团军空头总司令之职。离开原部队赴任时作了部署,命38军一部两千余人于1945年7月起义到解放区,发表反蒋通电,宣布起义。后任解放军第1野战军副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陕西省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等。1965年6月20日在北京病逝。

杨文愷(1883-1965) 民国政要及将领、陆军上将、北洋政府授将军府越威将军。字建章,河北永清人。1904年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获官费留学日本。1907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历任直隶都督府军务课长。后赴湖北督军府任职,历任湖北督军署军务课长兼汉阳兵工厂总办、湖北督军王占元高级幕僚。1921年,随孙传芳部入闽,任福建督军署参议。1925年任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部总参议。1926年3月至1927年1月,任北京政府农商部总长。后闲居天津租界。新中国成立后,任天津文史馆馆员。1965年6月10日在天津病逝。

李根源(1879-1965) 同盟会及国民党元老、民国将领,北洋政府授将军府云威将军、爱国民主人士。字雪生、养溪、印泉,号高黎贡山人,云南腾冲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09年回国,任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总办。辛亥革命时参与策划云南起义,任军政府军政总长、参议院院长。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避赴日本,入读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1915年11月回国,参与护国运动,任两广护国军副都参谋、滇粤桂联军都参谋。1917年任陕西省省长。1918年参加护法运动,任滇粤军总司令、任广州卫戍司令等职。1922年后,任北京政府航空署办、农商总长。后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并襄助军务。1939年曾任云南监查使。1945年后被聘为国民政府国策顾问。新中国成立后 留居大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65年7月5日在北京病逝。

李书诚(1881-1965) 近代民主革命家、同盟会及国民党元老、民国将领,爱国民主人士。又名筱垣,字晓圆,湖北潜江人。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5年与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任汉阳总司令部参谋长、临时大总统府秘书长、南京留守府总参议。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美国。1916年回国后,任北京摄政内阁陆军部总长、总统府顾问。1919年在湖南任护法军总司令。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北伐军总司令部顾问。1930年任山西冯阎讨蒋军顾问。1935年后任湖北通志馆馆长。抗战期间,任湖北省银行董监会常务监察。解放前夕,在武汉发起组织湖北人民和平促进会,迎接解放军。1949年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长、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1965年8月26日在北京病逝。

但懋辛(1887-1965) 川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爱国民主人士。字怒刚,四川荣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广州起义和辛亥革命,曾任蜀军参谋总长。后参加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历任四川陆军第一师师长、第一军军长。是以熊克武为首的“九人团”核心成员之一。1927年后曾从事反蒋活动,失败后从事佛学研究和经营煤矿生意。1946年以陆军上将衔退役。1949年参与国民党军队的策反起义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兼司法部部长、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四川省委员会主任等。1965年11月7日在成都病逝。

罗隆基(1898-1965) 政治活动家、教授、爱国民主人士。字努生,江西安福人。早年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光华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教授,《新月》杂志主编,北京《晨报》社社长及天津《益世报》主笔等。1931年与张君励等组织再生社(次年改组为中国国家社会党)。1941年参与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称中国民主同盟),任宣传部部长。1949年从香港到北平,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委员、森林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等。1957年被划为右派,是至今没有得到改正的“五大右派”之一。1965年12月7日在北京病逝。

黄炎培(1878-1965) 近代民主革命家、同盟会及国民党元老、爱国民主人士。字韧之,号楚南,笔名枹一,江苏川沙人。早年因反清逃亡日本,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后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学校。九一八事变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曾任国民参政员。1941年参与发起筹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称中国民主同盟)。1945年底发起筹组中国民主建国会。1949年离沪经香港转赴北平,参加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等。1965年12月21日在北京病逝。

安恩溥(1894-1965) 革命军国民党陆军中将。云南镇雄人。云南陆军讲武堂及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团长、旅长 等。抗战时期,任第60军第182师师长、第60军军长。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云南省政府民政厅厅长等。1949年12月随龙云起义。新中国时期,历任云南省政府委员及民政厅厅长、云南省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参事室参事等。1965年12月25日在昆明逝世。

过之翰(1887-1965) 民国政要、爱国民主人士。字觐宸,安徽蒙城人。1911年入南京陆军讲武堂。后加入同盟会。1925年任段祺瑞执政府财政部次长兼盐务署署长。后历任西北银行总经理、察哈尔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冀察政务委员会财政处处长等职。抗日战争初期,随宋哲元部参加对日作战。后在沪、港隐居。淮海战役期间,协助何基沣、张克侠、崔振伦、过家芳4个师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民革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员。1965年病逝。

关玉衡(1898-1965) 东北军军政官员、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原名瑞玑,字以行,吉林集安人。东北讲武堂毕业。历任奉军营长、张作霖大帅府警备处处长兼汽车队队长、大帅府驻京军务处处长、兴安屯署军务处处长兼第3团团长等职。1931年6月25日在四方台处死以中村为首的4名日本军事间谍,随即被日本军阀引为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后到上海、东北等地参加抗日活动。抗战胜利后辗转全国各地。1949年冬回哈尔滨。新中国成立后,任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政协委员。1965年病逝。

罗梓材(1892-1965)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广东兴宁人。1917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后,东渡日本就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在粤军任职,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第一军余汉谋部参谋长等。1936年5月授陆军少将。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十二集团军总部副参谋长、第三十五集团军中将参谋长、第七战区干训团主任及教育长、粤汉铁路警备司令等。1946年退役。1949年,在香港发表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赞成建立新中国并参与策动粤东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工业厅副厅长、手工业局局长等。1965年在广州逝世。

                              1966年

鹿钟麟(1886-1966) 北洋政府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将军府锐威将军,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河北定县人。早年从军。后入冯玉祥部,历任团长、旅长。1924年参与北京政变,任国民军第一师师长、京畿警备司令兼北京市政督办。1926年任国民军前敌总指挥、代理哈察尔都统、国民联军总参议长。1927年后,历任河南省民政厅厅长、北平临时政治分会委员、军政部代部长、西北军代总司令等。抗战时期,任第三战区参谋长、第一战区副司令、河北省主席、兵役部部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华北宣慰使、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后返天津居住,1949年1月在天津迎接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等。1966年1月11日在天津病逝。

陈叔通(1876-1966) 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浙江杭州人。清末进士。后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历任国会众议院议员、浙江都督府秘书长、大总统府秘书、国务院秘书长等职。参加过反袁护法斗争。后长期担任上海商务印书馆董事及浙江兴业银行董事。抗日战争时期,支持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从事民主运动。1948年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1949年9月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联主任委员等。1966年2月17日在北京病逝。

陈春圃(1900-1966) 汪伪政府高级官员,汉奸。广东新会人。1920年起追随汪精卫,曾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秘书、国民党广州特别市党部常委、《民气日报》(办于美国)总编辑、侨务委员会常委兼侨民教育处处长。1940年后, 随汪精卫投敌,历任汪伪政权行政院秘书长、政府建设部部长、广东省省长、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党部组织部部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判处无期徒刑。新中国成立后仍留押监狱。1966年3月10日在上海监狱病逝。

郭德洁(1906-1966) 李宗仁夫人。原名儒仙,广西桂平人。1924年嫁与李宗仁。曾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广西妇女工作队队长出征北伐。抗战期间,从事儿童福利和教育事业。1949年12月随李宗仁赴美定居。 后患晚期乳腺癌,仍于1965年7月随李宗仁回到祖国大陆,陪同李宗仁到祖国各地参观。后因病重回北京医治。1966年3月21日在北京病逝。

杨  虎(1889-1966)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啸天,安徽宁国人。1911年在上海参加辛亥革命。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17年后,历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军事委员、大元帅府参军兼大元帅行营侍卫队督带。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第2军第1师师长、第2军军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特务处处长、上海警备司令、参与四一二大屠杀。1927年到1937年,任上海警备司令、上海保安处处长、淞沪警备司令。后与蒋介石发生矛盾,失去军权。只担任国民政府参军、国民党第四届监察委员等。抗战胜利后居住上海。1949年掩护营救过民主人士。蒋介石下令暗杀。中共地下党将其转移到北平,朱德、周恩来亲自到车站欢迎。新中国成立之时,受邀上观礼台,参加开国大典。后对党和国家给予的待遇不满足,产生敌对情绪。1958年写密信与台湾联系,策动蒋介石反攻大陆,事泄被捕。1958年9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刑两年,念其年事已高,监外执行。1966年3月在北京病逝。

张之江(1882-1966)  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爱国民主人士。字紫珉,号子茳,别号天行,教名保罗,河北盐川人。早年投新军,从事反清革命活动。辛亥革命时参与滦州起义。民国成立后,先投陕西督军张绍曾,又投冯玉祥,历任团长、旅长、代理哈察尔都统、西北边防督办、国民军全军总司令等职。1927年后,历任豫陕甘考核院院长、南京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中国国术馆馆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1936年加陆军上将衔。抗战时期,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6年退役。新中国成立后留居大陆,任第二届全国政协特邀代表、民革中央委员。1966年5月12日在北京病逝。

绍周(1902-1966)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贵州天柱人,苗族。贵州讲武堂毕业。历任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军职。参加了北伐战争。抗战时期,任第13军第110师副师长及师长、第13军副军长兼豫西警备司令、第85军副军长及军长、第9集团军副总司令等。是著名的抗日将领。抗战胜利后,任第12兵团副司令官兼第85军军长。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场,所部第110师、第23师投诚,吴被俘虏。新中国时期,接受改造。1952年10月获释放回长沙与妻子团聚。1962年曾任省参事室参事。1966年5月10日在长沙病逝。

德  王(1902-1966) 伪蒙古政府主席。内蒙锡盟苏尼特右旗人。原名德穆楚克栋鲁普。原为郡王,简称德王。1936年在日本帮助下,成立伪蒙古军政府,任总裁、伪蒙古军总司令等。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委任为国民党政府蒙旗先遣军总司令。1949年8月召开伪蒙古大会,任为蒙古自治政府主席。12月逃入蒙古人民共和国。1950年被引渡回国监禁。经过改造,痛悔认罪。1963年3月被特赦释放,被聘为内蒙古文史馆馆员。1966年5月23日在呼和浩特逝世。

张  钫(1886-1966) 北洋政府授将军府略威将军、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字伯英,号友石,河南新安人。1908年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加了西安起义。民国成立后,历任山西陆军第2师师长、汉中镇守使等职。因对袁世凯称帝不满,被诱捕入狱。1916年被段祺瑞释放,返回陕西与于右任等组织靖国军。1924年任北洋政府将军府略威将军。1927年后,历任湖南省政府代主席、第20路军总指挥、第76师师长等。抗战时期,任第12军团军团长、第19集团军总司令、第1战区预备军总司令、军事参议院副院长及院长等。1946年晋升陆军上将并退为备役。1949年,任豫鄂陕边区绥靖主任。1949年12月在川北举行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等。1966年5月25日病逝。

王家烈(1893-1966) 黔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绍武,贵州桐梓人。1914年投军,参加了护国和护法战争。1922年入川投石青阳部,并加入国民党。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国民革命军第25军军长兼贵州省主席。1932年起与毛光翔为争夺贵州统治权而混战。1934年下半年起,多次参与堵击长征的红军。1935年3月薛岳控制贵阳,遂被迫辞去省主席及军长职。抗日战争时期,曾任第20军团副军团长等。1946年被迫退役。新中国成立后留居大陆,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等。 因“红军长征史”常提到其名,故文革开始后即受迫害,1966年8月11日在贵阳逝世。

巴云英(1899-1966)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抗日女英雄。蒙古族。蒙名德力格尔少。汉名巴云英。1922年嫁给乌拉特公旗扎萨克贝子额王。1935年额王车祸去世。巴云英在包头办事处居住。抗战爆发后,组织骑兵,配合傅作义、门炳岳部作战。张治中将军称其为“抗日英雄”,此后,“抗日女王”名声远扬,受蒋介石、宋庆龄夫妇接见,并授中将军衔。加入中国国民党,任全国妇联委员、保安司令等。1949年参与绥远和平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乌兰察布盟教育处副处长、内蒙自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1966年8月21日,在巴彦高勒镇病逝。

黄绍竑(1895-1966) 桂系军阀首领之一、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名绍雄,字季宽,广西容县人 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回广西入桂军,历任营长,统领,支队司令,旅长,讨贼军军长、总指挥等。1924年与李宗仁等统一广西。后历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7军党代表、第15军军长、国民政府委员、内政部部长、交通部部长、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参谋长、浙江省主席、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抗战时期,任军委会作战部长、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等。抗战胜利后,任监察院副院长、立法委员等。1949年3月任国民政府和谈代表。和谈失败后赴香港,发表声明脱离国民党政府。9月到北平参加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等。1966年8月31日,因受迫害,在北京寓所自杀。

余心清(1898-1966)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安徽合肥人。早年毕业于金陵神学院,任冯玉祥部随军牧师,并任冯玉祥部军官子弟学校校长。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在冯玉祥西北军工作,曾任冯玉祥部开封训政学院院长、察哈尔民政厅厅长。1933年11月代表冯玉祥参加福建人民政府,任经济委员会主席。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逃亡日本。1935年回国后继续从事反蒋活动。后任第3集团军政训处中将处长、行政院赈济委员会常务委员。1944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任第11战区孙连仲部政治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47年9月因动员孙连仲起义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949年初经中共地下组织营救获释,后赴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典礼局局长、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委员等。 文革开始后受迫害,1966年9月4日在北京逝世。

楚溪春(1896-1966)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原名河,字晴波,河北蠡县人。保定军官学校 及陆军大学毕业。历任保定军官学校教官、国民党北平宪兵司令兼北平警备司令、第25师师长、山西军官教导团教育长等。抗战时期,任第8集团军副总司令兼晋南行署主任、第2战区司令部参谋长、第2战区北区总司令兼第43军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沈阳城防司令、河北省政府主席、河北省保安绥靖公署主任等职。1949年随傅作义在北平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兼副秘书长等。文革开始后受迫害,1966年9月12日在北京服毒自杀。

福麟(1899-1966)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锐周,河北青县人。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19军第215旅第430团团长、师长、第83军代军长、第2战区高参室主任等。抗战胜利后,任第43军副军长、第15兵团副司令官。1949年4月,在太原战役被人民解放军击败俘虏。新中国时期,接受改造后获释放。1966年9月23日因癌症在青县病逝。

杨端六 1885-1966)国民政府授上将军衔、爱国民主人士。原名杨勉,后易名杨超,祖籍江苏苏州,落籍湖南长沙。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回国,从事革命活动,因办《民国日报》宣传反对袁世凯险被捕,走脱后入英国学习,1919年,在巴黎参与拒签《凡尔赛和约》活动。回国后,参加国民党,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经济研究所所长,参与筹建武汉大学并在武汉大学任职,因给蒋介石讲课受到蒋介石的器重,蒋介石要他出任军事委员会审计厅厅长,杨以不离学校、不离讲台、不穿军装,只在假期去南京兼职为条件,担任了该职务,被蒋介石授予上将军衔,是国民政府唯一不穿军装的上将,他拒绝出席国民党第六次全代会,竞被蒋介石提名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新中国建立后,任武汉大学教授,兼任中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委员。1956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66930日,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去世,未留下骨灰,终年81岁。

陈克非(1903-1966)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浙江天台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后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44年升任中国远征军陆军第9师师长。1947年升任第2军军长。1949年任第20兵团司令官。同年12月率部在四川郫县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副军长、河北省参事室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民革常委、民革中央候补委员等。1966年9月在文革中受迫害,投江自杀身亡。1979年4月,中央统战部在武汉为其召开追悼会,予以平反昭雪。

赵承绶(1891-1966) 北洋政府授陆军少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印甫,山西五台人。早年入山西新军,参加了辛亥革命。后入保定军官学校,1918年毕业后回山西,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27年后任阎锡山部师长、骑兵司令、平绥护路司令、大同警备司令等。抗战时期,任国民党第7集团军总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山西保安副司令、野战军司令等。1948年6月在山西晋中地区被解放军俘虏。后立功赎罪,对阎军进行策反。新中国成立后,任水利部参事。1953年任原阎锡山部北京捐献分会主任,带头捐献房产、现金、债券等。1966年10月1日在北京病逝。

胡  刚(1885-1966) 黔军将领、爱国民主人士。贵州贞丰人。1911年参加贵州辛亥起义。后历任黔军营长、团长,国民革命军暂编第7军副军长、第43军副军长、贵州省政府委员等。1930年后赋闲归隐。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民革贵州省委员会委员等。1966年病逝。

王翰鸣(1888-1966) 东北军将领、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河南夏邑县人。保定军校毕业。历任东北讲武堂教官、吉林陆军第3旅参谋长、奉军第2军参谋长、山东军务督办公署参谋长、直鲁联军预备军军长、第11军军长兼京津卫戍总司令;1930年中原大战时,任第27军军长、军事委员会参议等。后脱离军界。新中国成立后留居大陆。1956年加入民革。1966年在天津病逝。

张联棻(1880-1966) 民国将领,北洋政府授将军府策威将军、爱国民主人士。字馥卿,山东淄博人。1899年19岁时到德州入清军。1903年入保定军校学习。1906年毕业后,历任陆军部科长、第6镇正参谋官、清军第一军参谋长、北洋军参谋官。1911年后,历任参谋本局第三局局长、四川将军署总参谋长兼全省戒严司令、总统府高等侍从武官、国务院参议、总统府军事处副处长等,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脱离军政界。抗战期间,力主抗战。拒绝出任伪职。1949年,为北平和平解放奔走。新中国成立后留居大陆。1954年,任北京市政府委员,并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被誉为“北京市十位红色老人”之一。1966年在北京逝世。

荣鸿胪(1888-1966)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武术家、古琴演奏家。字甲三,山西浑源人。1914年保定军校毕业。历任晋军营长、团长、旅长、山西陆军学校校长等。1929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1930年,任太原警备司令、太原绥靖公署参议等。1937年免除军职,在太原居住。新中国成立后留居太原市,曾任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府参事室参事等。1966年逝世。

邓演存(1888-1966)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竞生,广东惠阳县人邓演达兄。保定北洋军官学堂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炮科毕业。1920年任广东炮兵学校副校长。1924年任广东石井兵工厂少将副厂长。1926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武昌攻城总指挥部炮兵指挥,汉阳兵工厂厂长兼陆军部汉阳兵工专门学校校长,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兵工局副局长。1930年返粤,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议,1932年任广东琶江兵工厂建厂办事处主任。1935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兵工署中将专职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军事参议院参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留居广州,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常委。1966年病逝。

皮宣猷1901-1966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字临轩、号家攀,湖南平江人,黄埔军校4期毕业。历任连长、第80军第92师第549团少校团附。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100军少将参谋长。参加了宜昌会战、常德会战等。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74师第51旅副旅长、第74师副师长。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张灵甫阵亡后,代任师长。1949年,所部全师被歼,遂向解放军投降。1950年被判刑,后保外就医。1966年在保外就医期间病逝。

邹岳生(1896-1966) 公路、铁路工程师。字峻五,江苏阜宁人。1924年天津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担任主任工程师。抗战期间,任总工程师兼总段长,主持抢修建西南的中越公路、湘桂铁路、滇缅铁路、中印公路,包括著名的贵州“二十四道拐”等战略工程。1943年至1945年,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工程委员会委员、副总工程师,先后负责过桂林、柳州、南岸、羊街、罗平和新城等机场的建设。1949年南昌解放前夕,不听他人劝说,拒绝去台湾。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铁路局正工程师、湘黔铁路测量总队长等。三反五反运动时被诬陷贪污,被判处5年徒刑。后被遣返回原籍。文革开始后又遭受迫害,愤而离家出走,不知所终,姑且算作1966年去世。

储安平(1909-1966) 政治评论家、爱国民主人士。江苏宜兴人。1928年入上海光华大学学习。爱好文学创作。1933年任《中央日报》副刊编辑。1935年考入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系。担任《中央日报》驻欧洲记者。1938年因抗战提早归国,在湖南、重庆多所学校任教。1945年,任湖南《中国晨报》主笔。1946年在上海创办《观察》。1949年到北平参加中共领导的新政协,并加入民盟和九三学社。新中国时期,《观察》改名《新观察》,调任新闻出版总署新华书店总店副总经理、中央出版总署发行局副局长。《光明日报》总编辑。1957年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大右派,被撤职到郊县劳动改造。1966年文革开始后遭受迫害,9月上旬失踪,生死不明。姑且算作1966年去世。是至今没有被改正的“五大右派”之一。

 

              接下页(67-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