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典故,诗词生色

                              陈贤庆

   汉语,乃世界语言中最独特最具有魅力之一种语言,亦一面折射汉民族文化精神之镜鉴。汉语博大精深,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表现力异常丰富,单说用典,即独具特色。用典,于外国文学中亦见,如于文中引用《圣经》故事,引用古希腊、古罗马故事,引用莎士比亚剧中人物与情节等,然而,比之汉语中之用典,显然逊色多矣,究其原因,汉语具有近五千年历史,有数之不尽之文化经典,兼且,中国文人,尤其诗家,多喜用典,以此作为一种重要写作手法。读唐才子王勃之《滕王阁序》,你于惊讶其文章汪洋恣肆同时,亦赞叹其用典之熟练,有时几乎一句一典,句句有出处。李白之《行路难》,亦几乎通篇用典。此外,李商隐、苏轼、辛弃疾等,亦用典之大家,历来为读者称颂。

   典故,从语言学角度而言,乃诗歌语言中一种特殊“词汇”;从修辞学角度而言,乃一种特殊之“喻体”。典故既述说古老之历史,又蕴涵丰富复杂之意义内涵。其语言形式也颇为独特,复杂之故事内容与意义内涵常被浓缩为短短数字,诗人在其中寄寓深邃含义。诚然,凡事皆有度,用典亦然,既不必滥用,以示丰富;更不应专用冷僻之典,以示高深。用典与否,须看需要。

   我等为文,尤其赋诗填词,于平白流畅基础上,如能适当用典,不仅可产生“古朴”之味,还可表达较为复杂之思想感情,不用典故,真可能难收如此效果。笔者自1968年上山下乡起,即学写旧体诗词,今挑数首,谈谈用典之必要及好处。          

   (例一)离广州远赴湛江夜过零汀洋飒飒秋风别故城,建华穿雾走零汀。微波似诉征人语,冷月时添羁客情。远海茫茫舟板暗,沙鸥磔磔夜星明。此行不作贾生叹,低唱丹心照汗青。

   1968年11月,我乘坐万吨巨轮建华号从广州赴湛江,经过零汀洋时,写下此诗。末联,即隐含二典故。汉代贾谊,曾从京城被贬谪至长沙,自叹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而宋末之文天祥,战败被俘,元将张弘范押送其至厓山,着其劝张世杰、陆秀夫等投降,文天祥宁死不屈,写下著名之《过零汀洋》一诗。我用此典故,意为,我上山下乡,不必悲伤叹气,亦要自强不息,“留取丹心照汗青”。

  (例二)鹊桥仙(钓鱼)青山雨洗,溪流溢涨,赤足携笼上路。肥粗蚯蚓串银钩,轻抛入塘中深处。    眼观静水,心怀世事,一副太公风度。活鱼半桶踏歌归,喜浊酒三杯日暮。

   我于农场时,在艰苦劳动之余,亦自寻乐趣,时去溪流钓鱼,此词即叙其事。  眼观静水,心怀世事,一副太公风度。”,乃用姜太公吕尚垂钓遇文王之典故,隐喻自己虽身处偏僻之农场,然尚心怀天下事,不会自暴自弃。“浊酒三杯”亦算典故,宋范仲淹《渔家傲》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之句,我用之,隐含“归无计”之苦恼,亦由一“喜”字反其意,表达“既来之,暂安之”。

   (例三)新年感怀(一)赤土寒侵霜染草,宅边竹树倍多姿。凭栏早有登高赋,倚马新留咏古词。亟盼雷州逢好雨,休言远地落枯枝。昂然不学仲卿子,潦倒风寒夜泣衣。    

   (二)无暇笑看真豪杰,月缺花开各有头。人似流云城里去,我如方丈寺中修。不才总为明主弃,傲慢时添故旧羞。何日轻风滕阁送,倚栏也唱大江流?

   此二律,写于1976年元旦。第一首之第三句,“凭栏早有登高赋”,暗指王粲之《登楼赋》,意为自己时有伤时感事之作;第四句,“倚马新留咏古词”,用东晋袁虎“倚马可待”典,暗喻自己才思敏捷;第七八两句用“牛衣夜泣”典,表示不应学汉王章,披牛衣而泣,而要自强不息。第二首之第五句,取自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之“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第七八两句,用唐王勃凭好风乘舟送至滕王阁,写下名篇《滕王阁序》一典。“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为滕王阁诗最后两句。用此典,乃盼望自己能有出头之日,不至在“广阔天地”中自我消沉。

   (例四)感事半岁长愁绕梦魂,如今赦我楚囚人。逡巡异路当停马,荏苒春光可留痕?须待英年捐赤胆,那容老大哭残身。请缨休论从前过,莫羡富阳垂钓君。

   此诗写于1976年初,其时我因写作多部小说剧本,在知青中流传,受到农场领导审查,后因查无罪证,还我自由,此诗所记即其事。“楚囚人”乃典故,喻有罪之人;“请缨”取汉终军之典;“富阳垂钓君”指东汉严子陵,喻自己不想“隐居”山林,企望能似汉之终军,建功立业。

   (例五)杂感破晓骄阳逐雾烟,山花滴露竞鲜妍。身居斗室三方地,胸注环球万里天。白日躬耕来垄上,夜深剌股在灯前。休伤树大难为用,正是才疏更着鞭。

   此诗亦写于1976年间。第五句,“白日躬耕来垄上”,用汉诸葛亮典故;“夜深剌股在灯前”用战国苏秦典故;说自己白日耕作晚间读书。“树大难为用”,语出《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杜甫《古柏行》有“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句;“着鞭”用东晋刘琨“常恐祖生(逖)先我着鞭”典故。此二句告诫自己,才能并不多,须继续刻苦学习。

   上述诗中,多处用典,诚然,不用典,意思亦可表达,然则,无可置疑,上述之处运用典故,确实能起言简意赅、意味深长之艺术效果。正因如此,上述诗歌,皆能选入诸如《当代感怀诗词精选》《中华当代词海》《当代诗词艺术家档案辞典》及《诗词丛刊(创刊号)》等书刊,不必否认,诗中用典,使之生色矣。

(此文选入《中外现代抒情诗词精选》《中山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