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中山的一副嵌名联说起

       陈贤庆

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秋瑾,1907年殉难于绍兴古轩亭口。孙中山先生曾作一嵌名挽联悼念:“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可其怀。”此联不仅嵌名不露痕迹,而且对仗工整,意中有意,语意双关,情境俱出,为联中之佳作。

楹联是中国的国粹,历千余年而不衰。春节将至,中山市政府亦适时推出“中山第一联”的征联活动,使得许多楹联方家及爱好者争相献艺,成为文化名城建设的盛事之一。

楹联的种类繁多,本文单说“嵌名联”。嵌名联就是将人名、地名等嵌入对联之中。先不说“嵌名”,就是人名本身,也会有奇妙。民国期间,陈寅恪先生就曾出过三字联考大学生。上联为“孙行者”。这三字学问大着呢!第一字为姓氏,又含有实义;第二字为动词,第三字为古文中的虚词。也就是说,不是随便对上一个人名就可成为下联的,除了“胡适之”“祖冲之”等,就不易搜寻到合适的人名了。

有一酒府门前挂了一副招财联,写道:“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佳”。此联就是嵌名联。刘伶,晋代竹林七贤之一,性豪饮,著有《酒德颂》;李白,诗人中之酒仙。两个时代不同之酒鬼的一问一答,达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关帝庙前,有这样一联:“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一桢楹联,尽写出关羽与诸葛亮、赵云、刘备、张飞的亲密关系,而且都用上他们的字号,“龙”字与“德”字反复使用,实在巧妙!

据说明代文学家李梦阳在江西任提学副使时,发现有一位举子与自己同名同姓,心稍不快,便出一对联考察这位李梦阳的水平,联云:“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意思是说,你我同名,才能却不在一条线上,干脆改名算了吧。哪知这举子并非等闲之辈,他立即对出下联曰:“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意思是同名同姓没什么,凭什么叫我改名。此嵌名联,四个古人名字工整相对,且意义搭配巧奇,实为难得之佳联。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殉难,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撰一挽联悼念:“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复生,是谭嗣同的字。“复生”与“有为”,均一语双关。此联自然天成,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将人的名字拆开入联,如本文开头所引孙中山一联,是嵌名联之一种。明代袁枚、秦荔裳同游杭州谒岳王墓时,作一联讽刺卖国賊秦桧:“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沉痛中隐含谐趣。

明末史可法,坚守扬州,城破,不屈而死。又崇祯时兵部尚书洪承畴,降清苟且,朝野不齿。有人借此撰成一副对联:“史鉴流传真可法;洪恩未报反成仇。”。联语中“成仇”,谐“承畴”,语带双关;嵌入史可法与洪承畴之名,忠奸立见。

京剧演员张英杰,艺名盖叫天,其主演的《三岔口》、《十字坡》等戏均是经典名作。有人用联赞其演技云:“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人十字坡。”其中,“三岔口”对“十字坡”,既是戏名对,也是地名对。“惊人”二字,亦隐含叫天之意。一联括尽其姓氏、本名、艺名、名作,难得难得!

我市联家,亦有精彩之嵌名联,如李炳芬的“旗鼓相峙,芷海九龙争入洞;凤驼分立,榄山一菊独盈乡。”〔小榄地名集联〕;胡振光的“上福涌,下北台,云蒸梅岭沙田,百岁古榕绿寮后;西恒美,东竹溪,霞蔚秀山文笔,一江春水拍渡头。”〔南区村名集联〕,邓仲锦的“东阳杲杲沙田丽,升镇年年景象新。”〔东升〕等。

 嵌名联的形式多样,但是,不管怎样对,都要遵守楹联的基本规则,即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同,词义相同或相对,字音平仄相反,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上下联的句子结构相同,意思有关连,但又不重复等。所以,并非所有人名都可以随意入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