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岐城建古今谈

                                  陈贤庆

    常听到一些外省来的新移民,感叹中山城区石岐的狭小,本文要告诉他们的,是更狭小的石岐。通过此文,读者或许会感受到,这二三十年间,石岐镇以及中山市“城市化”的进程。

                                  (一)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即公元1152年,香山建县,陈天觉主持,兴建县城于香山岛北端的西山与寿山之间,城周长450丈,分东西南北门,城内建纵横的街巷。县署建于城内仁山下。县城称为铁城。这便是后来的石岐。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由守御千户陈豫主持修筑县城,城墙由土垣改为砖墙,城周长扩展至636丈。

    在香山建县后的岁月中,县城较大的建筑项目不多,如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建学宫于莲峰山麓;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创建仁山书院于仁山下,为香山最早的书院。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在烟墩山顶建造阜峰文塔,为724米高楼阁式砖塔,为香山名胜之一。清道光年间,重建名胜西山寺。清光绪年间,兴建官办中学堂,为香山县第一所中学。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创办香山机器制砖有限公司,为香山第一家近代工业,也是我国最早的轮窑砖厂。

                                   (二)

    到了民国时期,石岐出现了一些现代化的新鲜事物。1912年,华侨严迪光购进机器,在县城开办迪光电力灯所,即火力发电厂。县城开始出现了电灯。同年,在县城深巷开办香山县女子师范学校。1913年,在东门外沙陂巷开办香山县师范学校,只招男生。1914年,建于大笪地的泰东戏院开业,主要上演粤剧,为香山最早的剧院。1918年,岐港轮拖恒利有限公司开办,石岐至香港火轮拖渡客运开通。1920年,县公署安装20门电话交换机,是县城使用电话的开始……

    石岐真正出现“城市化”,要到1921年。是年,撤销县知事制,实行民选县长制,香山籍民主革命家吴铁城当选首任民选县长。吴铁城上任后,倡建县城新马路,拆除旧城墙,以利发展商贸,并亲自指挥拆卸西门城楼。1924年,县城开辟马路,西门口至天字码头路段动工兴建,扩展“迎恩街”成马路。1925321日,孙中山逝世。10月,县政府将正在建设的几条马路分别定名为孙文路、民生路、民族路、民权路、五权路。19281月,孙文路包括西路、中路、东路全程竣工,为县城第一条马路,全长1870米,宽15.2米。但是孙文中路、东路与现在的概念不同,其东路,最多到现在人民医院。至1932年,建成的马路大都按上述命名,仅五权路改为太平路,而民权路原定在仁和里开辟,后因故没有建成(直到19856月,民权路才建成通车)。在其后开辟的马路,还有拱辰路、悦来路、凤鸣路等。19305月,唐绍仪主政的中山县政府迁至唐家湾,直到193410月,梁鸿洸主政中山时,才将县政府迁回石岐。这段时间,石岐的城建基本停顿。抗战前的主要建筑项目,只有193612月落成于西山寺的中山纪念图书馆。

    其后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国共内战,中山县谈不上民生建设,尽管国民政府将中山定为一级县、模范县、示范县等(其他县的落后贫困情况可想而知),但中山县城的范围,基本就是在上述那几条马路之内。1948年,石岐思豪酒店建成开业,楼高四层,已是当年最豪华的建筑了。

                                    (三)

    新中国成立后,石岐仍为中山县县城,称石岐镇。19504月,中山县以人口稠密,土地广阔,财税丰厚,被广东省列为特等县。195211月,粤中行政公署改石岐镇为石岐市;1953312日,国家内务部批准设立石岐市(省辖市),中山县划出原石岐镇和镇郊6个小乡为石岐市的行政区域,面积30平方公里。同年,国务院批准从中山县划出南部区域设立珠海县,到了1958年,行政区域又作大改变,1231日,省府会议通过,将石岐市和珠海县并入中山县。1959320日,国务院批准,石岐市和珠海县并入中山县后,分别改为石岐公社和珠海公社。石岐从“市”一下降为“公社”,实属搞笑。幸而,到了同年10月,石岐公社又改为石岐镇,升格为县级镇,归中山县和佛山专区双重领导。

    在1966年之前,石岐城区的较大建设项目并不多,仅可举出数例。如1951年元旦,石岐岐江桥首次建成通车,桥长70米,宽4米,为木建构的人工开合桥。此桥今天看来甚是原始,但毕竟沟通了县城岐江东西两岸。1954年,省工业厅在石岐西郊兴建的粤中船厂投产;19551月,石岐工人文化宫建成开幕;19563月,中共中山县委创办《中山农民报》,后改称《中山报》和《中山日报》;19584月,建成石岐自行车零件厂;195910月,在郊区基边村建成石岐自来水厂;1959年,在北郊开挖建成人工湖公园;19646月,在悦来路尾建成石岐人民体育场;19658月,在郊区沙岗村龙井头山建成县火葬场;同年10月,长江水库工程竣工……

                                  (四)

    1966年夏天,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是年11月,笔者趁“步行串联”之机,与同学从广州步行来到了石岐,并在石岐住了多天。追忆所及,当年的石岐,最热闹的,便是孙文路,那里商铺林立,最有标志性的建筑便是立在十字路口的百货公司和有民族风格建筑的工人文化宫,那里灯光闪烁,人来人往,堪比广州的中山五路或北京路。拱辰路安静清洁,房屋建筑,古色古香,颇有广州西关恩宁路的味道。至于名胜古迹,当数岐江桥、西山寺、烟墩山和学宫。当年还去到很遥远的南郊的竹秀园村,踏入这村子,眼前便是一条“护城河”,几颗参天古树,几座花岗岩石桥,甚有气派,大方美丽……石岐人或者说中山人,受华侨文化以及孙中山“博爱”思想影响深远,在“文革”爆发后那乱轰轰的日子里,还保持着相对的平静。

    作为一个县城,石岐已经比省内国内其他许多县城优胜很多,但是,用现在的眼光来审视,当年石岐的区域范围,实在很狭小,基本与民国时期相差不远。接下来,十年浩劫,发展停滞,民生困苦。“文革”结束后,直至70年代结束,石岐城区的面貌基本依旧,可以提及的建设项目,只有1973年建成的石岐人民大桥、19765月建成的石岐狮窖口桥, 197510月开通的县人民医院到氮肥厂的镇内第一条公交线路,以及19782月建成的中山大厦落成开业,楼高7层,已是当时全县最高的楼宇。

    1985年,笔者来到中山工作和生活,近三十年,也目睹了石岐的变迁。

    摊开中山城区的地图,我们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石岐城区扩展的情况。今天的华柏路“华佗庙”以东,岐江河以西,悦来路以及白水井社区以南,莲员路以北,改革开放以前都是郊区,多是低矮错杂的民房,以及菜地和农田,没有中山路,没有兴中道,没有起湾道,也没有博爱路、康华路、长江路、富华道、岐关西路、东明路、城桂路、城南路……更没有随着马路的开通和延伸而不断建成的酒店、商场、公园、学校、机关企业办公楼、连片的住宅小区和高档楼盘……石岐的变迁,已经让许多老石岐常常摸不着方向,笔者有朋友,近60岁的老石岐,在大信新都汇一带就常迷路;有的不知市文化艺术中心在何方,更不知昔日的张家边公社如何嬗变为今天宏大壮观的经济开发区……今天,老中山人还习惯地称中山城区为石岐,但是,石岐的概念,与过去已经大大不同了。

    改革开放后,全国出现“城市化”的趋势,无论大城市还是中、小城镇,均往四郊扩展,以致城市扩大了四五倍不止。即使在老城区,也通过拆迁改造,旧痕旧味渐失,远方游子归来,往往摸不着家门。城市化也许是国家发展的大方向,但是,保护旧城区旧建筑,与建设新城区新楼盘,不应形成对立,像石岐孙文西路能以步行街的形式保留着历史原貌,便是中山人民之福。

此文刊登《中山档案》2013年第2期、总第40期,收入《档案里的中山》(之二)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