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曾叫邦平乡

                                                                       ——魏邦平将军的不寻常事

 

   陈贤庆

 

今年五一节期间,学校组织教师到古镇镇进行家访。我在一份资料上看到,解放前,古镇、海洲、曹步三地曾合并为一乡,称邦平乡。在家访期间,我问过多人,包括年纪大些的人,知不知道这回事,他们都说不知道;我又问知不知道魏邦平这个人,大多也说不知道;到了海洲麒麟村,村民知道魏邦平其人但难述其详。于是,引发了我写这篇文章。

 

魏邦平是什么人?他是古镇海洲麒麟村人,1884年生。早年随父亲留学日本神户,受到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加入振武学堂学习军事,后考入陆军士官学校攻读骑兵科。据资料说,魏邦平于1909年毕业回国,在北京晋谒光绪皇帝,被赐以兵马科举人。上述资料应该有误,须知,光绪皇帝是在19081114日死去,所以,魏邦平要么是1908年回国,要么见到的是宣统小皇帝。不管哪位皇帝吧,当年,留学日本的学生很多,然而,毕业回国后能够见到皇帝的肯定极少。此为不寻常之一事。

回国后,魏邦平任广东讲武堂教官、新兵营教练。1911年武昌起义后,魏邦平即随胡汉民、姚雨平、陈炯明等发动广东起义。广东光复后,孙中山委他以要职,任广东军政府军政部副部长、都督府参谋长、广东陆军第二师第三旅旅长兼广州水上警察厅长,授陆军中将衔。在民国初年,即获陆军中将衔的革命军人,是不多的。此为不寻常之二事。

此后,魏邦平参与了反袁(世凯)、倒龙(济光)、护国、护法、援桂(击溃旧桂系军阀)、讨贼(讨伐桂、滇叛军)等各个时期广东的重大战事,历任护国第五军军长、粤军第三师师长、西江总指挥等,功勋卓著。此为不寻常之三事。

1918年,魏邦平兼任广州市长。他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拆毁城墙开辟马路,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今之文德路等,便是在他任内建成的新马路。这功绩,恐怕许多广州人也未必知道。此为不寻常之四事。

早在日本留学时,魏邦平已颇受孙中山赏识,接受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但是,他并没有加入同盟会。1922年,孙中山在广州当选非常大总统,委任魏邦平为广州卫戍司令。孙中山曾拉着他的手,力劝他签名加入国民党。魏邦平婉拒,理由是军人无党。此为不寻常之五事。

1925820日,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在广州遇刺身亡。廖案是民国史上一大悬案,史学界对此案至今仍有不同说法。廖案牵连到多人,光是香山籍的军政要员,就起码有朱卓文、吴铁城和魏邦平。朱、吴被逮捕;魏邦平在寓所被包围前已得风声,及时出走,逃往香港。两年后,廖夫人何香凝在邮船上遇到魏邦平,廖夫人就涉嫌谋杀事当面向魏邦平道歉。此为不寻常之六事。

廖案平静后,魏邦平脱离军政界。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时,曾劝他复出重任第三师师长职,唐绍仪任中山县县长时邀其任中山县警察局长,陈济棠执掌广东时,邀其出任广东农垦处长,均婉辞不就。是赌气还是显示骨气?此为不寻常之七事。

魏邦平戌马一生,淡出政坛后,他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古镇海洲麒麟村,在父亲的祖居旁边,亲手设计投资兴建一座日式居所。面积约340平方米,楼顶置有9平方米的两层阁楼,为四角攒尖顶。屋内仿照日本的生活习惯布局,建有壁炉,前后飘窗阳台。房子竣工后,魏邦平在此居住,经常在此会见故旧、政要。日军侵华期间,一支日本军队进犯麒麟村,对这日式的建筑很感兴趣,想利用作指挥部。当得知故居的主人曾留学日本,且是孙中山手下一员将军时,日本军官也表示敬畏,在门口深深三鞠躬,悄然离去,并下令军队不得冒犯。由此,附近一带的居民也得益故居的庇护而免遭日军蹂躏。此为不寻常之八事。

魏邦平除了留下了一座富有特色的建筑外,当年在家乡隐居时,还为家乡做了不少福利事业。他先后捐资兴办海洲第一所小学,捐资兴建了一批文娱体育设施,其爱国爱乡的精神至今仍受家乡人推崇。此为不寻常之九事。

1935年,魏邦平因严重肺积水,经抢救无效病逝广州,时年51岁。11年后即1946年,为表彰魏邦平对广东革命的贡献,广东省政府饬令将古镇、海洲、曹步三乡合并,命名为“邦平乡”。在民国时期,以人名为地名作纪念的事,并不很多。此为不寻常之十事。

 

学生家长蔡先生开车送我到了海洲麒麟村,在村治保主任和治安员以及看护故居的魏老伯的帮助下,笔者得以参观了魏将军的故居。故居的建筑结构完好,但缺乏修葺维护,殊为可惜。魏邦平将军是香山众多的杰出人物之一,挖掘、研究、继承先人的优秀传统,包括保护将军的故居,应是将中山市建设成为一座文化名城所应该做的工作。

归途中,意犹未尽,吟得七律一首云:“细雨霏霏复转晴,麒麟村内访邦平。孙文引导功勋著,廖案牵连事业停。漫步庭阶哀冷落,纵观户牖感凄清。故园未得成基地,辜负 将军爱国情。”

 

(此文刊登于07年5月20日《中山日报》之“香山周刊”;收入2020年中山市政协出版之《人物传略》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