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社

   
创造社是19216月由留学日本的文学家发起成立的文学团体。

                              一、创造社的创立

19211月,聚居北京的一群知识分子作家发起成立了我国现代第一个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一群留学日本的作家学者,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也不甘落后,决定也成立一个文学团体。于是,经过酝酿,创造社于同年7月在东京发起成立。以后,其成员陆续回国,创造社的主要活动地点则在上海。

为什么叫“创造”?郭沫若在《创造》季刊第一期首篇的《创造者》一诗中说,他们要怀着“创造的孤高”、“创造者的苦恼”、“创造者的狂欢”,和“创造者的光耀”去“努力创造”,以促使那“火山之将喷裂,宇宙之将狂飙”。

创造社的主要成员在五四运动期间便陆续发表了各种创作,如郭沫若的《女神》,就已公开发表,郁达夫、成仿吾等也都在其他报刊发表过作品。创造社的主要成员大多是留学日本的青年学生,在日本读大学,有的还读过中学,这个共同的经历促成了创造社的共同倾向。郑伯奇在《略谈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一文中写道:“在中国新文学运动中,创造社是成立较早,影响较大的进步文学团体之一。但是,它和新文学运动的开山祖师《新青年》没有直接关系;和另一个最大的进步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无论在文艺思想上和创作方法上,都俨然形成对峙。一般认为文学研究会是人生派,是现实主义者,而创造社是浪漫主义者,是艺术派。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的根据,但是,若把它绝对化了,并由此而得出结论,以为创造社是和文学研究会对立的团体,甚至怀疑创造社和五四运动的主流思想没有关系,那就完全不合符历史事实了。”

创造社的成员所以提倡浪漫主义而不提倡写实主义,这与他们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们由于长期在日本留学,接受了日本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影响,加上国内五四运动的冲击,便很自然地抒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而他们在文艺思想和创作方法上,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欧洲文学的影响。创造社从一开始,就其主要倾向而言,便具有鲜明而强烈的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它的主流始终是积极的、反抗的、革命的。 

                       二、创造社的活动

创造社的活动,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从成立到192311月为第一个时期。这一时期,除19225月出版《创造》(季刊)外,19235月又出版了《创造周报》,同年7月还办了一份《创造日》,附设在《中华新报》上。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及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是该社最有影响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锋芒毕露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一支生力军,特别在文学青年中激起强烈共鸣。

19248月到1927年底为第二个时期。这时处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社主要成员大部分倾向革命或从事革命实际工作。这时期,创造社吸收了不少国内的年轻人。19248月新创办了《洪水》半月刊。19263月又创办了《创造月刊》。这段时期提出“革命文学”的口号,并与反动的国家主义的“醒狮派”和“独立青年派”展开激烈论战。

1928年初到19292月创造社被国民党反动派所封闭,为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新创办了《文化批判》(月刊)、《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日出》(旬刊)、《文艺生活》(周刊)等刊物。新从日本回国的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后期创造社。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8年初,郭沫若的《英雄树》、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冯乃超的《艺术与社会生活》、李初梨的《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等文章,要求文学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面向工农大众,作家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对五四以后的文学和鲁迅等作家,却作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意识代表进行偏激的批判。由此引起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19292月,创造社为国民党政府封闭。

                   三、创造社出版的新文学丛书 

  创造社除主办各类文学刊物外,更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和宣传。创造社成立后即编辑和出版创造社丛书,出版的主要是该社成员的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理论及译作,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陆续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光华书局、创造社出版部出版或再版60余种。是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史上,最早开始出版的新文学丛书。

   《创造社丛书》第一种《女神》,于19218月出版,《沉沦》也相继在10月出版,从此以后,直至创造社实际停止活动的1930年,在近10年的时间里,创造社的成员、思想主张和刊物均有所发展变化和更动,但是《创造社丛书》始终持续编辑出版。它所收的作品,包括了该社成员不同时期的大部分重要著作,代表了创造社的创作实绩:既显示出其成员大体相似的思想倾向、艺术特色,又反映了它前进发展的轨迹。除出版最早,影响最大的《女神》、《沉沦》之外,尚有郭沫若的《星空》、《三个叛逆的女性》、《瓶》、《前茅》、《恢复》、《文艺论集》等,郁达夫的《寒灰集》、《鸡肋集》,成仿吾的《使命》、《流浪》、《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与郭沫若的合集),郑伯奇的《抗争》,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爱之焦点》,周全平的《烦恼的网》、《梦里的微笑》,倪贻德的《玄武湖之秋》,穆木天的《旅心》,王独清的《圣母像前》,冯乃超的《红纱灯》,陶晶孙的《音乐会小曲》,龚冰庐的《黎明之前》,华汉(阳翰笙)的《暗夜》等,另外,收在这套丛书中的几种翻译作品,如郭沫若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著)、《茵梦湖》(施笃姆菁与钱君胥合译)、《雪莱诗选》等,也曾影响深远。除文学著译外,前期《创造社丛书》还收有朱谦之的《革命哲学》、《无元哲学》两种。另由泰东图书局于1923年开始出版的《辛夷小丛书》,亦属于《创造社丛书》的系统,编有郭沫若等的诗歌散文集《辛夷集》、郭沫若的古诗今译《卷耳集》,郁达夫的小说、散文集《茑萝集》等。《创造社丛书》所收作品有的也曾编入该社《世界名家小说》、《落叶丛书》等丛书。

不论是创造社的前期,还是后期,它所编辑的《创造社丛书》,都曾引起当时文艺界和读者的注意,尤其在青年中影响更大。其中有的一再重印,如《女神》至1929年已重印 9次,《沉沦》至1930年已重印12次,如《雪莱诗选》1926年初版后,到1932年已重印了17次。《创造社丛书》在新文学发展初期形成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和20年代后期倡导和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创造社主要作家

郭沫若,1892年生,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1914年赴日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五四时期,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并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

1924年以后,郭沫若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同年参加南昌起义,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1930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  

抗战开始后回国,在周恩来领导下,组织和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战工作。历任《救亡日报》社社长、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这一时期著有《屈原》等历史剧及大量诗文,揭露国民党的卖国投降政策。   

1944年发表《甲申三百年祭》,该书后被定为中共整风学习文件。所著《青铜时代》、《十批判书》考证先秦社会历史和评价各派哲学人物,颇多创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又发表了《蔡文姬》等历史剧作。所著《奴隶制时代》等书,提出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分期在春秋、战国之际的见解。  

建国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等职。当选为第九至第十一届中共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8年逝世。

田汉,1898生,湖南长沙人。1916年随舅父去日本东京高等师范英文系学习,后参加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出版与郭沫若、宗白华的通信《三叶集》。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1922年回国后与妻子易漱瑜创办《南国半月刊》,继而组织南国电影剧社,从事话剧创作和演出活动。此时期创作的话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等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1927年在上海艺术大学任教并被选为校长,此时与欧阳予倩、周信芳等举办艺术鱼龙会 ,会上演出他的剧作《名优之死》获得成功。同年冬成立南国社及南园艺术学院,19281929年率南国社先后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无锡各地举行话剧公演和其他艺术活动,推动了中国话剧的发展。同时期他也创作了大量剧本。 1930年加入左联,写下了著名的《我们的自己批判》,创作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同年南国社被国民党查封。1932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任左翼戏剧家联盟党团书记等职。此时创作的《年夜饭》、《乱钟》、《顾正红之死》等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田汉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他紧密团结广大戏剧工作者,为壮大戏剧队伍、繁荣戏剧创作做了大量工作。他积极推动戏曲改革,促进了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写出了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改编了戏曲《白蛇传》、《谢瑶环》等作品。1964年,先后受到张春桥、康生的攻击和陷害。在文化大革命中,于19681210日受迫害致死。

      郑伯奇,1895年生,原名郑隆谨,字伯奇。陕西长安人。1910年参加同盟会和辛亥革命。1917年赴日本先后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京都第三高等学校、帝国大学。1920年在《少年中国》19期发表第一首诗作《别后》。次年加入创造社。1926年毕业回国,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大革命失败后,到上海从事文艺工作。1928年创作了独慕剧《抗争》,任上海艺术大学教授、艺术剧社社长。后参加左联,先后编辑《创造月刊》、《北斗》、《文艺生活》、《电影画报》、《新小说》等期刊,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发表过话剧、短篇小说、电影剧本和影评。  抗战爆发后,到西安编辑《救亡周刊》。隔年到重庆,任职于郭沫若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员会。1943年冬回西安任陕西师范专科学校教授。1945年为《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主编剧刊《每周文艺》。1946年出版《参差集》。解放后,历任西北大学教授、西北文联副主席、作协西安分会副主席,并写作评论和回忆录。其中回忆创造社的文章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后结集为《忆创造社及其他》。1979年逝世。

冯乃超,1901生,原籍广东南海,生于日本横滨市的一个华侨商人家庭。1923年在日本第八高等学校理科毕业后,先后就读于京都帝国大学哲学系、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社会学科,后改学美学与美术史。1926年三月开始,在《创造月刊》上发表组诗《幻想的窗》等具有象征色彩的诗歌。192710月,应成仿吾之邀回国参加创造社,编辑《创造月刊》和《文化批判》,成为后期创造社的中坚分子。19281月发表在《文化批判》创刊号上的两首诗《上海》和《与街头上人》,标志其诗风从低沉到革命的转变。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秋与郑伯奇等组织中国艺术剧社,任文学部长。1930年参加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被推举为《理论纲领》的起草人,并任左联第一任党团书记兼宣传部长,次年任文化总同盟书记。1938年到郭沫若领导的政治部第三厅任职,并参加筹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后任理事兼组织部副部长。1946年赴香港,任中央华南分局文委书记。1949年调北京中央,后担任中山大学领导职务。1975年调任北京图书馆顾问。创作上以诗歌为主,也写小说和评论。1983年逝世。

张资平1893生, 广东梅县人。早年在日本留学,学地质,与学医的郭沫若、学经济的郁达夫、学兵工的成仿吾结成文友,共同的文学兴趣使他们聚集在一起,策划筹建了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社团之一——创造社。1922年他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地质科,获取理学学士学位。

1924
年张资平和熊淑琴结婚,夫人是梅县泮坑熊屋人,毕业于广益女子师范学校。回国他后先后在武昌师范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广西大学任教授,讲授《地理学》、《地质学》。1928年,他曾受聘上海暨南大学文学教授,兼教大夏大学的《小说学》,还开书店出版刊物《乐群》(月刊)。数十年来坚持文学创作,他的小说好像工厂生产的产品。他由创作之日起10年之中,先后出版了18部长篇小说。为应付出版商的约稿,据说他还雇请了几位穷大学当助手。不久,他便在城郊建了一幢望岁小农居别墅,这是靠小说稿费建造起来的房子。张资平所写的都是恋爱小说,他的二十几部中长篇小说,都是描写恋爱的作品。由此,张资平成为公认的恋爱小说家。是创造社中最多产的一位作家。

张资平的作品反映五四时期青年男女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热烈追求,以及陈腐的封建伦理道德和金钱势力对他们的束缚。他以客观平实的写作态度,清新流畅的笔调,再加上甜熟柔婉的情致,使张资平的作品很快一纸风行。为此张资平恋爱小说拥有众多青年读者,常常是一本书刚刚出版便被抢购一空,如《苔莉》则共印九版之多。著名作家张爱玲自己就曾明确说过,她曾迷恋于张资平的小说并深受其影响。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贵妇人在闲聊时以手捧张资平的恋爱小说和张爱玲反映市民生活的散文为时髦。

张资平是个历史复杂和频有争议的一位作家。他曾在日伪政权任职,是个汉奸。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在文坛上消失,一度蜗居寓中以翻译为生。1948年初被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以汉奸罪判处徒刑一年三个月。1949年判决又被撤消。建国初期担任上海振民补习班地理教员,同时为商务印书馆编译,审订《化工大全》11种。19556月以反革命罪被逮逋。19589又被判刑20年。翌年被解押往安徽南部某农场劳动改造。1959122日病死于劳改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