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的移民、分布及其风俗

      陈贤庆

                                (序)

 香山人来自何方?首先,远古时期,香山地区肯定会有最早的原住民,但肯定极少,也无从考究。因为,香山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它由海岛而形成陆地,绝大部分香山人,都是陆陆续续从各地来的移民。可以说,香山是个移民地区,现在的中山市,也是一个移民城市。现代的中山人,即使号称“当地人”,其实也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外地移居而来的的外地人的后裔。

                                 (一)

不仅是香山人,其实,整个广东省,绝大部分人也是中原地区的移民,只不过是不同时期迁入而已。那么,就先从广东省说起,也就是先说说岭南的移民。

    岭南地区在秦时称百越之地,自古生活着百越之民。分布着若干个大部落和许许多多的小部落,总人口不会很多。公元前219年至216年,为运送军粮攻打百越,秦始皇命史禄开凿广西兴安县灵渠,沟通长江与漓江水系,历时三年完工。公元前222年,他派将领任嚣率军队50万,兵分五路,攻打岭南,失利。后与赵佗再率军南侵,公元前214年经略五岭以南地区,设置闽中、南海、桂林等郡。百越的部落首领,都不得不听命从中央派来的官吏的管辖。赵佗上奏朝廷,请求派3万未婚女子为将士补衣。秦始皇还迁徙50万“罪人”到五岭以南开荒种地,和越族人民杂处。这是中原人民向岭南地区迁移的开始。这一措施,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以及我国南方的经济发展。秦亡之后,这一百多万中原人便留在岭南。移民带来中原文化,日后并由此而演化出广府文化。

    公元前203年,赵佗建立南越国,首府设在番禺(今广州)。公元前179年,南越国归汉。公元前111年,南越国被汉灭亡。自汉末起,中原地区战乱频繁,黄巾起义、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朝混战、六镇之乱、侯景之乱、安史之乱等,使得中原人民被迫南迁,由灵渠进入梧州,再沿着西江流域进入广州以及珠三角地区。唐朝宰相张九龄于公元716年开凿梅岭驿道,此后,中原地区因宋末、明末外族入侵等战乱,中原地区南迁的人民,多经梅岭驿道到达岭南,在南雄的珠玑巷暂作停留,再分散到广东的各地。

    广府人主要由早期移民与古越族融合而成。广府民系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最为突出,既有古南越遗传,更受中原汉文化哺育,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经济因素影响,具有多元的层次和构成因素。广府民系分布的地域西江、北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在广东是封建文化最早开发的地区。

    由于至少从汉代开始与海外文化的接触交流不断,故广府民系的人民,在三大民系中最具开放性,比较易于接受外来新事物,敢于吸收、效仿和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将传统文化与之相互融合。   

                                    (二)

    再说说香山的地理环境形成。

    中山市旧称“香山”,位于岭南之珠三角地带,濒临浩瀚的南海。这里,原是一片汪洋,香山也是岛屿之地,在数千年间,南海的海潮以及西江江水的不断冲刷,把这里演变成连片的富饶的沃土。滩涂成了平原和良田,正适宜开发、生产和生活,是中原移民的理想之地。广东沿海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海蚀遗址,如黄圃镇的石岭海蚀遗址、沙溪镇的狮山海蚀遗址,均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变迁。

    香山县名来源于五桂山。《太平寰宇记》记载:“东莞县香山在县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这东莞向南隔海三百里的香山,是五桂山无异。五桂山盛产“异花神仙茶”,此茶是一种野生茶叶,而“异花”,则是“兰花”,香闻十里,人称“隔山香”,因而,五桂山又得“香山”之名。有关香山的立县,《香山县志》的记载云:“香山县,汉番禺县地,晋之后为东官郡地,唐为东莞县地,宋绍兴二十二年分置香山县,属广州。”也就是说,自秦时起,香山先后成为南海、番禺、宝安等县的属地。

    唐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更名为东莞县。东莞县在香山岛上设置文顺乡。在乡的驻地(今珠海市山场村)设置香山镇。其时文顺乡的境域,也就是今中山市的石岐、沙溪、大涌、南区、五桂山、三乡、神湾、张家边、南朗、翠亨、以及珠海市的山场村、前山、唐家湾、下栅一带地区。这一带,都是中原移民最早聚居的地方,之后向四周扩散。现代中山人,多是中原地区的移民的后裔,保留着中原地区之遗风。广府语系保留着大量古汉语的因素,便是明证。

                                      (三)

    有关香山立县,颇有故事。

    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香山岛地区已多有人迹。宋初以来,香山岛上居民已多,便开始了争取立县的努力。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老家在香山文顺乡、进士出身的鄂州通判(主管征粮运粮的官员)梁杞,辞官归里后,与广南通判徐九思商议,两人联名向朝廷奏本,要求香山寨(镇)升格为县,但并未获得朝廷批准。70年后,石岐人、时任香山寨官的陈天觉,说服当时的上司、东莞县令姚孝资,两人以“役属东莞,以船输役,江上经常被盗,输役往来不便”为由,请求朝廷将香山岛的役属东莞改为役属广州,终于在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得到朝廷“诏准”。同年九月,经管治广东南路的行政长官奏请,“升广州香山镇为县”。香山县以原香山镇的行政区域为基础,加上新划入的南海、番禺、新会三县的滨海之地,共分为10个乡。其后香山县的行政区域,几经变换。

    香山镇虽然升格为县,但是,朝廷并没有派来县官,只是指定陈天觉暂以寨官身份“署理”即代理县令,一代就代了27年。

                                       (四)

    有关确立县治所在地,也颇有故事。

    新县既立,就要确定县治,修筑城府。经多次勘察比较,征求意见,初步形成两个修建县城的候选地点。一是五桂山南面的平岚平原,即丰乐乡的桥头、平岚、乌石一带。以郑廷举、郑廷辅兄弟为首的丰乐乡乡绅代表,认为这一带平原广阔,村落集中,北靠五桂山,南临金斗湾,是建治筑城的理想地段。而以陈天觉及其兄陈天伦、弟陈天叙为首的仁厚乡乡绅代表,则坚持石岐一带,认为这里地势平坦,居民众多,前有石岐海,后有五桂山,才是建城的好地方。

    双方意见相持不下。为了定出建城地点,陈天觉提出“建城必须贵地,地贵者土重,须兑称两地之土,重者方可建城。”据《陈氏族谱》和《香山县志》记载,陈天觉暗中使人将铁砂混入仁厚乡的泥土中,拿去和丰乐乡的的泥土比重,果然仁厚乡的泥土较重而胜出,城址定于石岐平原。

    在陈天觉的主持下,确定了建城的总体规划:城址定在石岐山以东、莲峰山以西、库充河以北、岐头涌以南的平原地带。城门设置,除按方向取名外,还各有其名:东门又称启秀门,西门又称登瀛门,南门又称阜民门,北门又称拱辰门。县署衙门,定在县城的中央,仁山之南,即今中山纪念堂一带。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历经两年的建设,香山县城与石岐平原屹立而起。石岐县城由于“称土定址”的故事,也得“铁城”的别称。

                                     (五)

    香山初立县时,设置十个乡,十个乡如下:

    仁厚乡:今石岐、南区、深湾村一带。

    德庆乡:今沙溪、大涌一带。

    永乐乡:今张家边、库充一带。

    长乐乡:今神湾、珊洲一带。

    永宁乡:今南朗、翠亨村一带。

    丰乐乡:今三乡、神湾一带。

    长安乡:今山场村、珠海前山、澳门、万山、唐家、下栅一带。

    宁安乡:从南海县划入的地方,今小榄、海洲一带。

    古海乡:从番禺、东莞西部划入的地方,今中山的黄圃、番禺的潭州、黄阁一带。

    潮居乡:从新会县划入的地方,今珠海的斗门、乾务、白蕉、三灶一带。

                                     (六)

    到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乡为坊都,共设置11个坊都:

    仁厚坊:由仁厚乡分出。

    良字都:由仁厚乡分出。

    龙眼都:原德庆乡。

    得能都:原永乐乡。

    四字都:原长乐乡。

    大字都:原永宁乡。

    谷字都:原丰乐乡。

    恭常都:原长安乡。

    大榄都:原安宁乡。

    黄旗都:原古海乡。

    黄梁都:原潮居乡。

                                       (七)

    清朝道光七年(1645年),全县11个坊都合并为9个都:

    仁良都:由仁厚都与良字都合并。

    四大都:由四字都和大字都合并。

    隆都:原龙眼都。

    谷都:原谷字都。

    榄都:原大榄都。

    其余得能都、恭常都、黄旗都、黄梁都沿用旧称。

    光绪初年(约1880年),有所改革,仁良都、黄旗都沿用旧称;得能都和四大都合并为东镇;恭常都分出上恭镇和下恭镇;其余改称隆镇、谷镇、榄镇黄梁镇。

    宣统二年(1910年),改镇为区,共设9个区:

    第一区:由仁良都改成,今石岐、港口、南区、石鼓村一带。

    第二区:由隆镇改成,今沙溪、大涌、横栏、沙朗、板芙西部一带)

    第三区:由榄镇改成,今小榄、古镇、东凤、东升、坦背一带)

    第四区:由东镇改成,今张家边、开发区、南朗、翠亨一带)

    第五区:由谷镇改成,今三乡、神湾、石莹桥一带。

    第六区:由上恭镇改成,今唐家、下栅、淇澳岛一带。

    第七区:由下恭镇改成,今珠海香洲、前山、湾仔、坦洲、横琴一带。

    第八区:由黄粱镇改成,今斗门、乾务、白蕉、三灶一带。

    第九区:有黄旗都改成,今黄圃、阜沙、南头、浪网、民众、三角、顺德的小黄圃、番禺的潭州、大岗、黄阁一带。

    民国元年(1912年),广东省撤销广州府,香山县直属广东省长公署管辖。香山县衙改为香山县公署。1925415,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易名中山县。

    综上所述,香山县及至民国时期的中山县,所辖地域包括现在的中山市、珠海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全部以及广州市番禺区、佛山市顺德区的部分地方,也就是珠江口西岸的广阔地带。

                                    (八)

    在中山立县后的数百年间,中原地区、江南地区的人民因各个时期的战乱,陆续南迁于此,繁衍生息,至明清时,香山县已呈兴旺之势,各地的民俗既相互融合,又保留了各自的特色,沿袭至今。

    民俗,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风俗也可以在人们的劳动生活中慢慢形成。明代思想家宋应星说:“风俗,人心之所为也,人心一趋,可以造成风俗。”在古代,设有“太师”一职,主要职能是掌管音乐和负责搜集民间歌谣。古代的民歌称“风”,即“国风”,歌中所反映的,正是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国君正是根据那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指定或调整治国的方针政策。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民俗。即使同是汉族,在不同的地区,民俗也有异同。综上所述,广东包括中山是个移民地区,因此,在如今的中山市,就体现了不同的语言和风俗。

                                     (九)

    位于香山县东部的小榄镇为香山名镇,旧称大榄都或榄镇,管辖着中山东部及东北部的小榄、古镇、东凤、东升、横栏等地区。小榄镇本身,不仅是秀美水乡,更是地灵人杰、名人辈出的地方。九条水道流入小榄地区,形成水色匝,滋润着小榄75平方公里的土地,围绕着水色匝,小榄人生活和劳动于其中,渐渐形成住宅、商铺、道路、桥梁、庙宇、祠堂、集市、埠头、稷坛等。水色匝飘色巡游、龙舟、龙狮、武术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因此应运而生。小榄镇历史悠久,在古代,庙宇多,祠堂多,社坛多,书室学堂多。小榄又称“菊城”,菊花文俗久负盛名,小榄人赏菊、食菊、咏菊以及组织菊展、菊试、菊社等,形成独特的民俗。除了种菊,小榄人还种植荼薇花,并以荼薇酿酒。小榄的菊花肉、菊花鱼球、荼薇酒等美食享誉海内外。

    位于香山县北部的黄圃镇,旧称黄旗都,管辖着中山北部乃至番禺和顺德的一部分地区,地域广阔,有“大黄圃”之称。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瑰丽多彩的文化。黄圃飘色及巡游始于明清,盛于今,以其色彩艳丽、色心娇俏、色梗幼小、造型大方、装置奇妙、内容含蓄、玲珑飘逸等特点而闻名海内外,被授予“中国(黄圃)飘色之乡”的美誉。黄圃盆景艺术以岭南盆艺为基础,吸纳南北风格所长,或浓荫苍劲,或扶疏挺拔,或虬枝盘缠,或横空出世……武术、龙狮、麒麟、龙舟、高跷、曲艺、腰鼓、书画、剪纸、秧歌等中华传统文化艺术都在黄圃得以薪火相传,发扬光大。黄圃腊味等食品更享誉海内外。金碧辉煌香火缭绕的报恩禅寺,以及众多的古树、古石碑、古石径、古庙宇、古祠堂、古建筑等,以及鰲山海蚀遗址公园、飘色博物馆等,构成了黄圃多元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小榄镇和黄圃镇都是800年的古镇,统辖着香山县东部和北部的广大地域,包括现在中山市东部的古镇镇、横栏镇、东升镇、东凤镇以及北部的南头镇、三角镇、阜沙镇、民众镇、港口镇等。以小榄镇和黄圃镇为中心,随着冲积平原的扩展,先民的生活范围也逐渐扩大,番禺、顺德操广府语言的先民,逐渐南迁到达这水网纵横、土壤肥沃的沙田地区聚居,继续开发和繁衍。因而,上述地区的民风习俗,与广州、佛山一带类似,民众多操广府方言。广府方言亦同中有异,形成不同的地域特色,如今之古镇镇,由曹步、古镇和海洲三乡组成,曹步及古镇的先民,多是从江门地区迁移过来,操四邑方言为主;海洲人则操纯正的广府方言。又如三角镇及黄圃镇的部分村落,先民从东莞地区迁入,操东莞方言。不过,四邑方言与东莞方言,皆属广府语言,彼此可相通。

                                       (十)

    香山建县后,县治为县中心区的岐江畔,以围墙围起来作县城,称铁城。铁城之外为石岐,是指岐江东岸沿江的开阔地带。石岐山、烟墩山、马山以及九曲岐水,形成了大片宜居、宜农、宜商的生活环境。以铁城为中心,数百年来,聚居者日众,街道、住宅、祠堂、庙宇、商铺、园林、塔阁、学宫等日渐建成并增多。聚居石岐地区的移民,以南迁的、操广府语言的先民为主,但亦有其他地区的移民,语言的融合和变化,逐渐形成了一种与沙田地区的语言有别的石岐话。春节拜神灵、元宵闹花灯、清明祭先祖、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明月、七七拜七姐、重九登山岳、除夕大扫除、岁晚行花市……中原人民的习俗在香山一隅得以沿袭。聚居石岐的先人们,结合当地的自然物产,又研制出各种美食,如金吒、红枣饼、杏仁饼、芦蔸粽、猪脚姜、及弟粥、艇仔粥、牛腩粉、红烧乳鸽、紫苏田螺、生炒黄鳝、钵仔禾虫、鲜虾云吞等。

    香山县石岐以西地区,为沙溪、大涌等镇。沙溪和大涌旧称隆都,古代,香山为伶仃洋上的孤岛,其时,卓旗山位于香山岛的西北侧,历经沧桑岁月,逐渐形成现今的沙溪和大涌。隆都地区的先民,多在宋朝时由福建闽南的泉州迁入,故而,隆都话为闽南语之一支,除了沙溪和大涌两镇,还有坦背、南区、板芙、神湾等镇的某些村落,都使用隆都话。此外,张家边话、南朗话、三乡话,也与隆都话属同一语系,大同小异。闽南话传入香山地区后,由于自身的演变和受周围方言的影响,与闽南本土的闽南话形成一定差别,这种方言被统称“中山闽语”。闽南移民的迁入,闽南地区的某些风俗也此地区得到沿袭。每年的农历四月八日,沙溪镇都举办“四月八民俗巡游”,展示隆都文俗中的木龙、金龙、凤、醒狮、鱼虾蟹田螺、蚌娘、大头佛等。鹤歌和鹤舞,更是特有的隆都地方民间艺术。此外,还有龙舞、凤舞、狮子舞等。至于美食,隆都地区则有沙溪三宝、沙溪扣肉、粉果金吒、圣狮糙米饼、龙头环三捻包、石门番薯煎堆、田艾茶果、龙瑞芋头糕、蕉蕾鱼蓉粥等。

                                     (十一)

    除了广府方言和闽南方言,中山还有客家方言。客家人是自秦以后由中原逐渐南迁、在闽粤赣三角地区与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一个族群,也是江西和福建本地重要的族群之一。中山的客家人,大约于300年前从粤东的梅州逐渐迁入。由于当时香山的平原水网地区多为先来者占据,故此,客家移民多寻觅靠山之地,建造客家土围楼,聚族而居。中山的客家人,主要聚居在如今的五桂山镇。此外,三乡、南朗、神湾、板芙、坦洲、张家边、环城等都有部分客家人居住。各地客家人的风俗节庆与汉民族的风俗节庆大同小异。中山的客家人,依然爱唱客家山歌,以及特有的“白口莲”山歌。盐焗鸡、酿豆腐、红烧肉以及梅菜、菜干、扣肉、腊肉等均为客家美食。

                                     (十二)

    中山一市,存在广府语系、闽南语系、客家语系,形成风俗有异的广府文化、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和风俗。不仅如此,中山还有“疍家文化”。中山市的南部,是坦洲镇、南朗镇等。坦洲镇是沧海变桑田的典型地区,数百年前,坦洲还是汪洋大海,珠江数条支流由此汇入南海,河沙年复一年的冲刷、沉积,渐渐形成了河网交错之地。此地人民靠打鱼船运为生,产生了一种以船为家的“疍家人”。宋人杨万里《疍户诗》中所写的“天公分付水生涯,从小教他踏浪花。煮蟹为粮哪识米?缉蕉为布不需纱……”便是“疍家人”生活的写照。由“疍家人”,便产生了“疍家人”劳动生活时唱出的独特的歌曲——咸水歌。如今,坦洲的咸水歌,已成我市“非遗”之一。到了近数十年,河网越来越少,“疍家人”也离船上岸,疍家船、蚝壳屋日渐消失,但是,疍家人所形成的疍家生活习俗,还是或多或少地保存下来,尤其疍家人的咸水歌,还得到传承和发展,唱到北京的大舞台。

                                       (十三)

    还有一点,是中山有一种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学者称其为“咸淡水文化”或“海洋文化”。明朝嘉靖年间,欧洲的葡萄牙人来到澳门,觊觎这东方的土地,以“租借”的手段,于1553年取得澳门的居住权。1887年中葡条约签订,葡人已基本上占有了澳门半岛。虽则如此,但明清政府对澳门仍有广泛的管辖权,澳门受香山县政府的管治。由于欧洲洋人出现在香山的地域,客观上也将香山人的视野打开,他们的眼界不仅在田畴山野、河丫水池,他们更多地看到海洋,看到海洋以外的天地,他们甚至敢于走出国门,远涉南洋、澳洲、北美、南美……使中山成为著名的侨乡。走出去之后,中山人又将异国风情习俗介绍回乡,体现在街道的设计、房屋的格局、服饰的演变,以及有别于本土民众信奉的宗教等方面。

                                        (尾声)

    正是由于广府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疍家文化、海洋文化在中山地区的碰撞与融合,使得中山地区的民俗呈现出多元化并且丰富多彩。20世纪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开放改革政策,使国民获得自由迁徙和自由择业的可能,掀起了现代的移民潮。于是,因地缘优势、敢为人先而获得广东改革开放“四小虎”之称的中山市,便成为国民“孔雀东南飞”的立足地之一,数十年间汇集了一百多万各省区的移民,成为“新中山人”。过去在广东“推普”是个大难题,如今,新旧中山人,应该是新旧广东人,都可以流利地以普通话作交流,再次形成民族、区域的大融合。

    旧中山人是中原地区的移民,新中山人,也是当今各省区的移民,有此看来,谁敢说,“我是地道的中山人”?

                                                  2019年2月6日己亥年初二 

  (注:2018年11月,受市政协文史委的委托,撰写一部《中山民俗》,后因其他任务过重,主动推掉这工作。因为已写成一篇序言,今将那序言作修改,形成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