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的起源

         ——红船 子弟和八和会馆

 

        陈贤庆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广府大戏,属于皮黄系统,受昆、戈、汉、徽、秦、湘等剧种的滋润和影响,借取其唱腔之所长又吸收地方音乐和民谣并以粤语方言演唱,既与传统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又别具典型的地方特色。 粤剧的清唱形式便是粤曲。

    广东地处岭南,历史上,尤其是封建时代,广东的经济文化落后于中原,这是毫不奇怪的。宋、元时期,北方的戏曲已发展并盛行之时,广东仍是荒蛮之地,恐怕也是“终岁不闻丝竹声”。宋末以及明末,外族入侵,中原士民大量往岭南避难迁徙,广东遂多有人气,而北方的文化亦随之而传来。

      清雍正五年间,北京名伶张五,人称摊手五,因躲避清廷的追捕,化装易服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为了谋生,张五以京剧昆曲教授学徒。师徒们组成班子,到四乡演出,换一口饭吃。由于要经常外出演出,他们便寄居于船上。而船又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为了让乡民在远处就得知有戏班到来,他们将船涂成红色,这和今天白色表示医生、绿色表示邮差类似。于是,其后的戏班亦仿效其做法,所乘的船皆为红船。于是,“红船”便成了戏班的别称;红船子弟便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

      今天,粤剧戏班外出演出已经不用坐红船了,但是,“红船”这一很特殊很美妙的名字则保留下来。今天,广东有一个专门介绍和推广粤曲的网站,办得很红火,就叫做“棹红船粤曲网”,网友(即曲友)遍及全省甚至海外。网络代替了船只,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大进步啊!

        张五到佛山除了避难授徒,他还建立了琼花会馆。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组织,所以佛山便被称为粤剧的故乡。琼花会馆在如今佛山市红强街汾江河边,会馆附近的水涉头边立有一石碑,上刻琼花水涉四字。艺伶就是在这水涉上落戏箱,乘红船到各地演出的。不过,我也看到另一段介绍,说“琼花会馆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最早的粤剧行业组织,为本地戏班艺伶排练、教习、切磋艺术之地,也是当时戏班管理的机构。因供奉戏行祖师华光,故又称之为琼花宫”。明万历比起清雍正又要早百多年,不知哪个为准了。  

     琼花会馆建立之后,其他的会馆纷纷建立,但是,规模都不及琼花会馆。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镇内有会馆凡三十七,琼花会馆建筑瑰丽,为会馆之最。琼花会馆面积比当时的佛山祖庙还大,门口有四根大柱,还有个亭子。其时佛山多迎神赛会,逢神诞必要上演粤剧,清代有一首竹枝词描写了这一盛况: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万人围住看琼花”句,除了押韵的需要,应该也是突出“琼花会馆”在当时的地位。

    除了规模大,当年的琼花会馆“权力”也很大,它是一个汲及到广东、广西粤剧行业的管理机构,执行如今文广新局的部分职能。如版权问题,哪个戏班排了新戏都要到会馆演一次,得到审查通过后才能演出,不能无偿偷排同行演出内容;还有演出场地纠纷问题,如果两个戏班同时到一个场地演出,就要靠会馆来协调。

    玩粤曲的人,常会说到“八和会馆”,那么,何为“八和”?原来,可以在在琼花会馆里找到出处。作为粤剧的行会,琼花会馆有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会馆内设慎和、兆和、庆和、福和、新和、永和、德和、普和等八堂,分别统管所属会众。这“八和堂”,应属不同的八个戏班,渐渐也应形成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如今,佛山的琼花会馆是否仍在?可惜的是,清末佛山的琼花会馆因为粤剧艺人的起义而遭禁,伶人们也不得再演粤剧,琼花会馆也是不能再办的了,后来粤剧武生邝新华等人遵从师父的遗愿,在广州的黄沙另建八和会馆。并规定,新会馆的成立一定要比广州所有的商行工会的会馆要宏伟,以让世人重新认识粤剧,以粤剧为豪!其后,佛山的琼花会馆日渐衰败破落,不复存在了。到如今,在佛山的广东粤剧博物馆,一座题着“琼花会馆”四字的新建的牌坊,还在追忆着琼花会馆当年的辉煌。

    那么,广州的“八和会馆”有否建成?还真由邝新华倡导,全行出资出力,于清朝光诸15年即公元1889年建成,原址在广州黄沙。“八和”二字的含义,除了上述的解释,因新址的建设,又多了一种解释:“八”字意指对行的人,“人”字上面分开就是“八”字,“和”者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开创粤剧新天地,两种涵义,均强调一个“和”字,和为贵、和为上,为戏行先贤的精髓所在。

  新的会馆建得如何?据史料记载,的确建筑得很宏伟,而且还派生出一个传奇的故事。

    为了衬起这个会馆,大门也一定要够高够阔,但是要做这样的门,首先就要找这样大的木,但这样一整块的木材很难找,否则就只能用一块块的木板拼,但他们又不愿用拼出来的门,为此负责人很伤脑筋,苦无对策。一夜,华光师父向负责人报梦,说某处有巨木可作大门,于是第二天清早负责人就到先师指点的地方一看,不见什么树木,唯见一个大水塘,本以为梦境为虚,后来他又想,会不会要藏在水塘底下,于是命人抽干水塘,果然在干涸的河床躺着一块大柏木,关于树木中的伟丈夫有“千年松、万年柏”之说,这偌大一块柏木,甚为罕见。于是黄沙“八和会馆”的大门就是用这柏木做的,它比广州陈家祠的大门还高还大,厚实、沉重,后来日本侵华,飞机轰炸广州,黄沙一带被夷为平地,“八和会馆”也难幸免,唯独就是这两扇柏门,岿然不动,无损分毫。1946年,粤剧界在恩宁路重建了“八和会馆”。由于恩宁路的“八和会馆”是权宜的会所,地方狭小,放不下这两扇大门,于是这两扇门放到了恩宁路后街的重建的“銮舆堂”。到了文革时期,那两扇大门被视为“四旧”,弃置阴暗街角,复又用作大货车上下的搭桥,承受千斤重压。文革后,大门始得物归原主。黑漆漆的大门经历了众多沧桑,至今仍是坚固如昔,伶人到此凭吊,总会产生几许慨叹。

   现在,重修的八和会馆,朱门重启,长年对外开放,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入内参观,而且还有不少粤剧发烧友在那里参加“私伙局”,一展唱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