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的《盛世危言》

 

      陈贤庆

 

  “危”字在古汉语中,除了“危险”,还有“高”“直”等义。“危言”,颜师古解释:“危言,直言也。言出而身危,故曰危言。”
    1921615日,发行于上海的《申报》上登出了一则讣告:清授荣禄大夫、原任广西左江道郑公陶斋,于夏历五月初九日寅时寿终。”讣告中所提到的“郑公陶斋”,就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洋务实业家、维新思想家郑观应。

87年前的614日,这位从广东香山县走出去而最终成为影响中国的人物,在上海提篮桥招商局公学宿舍内寂寞地离开人世。郑观应的经历很曲折,很丰富,本文就不作全面介绍,但是,必须要提到的,则是他给历史留下的那部饱含忧国忧民思想的著作《盛世危言》。

1842724日,郑观应出生于三乡镇雍陌村。少年时在家乡随父亲学习。咸丰八年(1858年),应童子试未中,即奉父命远游上海,弃学从商,在任上海新德洋行买办的叔父郑廷江处“供走奔之劳”。次年,由亲友介绍进入上海一流的英商宝顺洋行任职。同年冬,被派赴天津考察商务。十年(1860年)返回上海后掌管洋行的丝楼,并兼管轮船揽载事项,渐渐成为上海滩的名人。他是工商巨子,一方面也不停思考中国的命运。他先后写出了《救世揭要》和《易言》。中法战争之后,他在《易言》基础上完成5卷本《盛世危言》,于1894年出版。中日甲午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时期,他又两次增改,最后形成8卷本30多万字的《盛世危言》。在书中他提出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指出国弱民穷的根源在于专制政治,并首次提出“兵战”不如“商战”的观点。 

郑观应数十年任职于洋行、参与洋务运动和创办经营近代企业,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有深刻的认识。从《救世揭要》到《易言》,他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自强之道战胜列强,被誉为“救世之良药”。
  《盛世危言》刊出后,人们更是竞相传阅,以至重印20余次,成为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版本最多的一种书。1895年光绪皇帝看到此书,命印刷2000部,分发给大臣阅读,被时人称为“医国之灵柩金匮”,对后来康有为领导的“戊戍变法”起到了先导的作用,对五四时期的进步青年也起到启蒙和激励作用。 
  上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陕西省北部采访,毛泽东回忆起他的青少年时代时说:“《盛世危言》在我脑子里鼓舞起恢复我的学业的愿望。我也逐渐讨厌我在田地上的工作。自然我父亲反对我这件事。关于这件事我们常常口角,最后我从家里跑开了。”美国著名的学者特里尔在他写的《毛泽东传》中也说:“一本倡导改良呼吁技术进步的书——《盛世危言》,使毛泽东形成了这样的思想:为了拯救自己的文明,中国必须借鉴西方的东西。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具有改良思想的买办。他使毛泽东产生了这样的考虑:为了中国的命运,他应该走出韶山,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百年之后,当我们重读《盛世危言》时,还可以得出许多的感悟和启发。当前,我们亦欣逢盛世,但并非时时处处都是“歌舞升平”,人口压力、民族冲突、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经济转型、贫富差距,尤其是教育、住房、医疗、就业等问题,时刻在困扰着我们,不忌讳“危言”,多听“危言”,做到居安思危,才能使盛世持续。百年前郑观应所提出的改良政治、借鉴西方,正是我们今天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此外,在世界政局相对稳定的当今,“兵战”的危险虽依然存在,但是,“商战”则显得尤为重要,商战的胜败,决定了国家的兴衰。

三乡镇雍陌村的郑观应故居犹在,这位近代改良思想家的铜像坐落在三乡文化广场上,他正以殷切的目光,注视着家乡的人民,如何创造盛世,维持盛世……

 

(此文刊登于2008年8月16日《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