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武则天

    公元690年,武太后改国号为周,自称皇帝,因她的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历史上称她为武则天。从她称帝到退位的公元705年这15年,历史上称为武周时期。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

   武则天登基后,降唐睿宗为皇嗣,太子李成器为皇太孙,皆改姓武。其他武姓子侄一个个封王进爵,其中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武则天的爱女太平公主原来嫁给薛绍,此时薛绍已死,武则天毒死了武攸暨(侄子)的妻子,把太平公主嫁给了他。武则天堂姐,嫁宗氏家族,生有三位儿子,分别是宗秦客、宗楚客和宗晋卿。皆是博学多才之士,受到武皇帝重用。 武皇帝命宗秦客制造了17个与政治有关的字。这17个字在武则天朝都要被强迫使用,但现在仍保留下来的,就只有为武则天名字特别制造的“曌”字(读音照),即“武曌”。

   武则天从一个普通的皇妃,一步一步登上了女皇的宝座,不容否认她具有非凡的政治手腕。为了达到登基的目的,她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杀戮来扫清自己前进的道路,而这一点,是有她的思想根基的。武则天从前在唐太宗宫中时,唐太宗一匹壮马名叫狮子,非常暴烈,没有人能制服它。武则天对唐太宗说:“我能制服它,但要有三件器手:一是铁鞭,二是铁挝,三是匕首。用铁鞭打它的身,不服,用铁挝打它的头,再不服,因匕首割断它的喉。”当时,唐太宗很称赞她的气概。她就是用制服壮马的方法来驾御群臣的。

   在上一节里,我们已经提到,武则天镇压唐臣的一条措施就是使用酷吏和酷刑,结果,弄得朝臣人人自危,朝不保夕,但是,当她达到称帝的目的后,她为了缓和过度紧张的群情,便开始拿酷吏来开刀,她登基不久,有人告发周兴谋反,她便派来俊臣去审问。来俊臣假意和周兴喝酒,问周兴:“犯人不肯认罪怎么办?”掼用酷刑的周兴回答说:“这容易,拿个大瓮,周围用炭火烤,把犯人装进去,什么事他会不招呢?”来俊臣按周兴的办法准备好瓮,周围加上火,于是对周兴说:“我奉命来审问老兄,就请君入瓮吧。”周兴吓得慌忙服罪。次年(公元691年),武则天杀索元礼,流放周兴到岭南,周兴被仇家杀死于途中。武则天把滥杀的罪名都加在他的身上,实际上,他俩从来都是禀承她的指使行事的。武则天留下最大的酷吏来俊臣,显然还认为他在必要的时候能起到某种特殊的作用。

   公元692年,王庆之等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对此,武则天迟疑未决。大臣岑长倩、格辅元、欧阳通表示反对。武承嗣勾结来俊臣诬陷岑长倩三人谋反,结果,三人均被杀死。王庆之继续入宫恳请,武则天仍下不了决心,她把凤阁(即中书省)侍郎李昭德找来商量。李昭德说:“陛下身有天下,应该传给子孙,自古以来,哪有侄为天子,为姑立庙的呢!”武则天也醒悟过来,于是赐给李昭德一根仗,如果王庆之再入宫,就用这根仗将他驱逐。李昭德出门,刚好碰到到王庆之。李昭德满腔怒火,命令朝士用仗将他活活打死。

   由于李昭德为人正直刚毅,颇受武则天的信任和重用,武承嗣十分嫉恨他,但又无可奈何。朝中大臣除李昭德外,还有狄仁杰、魏元忠、乐思晦、李安静、任知古、裴行本等人,也都敢于同武承嗣作对。武承嗣又勾结来俊臣,先以谋反罪杀了乐思晦、李安静二人,后又罗织罪名,将狄仁杰、魏元忠等七人拘捕下狱。本来都判处死刑,后经武则天干预,才将七人贬谪或流放。

   李昭德目睹武承嗣的所为,密言武则天说:“武承嗣权力太重,恐怕会养成篡夺帝位的危险。”武则天说:“我没有想到这里。”即免去武承嗣的宰相职。武承嗣也诋毁李昭德。武则天说:“我任用李昭德,才觉安心,他替我分劳,你怎能和他比较。”趁着李昭德参政,一些忠直大臣,如朱敬则、周矩、严善思等都上疏请求缓刑,刹住告密之风,武则天也表 示同意。监察御史严善思正直敢言,他审理告密事件,发现其中大部分是诬陷,共查出诬陷者850余人,反将他们治罪,罗织经从此失败,告密之风也渐渐刹住。

   武承嗣一时板不倒李昭德,又阴谋除灭皇嗣李旦。他买通武则天身边一个宠婢团儿,叫她诬陷李旦的妃子刘氏和窦氏(李隆基生母),说她俩常常诅咒武则天。武则天大怒,将她俩杀死。武承嗣又指使团儿等诬陷李旦谋反,武则天令来俊臣审讯李旦身边的人。众人遭受酷刑,准备招供,忽有乐工安金藏大呼道:“皇嗣未有谋反,为什么硬说他反!我愿剖心出示,替皇嗣表明真情!”说着,就取刀自剖其胸五脏皆出,鲜血满庭。武则天知道这事,亲自前往验视,令医生将安金藏抢救过来。武则天叹息道:“我有儿子,不能自明,累得你这样。”即命令停止审讯,一场大狱,才算免除。

   公元693年,娄师德升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宰相),掌管朝政。当时,武则天已经登基3年,江山算是坐稳了,心情也特别高兴,经常宴赏群臣,接受四方朝贺。据说初春的一天,后苑中百花还未开放,武三思、太平公主等阿谀她说,百花没有得到陛下的敕令,不敢开放,武则天即下敕令。果然,次日早晨,百花相继开放。武三思等人争献谀词,逗得武则天眉飞色舞。但是,独有牡丹花不肯开放,武则天气怒,下令将它们移出苑外,贬谪洛阳,所以牡丹花又称洛阳花。

   不过,武则天又是很喜欢洛阳这座城市的,她不仅改称它为“神都”。 登基以后,更定都到神都,她对神都着力营造,广建宫殿,开凿大佛,使得洛阳城变得更加繁盛。 此外,洛阳南郊的伊水河两岸的龙门,从北魏孝文帝起,在就大量开凿石窟建造佛像,武则天信奉佛教,更是积极推动造像工程,她捐赠脂粉钱建造卢舍那大佛像,据说还是以她的真容雕刻而成。龙门开凿石窟造像盛于唐代,在所有洞窟中,唐代占了百分之六十。

   公元694年,武三思提议,铸铜铁造一天枢,铭刻武则天的功德,立于端门之外。对此,武则天当然乐意,于是,用钱百万亿,收集铜铁2百万斤,铸成一座柱形的天枢。天枢高105尺,直径12尺,共有 八面,刻有各种歌功颂德的铭文。铸这天枢无疑是一大浪费。武则天一方面接受四方的歌颂,一方面过着荒淫腐化的生活,和尚怀义是武则天的情夫,受封为辅国大将军鄂国公,他恃宠骄横,无法无天,成为洛阳城中一大恶霸。后来,武则天渐渐疏远了怀义,御医沈南璆得到宠幸,怀义恼怒,一天半夜,他偷偷在宫内天堂放火,大火延及明堂,烧成灰烬。

   公元695年,武则天因怀义屡屡在外宣扬她的丑事,决定除灭他。她召太平公主商量,太平公主很快就想出一计。一天黄昏,太平公主派武则天一心腹召怀义入宫。怀义行至殿阶,见只有几名妇女,所以不加防范,被预先埋伏在那里的武攸宁(武攸暨堂兄)等擒杀。

   太平公主诱杀怀义后,又引美貌的男子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俩陪伴武则天。不到几天功夫,张易之、张昌宗便成为宫中炙手可热的人物,甚至连武承嗣、武三思等人也要抢着去巴结,亲自为他们执鞭赶车,称张易之为五郎 称张昌宗为六郎。

   公元696年,唐朝的东北边境发生了战争。当时,居住在辽河流域的契丹部族日益强大起来。由于唐朝边关官吏虐待契丹部众,激起了他们的反抗。李尽忠、孙万荣举兵攻陷营州。武则天闻讯,即派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领兵前往讨伐。结果,武三思连遭契丹伏击,大败而归。武则天又派武攸宜为清边道大总管,招募全国囚犯组成军旅出征,结果,武攸宜也未能击退契丹,契丹攻陷冀州,河北震动。武则天再派武懿宗为行军大总管。领兵20万前往。武懿宗到赵州后,闻契丹杀来,慌忙退至相州,契丹又攻陷赵州。武氏子弟在朝中作威作福,到了战场个个都是草包,只有娄师德、狄仁杰等在拼命抗击。当时,突厥默啜可汗愿意与唐朝和亲,出兵袭击契丹。契丹两面受敌,李尽忠惊死,孙万荣兵败被杀,一场东北边境的危机总算消除了。但是,唐朝对此也要付出代价,次年,武则天将分居在六州的突厥降众归还了突厥。

   公元697年,李昭德任监察御史,和酷吏来俊臣的争斗十分激烈。来俊臣依然奸诈暴虐,陷害忠良,李昭德准备揭发他的罪恶,除灭这一凶神,但是,他还未动手,来俊臣先诬陷他谋反,结果,李昭德被拘捕下狱。来俊臣愈加恣肆,阴谋将庐陵王李哲、皇嗣李旦、太平公主及武承嗣、武三思等全部除灭,好让他独揽朝政。太平公主、武承嗣等知觉后,共同揭发他的罪恶,来俊臣被拘捕下狱。中丞吉頊劝武则天杀来俊臣、武则天同意,但是,却将李昭德和来俊臣一起斩首。来俊臣被杀后,仇家争咬他的肉,立刻咬尽,挖出眼球,剥去面皮,剖腹取心,蹋成泥浆。武则天看到群情愤激,随即下制书,历举来俊臣的罪恶,并且加以灭族罪,说是“以雪苍生之愤”。其实,没有她的撑腰,来俊臣怎么敢肆无忌惮?!

   来俊臣死后,经娄师德的推荐,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同平章事(即宰相)。娄师德推荐狄仁杰,并没有让他知道,而狄仁杰却经常排挤娄师德,娄师德并不计较。一次,武则天问狄仁杰:“娄师德算得上是知人吗?”狄仁杰却说:“我和他是同行,并没有听闻他有知人荐贤的事。”武则天说:“我任用你,就是娄师德推荐的,可以算得上是知人了吧?”狄仁杰惭愧万分,后来对别人说:“娄公盛德,我为所容,到今天才知道,实在愧对娄公啊!“娄师德以器量大而著称,有一次,他和他弟弟谈及忍耐,他弟弟说:”被人吐唾沫到脸上,自己将他舔干,总算忍耐了吧?“他说:“被人唾面,须让它自干,如果将它拭净,就是违背了对方的意思了。正因为他有这种器量,30年间,大小冤狱,他也没有殃及, 公元699年,他因病死去。

   公元698年,武承嗣、武三思都想谋夺太子的地位。因为武则天是女皇帝,在继承问题上不得不陷于难以解决的困境。她变李姓的唐朝为武姓的周朝,当然想传位给武姓的人。她觉得武三思不错,想立他为太子。在一次宴会上,他询问宰相大臣的意见,大家都不做声,其实是表示反对,因为朝臣们毫不犹豫地公认国家是唐朝的国家,狄仁杰则公开提出反对意见,请求她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应该立即召还庐陵王李哲。吉顼也怂恿张易之、张昌宗在武则天跟前提出同样的请求。武则天考虑再三,终于召回李哲,立他为太子 ,取消了李旦皇嗣的名号,改封为相王。日夜谋求作周皇帝继承人的武承嗣,这回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竟活活的气死了。

   公元699年,突厥又入侵唐朝。突厥默啜可汗帮助唐朝击败契丹后,武则天遵守前约,与突厥和亲,送武承嗣次子武延秀到突厥和默啜可汗的女儿结婚。不料默啜可汗要将女儿嫁给李姓子弟,不承认武延秀的身份,并发兵南侵,声称要反周为唐。突厥兵很快攻陷定州、赵州,逼近相州。武则天派狄仁杰率军北征,打退了突厥兵。在西方边境,大将唐休璟、郭震(字元振,历史上多称郭元振)也打败了吐番的入侵。

   公元700年,狄仁杰病死。狄仁杰当宰相后,武则天对他十分信任,把政事都委托给他,称他为国老。狄仁杰有魏征的忠直和胆量,常在武则天面前争论曲直 ,而武则天每每又能听从。有一次,狄仁杰跟随武则天出游,疾风将他的头巾吹落,马受惊而乱跑,武则天即命太子上前去抓住马络头,将惊马控制住。狄仁杰每次入宫见武则天,武则天总不让他下拜,说:“每见你下跪,我也感到身子痛。”武则天曾叫狄仁杰推荐个能人,狄仁杰问:“不知陛下任用他做什么?”武则天说:“想任用他为将相。”狄仁杰便推荐荆州刺史张柬之,后不久张柬之被提升为宰相。此外,狄仁杰又推荐姚崇(原名元崇、元之)、 桓彦范、敬晖等几十人,后来都成为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尽在公门。”狄仁杰说:“荐贤为国,非为私也。”狄仁杰死后,武则天哭着说:“朝廷完了。”以后朝廷发生什么大事,朝臣不能处决时,武则天总是叹息地说:“老天为什么这么早夺去我的国老!”

   狄仁杰死后,宰相如苏味道、李峤等人才能都远逊狄仁杰。苏味道办事模棱两可,当时人们称他为“苏模棱”(成语“模棱两可”的出处)。武则天便选拔了韦安石、崔  、张嘉贞、朱敬则、姚崇等人执掌朝政,又派魏元忠为萧关道大总管、郭元振为凉州都督,防御突厥和吐番的入侵。因为有这班大臣合力辅佐,当时的社会还算安宁和兴旺。

   武则天虽然年近80,但情欲不减,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依然受到她的宠幸。张氏兄弟在宫中作威作福,朝臣很多都拜倒在他们的门下。当时人们阿谀张昌宗,说他似莲花般美丽。内史扬再思则说:“你们的话颠倒了,应是莲花似六郎。”驸马武攸暨、武三思等人和张氏兄弟终日混情嬉戏,宫中弄得污秽不堪 。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当她14岁的时候,生得妖治艳丽,加上她天资聪慧,颇有文才,武则天便命她掌诏命,制诰诏书,多出于她的手笔,上官婉儿很快加入这个淫秽的集团中。

   公元703年,魏元忠被召回朝廷,武则天提升他为宰相,洛阳令张昌仪是张昌宗之弟,素不守法,魏元忠屡加训斥;张易之的家奴为非作歹,被魏元忠逮住,用仗打死。因此,张氏兄弟十分痛恨魏元忠,于是诬陷他说过“武则天老了,不如依附太子,才是久安之计”这样的话。武则天大怒,要亲自审问魏元忠。张昌宗特地找了凤阁舍人张说(字道济),要他做假证。凤阁舍人宋璟、侍御史张廷珪、左史刘知几知道这事,都劝说保持气节,毋污青史。结果张说没有作假证,还痛责张昌宗。武则天将魏元忠、张说同时下狱。大臣朱敬则等上书力谏,二人才免才一死。张氏兄弟的势力日盛一日,宫廷内外,谁稍有违意,即受处治。太子李哲的长子李重润(原名李重照),女儿永泰郡主偶然谈及张氏兄弟的丑事,被他俩知道,入诉武则天。武则天命内侍将李重润兄妹活活打死。又赐永泰郡主丈夫武延基(武承嗣长子)自杀。

   公元704年,武则天病重,张氏兄弟在宫中侍疾。大臣们都在密切注视着事态的发展,而张氏兄弟也预感到,武则天一死,他们也有杀身之祸,于是也偷偷组织党徒,以防不测。 不料,有人告发张昌宗想谋反,武则天极力保护他,但御史中丞宋璟则力争要杀。张昌宗被送到肃政台受罪。但是,宋璟正在审问,宫中出特敕赦免。宋璟又恨又悔,说:“刚才就应打碎这小子的脑袋,现在后悔无及了。”武则天叫张昌宗到宋璟处谢罪,宋璟拒绝不见。

   公元705年,张氏兄弟仍在宫中,暗中图变。宰相张柬之、崔元暐以及敬晖、桓彦范、袁恕已等密谋诛杀张氏兄弟,邀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共同行事 。李多祚同意。张柬之令敬晖、桓彦范、李湛等同为羽林将军,掌握禁兵。之后,张柬之等先率羽林兵500余人到玄武门,派王同皎(太子女婿)、李多祚、李湛到东宫迎太子。太子到玄武门后,率兵拥入内殿,斩杀了张易之、张昌宗, 包括宗秦客等,然后直趋长生殿。武则天听到声响,惊问:“谁在作乱?”张柬之等说:“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之命将他们诛杀了。”武则天怒视太子说:“你竟然这样?现在他俩被杀,你回东宫去吧。”桓彦范等逼武则天传位给太子,此时的武则天已没有了过去制服烈马那种威势,只好签应传位。这年冬天,她 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遗制说“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表示又回到了李家来当皇太后。这一年是神龙元年,这事,史称“神龙政变”。

   武则天在皇后位28年,在皇太后位6年,在帝位15年,实际掌权45年(从公元660年算起),共活了81岁,死后也葬于乾陵(唐高宗墓)。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皇帝,她靠权谋和诛杀登上历史舞台。她在位期间,杀人无数,包括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她的诛杀仅限于宫廷里,对广大民众没有多少危害。她生活腐化,供养和收罗了不少人,使得他们作恶多端,但是,她也提拔和任用了众多有才能的文武大臣,只要不被她怀疑为谋反者,她也能从酷吏、亲信的陷害中保全他们。她还开创殿试制度,亲自考试贡士;规定九品以上的官和百姓可自行荐举;规定五品官都可升入士流,这些措施大大打击了门阀制度。她性情多疑暴戾,但有时也能纳谏。过去的历史学家们对武则天的褒贬不一,但有一点恐怕是大家都承认的,在她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尽管晚年有不少弊政,但国家基本上保持了贞观时期的统一和强盛。以她之后的唐中宗和唐睿宗时的政治与之相比,那就更加鲜明了,因而应该说,她对历史是有贡献的。

 

                     接第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