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唐中宗、唐殇宗和唐睿宗

    公元705年,唐中宗李哲复位,将国号恢复为唐,并恢复唐朝的一切制度,结束了武周时期。 恢复原来的两京制,洛阳与长安也恢复并称东西两京,唐中宗同时恢复了韦氏皇后的地位。

    武则天本人刚退下舞台,唐中宗、韦皇后又重演唐高宗、武皇后的故事,唐中宗比唐高宗更昏懦,而韦皇后只有暴行,并无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昏懦加昏暴,演来形式颇相似,结果却完全不同。

   唐中宗和韦皇后被幽禁房州时,同甘共苦,感情很深,唐中宗曾向韦皇后发誓说:“将来有出头之日,一定让你为所欲为,不加禁止。”韦皇后复位以后,理所当然学武则天的样子,干预朝政。张氏兄弟被诛杀以后,洛州长史薛季昶 、朝邑尉刘幽求都劝张柬之、敬晖及早除灭武三思等人,但张柬之、敬晖却不以为然,认为武三思等人不可能再得势。事实恰恰相反,武三思等人不但没有失势,而且比以前更加显赫。唐中宗第七女安乐公主,是韦皇后赴房州途中所生,当时解衣作襁褓,所以取名儿。唐中宗还京都后,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唐中宗和武三思之间就有了一条纽带。唐中宗复位后,将上官婉儿纳入后宫,拜她为捷舒,仍让她掌诏命。这上官捷舒与武三思有奸情,她又怂恿韦皇后与武三思私通。这样,韦皇后与武三思之间就有了一条扯不断的纽带。不久,武三思被拜为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婉儿也进封为昭容。这样,韦皇后、武三思、上官昭容勾结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专权腐化的集团。

   张柬之、敬晖等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步田地,此时才慌张起来,请唐中宗削弱武三思的权力,但已经晚了。张柬之、敬晖等便密谋先除灭武氏势力。然而,武三思已获悉张柬之等人的意图,想出了一条奸计,和韦皇后日夜在唐中宗面前进谗言,说张柬之等五人恃功专宠,将不利于朝政,不如封他们为王,夺去他们的权柄。唐中宗听信了他们的话,封张柬之、敬晖、桓彦范、崔玄暐、袁恕已五人为王,全都解除职务。

   公元706年,武三思因五王仍在京师,心中不安,又请唐中宗调他们分别到外地当刺史。驸马都尉王同皎目击时事,十分气忿,常私下责骂武三思。武三思诬陷他谋反,唐中宗派御史大夫李承嘉等审视,王同皎被处死,牵连被杀的有张仲之等多人。处士韦月将上书请诛武三思,唐中宗看罢,要将韦月将斩首 。黄门侍郎宋璟极力谏阻,韦月将被流放岭南后遭杀害,而宋璟也被贬出京师。武三思又指使亲信中书舍人郑惮再告张柬之等五人,他们又被贬至僻远地方当司马。但武三思还不死心,又想出一计,派人偷偷到天津桥(在洛阳)畔,出榜揭示韦皇后的秽行。唐中宗得知后大怒,命李承嘉速查此事,李承嘉已得到武三思密嘱,报称是张柬之五人干的,于是唐中宗将他们流放得更远。武三思私改制令,派周利用追杀他们五人。薛季昶当时已贬至儋州(海南岛儋县),听闻五人遇害,也服毒自杀。武三思除灭了一批异已,更是权倾内外,众多的佞臣都拜倒于他门下,甘心充当他的走狗。武三思曾对人说:“我不知此间何人为善,何人为恶。与我善者就是善人,与我恶者就是恶人。”

   公元707年,相王李旦 、太平公主劝唐中宗速立太子,唐中宗没有和韦皇后、武三思等人商量,立儿子卫王李重俊为太子。韦皇后只有一子,就是李重润,已被武则天仗死。由于太子不是她所生,所以韦皇后很感厌恶,而安乐公主李裹儿,自请唐中宗立她为皇太女。想有朝一日取代太子的地位,唐中宗没有同意,但允许她开府设官,干预朝政。武三思因唐中宗立太子没有和他商量,更是心怀忌恨。他们三人联合起来,共同排挤太子。太子气忿难平,与魏元忠、李多祚两人密谋除灭武三思。魏元忠不敢参与,但也不反对;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当即 表示同意。于是,李多祚率羽林兵3百余人,拥着太子直杀入武三思的家。当时武三思正与武崇训夜饮,不防被太子擒杀,羽林兵又把武三思家男男女女全部杀光。太子和李多祚又斩关入宫,准备再杀上官昭容、安乐公主和韦皇后。唐中宗、韦皇后等统统躲往玄武门楼,李多祚一时攻不进去。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等领兵杀出。唐中宗乘机在楼上高喊:“你们都是我的卫士,不要跟随李多祚反叛!”李多祚手下兵不多,兵士听唐中宗这么一喊,反戈一击,李多祚被杀死。太子李重俊逃出京城,在途中被部下杀死,一场叛乱总算平息了。

   太子及李多祚兵败被杀,韦皇后、安乐公主等借口追究太子的同谋,想陷害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便指使兵部尚书宗楚客告发他俩。唐中宗不想牵连到他俩,二人总算免了祸。宗楚客等又诬谄魏元忠,魏元忠被贬往避远地方,在途中病死。

   韦皇后、安乐公主杀李重俊后,觉得事情很顺手,愈益肆无忌惮,她们大卖官职,不论什么人,只要出钱若干就给官职。这种官当时称为“斜封官”,有同正、试、摄、检校、判、知官等名目,人数多至几千人。出钱较少的人可到吏部候选,一年有数万人。武崇训被杀以后,安乐公主又嫁给武延秀,武氏势力依然很盛。安乐公主开府设官以后,众多趋炎附势的人物都投靠到她门下。她强占民田、民房、大兴工役、建造宫室,过着十分奢侈腐化的生活。武延秀娶安乐公主后,又与韦皇后私通,搞得一塌糊涂,只瞒着一个唐中宗。上官昭容的势力也很大,她怂恿唐中宗开馆修文,增设学士,由她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这样一来,朝士纷纷依附于她,以求仕进。上官昭容大造庭苑,供自己享受,并和兵部侍郎崔勾搭上。她还挑选一些美男子献给韦皇后,让他们穿着女装,昼夜在宫中淫乱。除了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昭容外,郕国夫了、崇国夫人(两人为韦皇后妹)、沛国夫人(上官昭容母)、长宁公主(安乐公主姐,韦皇后所生)等亦都仗势欺人,请谒受脏。朝臣之中。除了侍中萧至忠较为正直外,其余宗楚客、杨再思、韦巨源、崔等都是狐群狗党,唐中宗受制于韦皇后,又处于众多的奸之中,干脆不理朝政,终日沉缅于酒宴声色,变着花样寻求刺激。当时,政出多门,滥官充溢,府库空竭,民不聊生。

   公元710年,许州参军燕钦融上书指责韦皇后淫乱 ,干预朝政;安乐公主、武延秀及宗楚客等朋比为奸,危害社稷。唐中宗召燕钦融当面诘问。然后打发他走,宗楚客指使卫士打死燕钦融,唐中宗当时亲眼目睹,又气忿又难受。宗楚客通告韦皇后,韦皇后慌张起来,和新近招纳的情夫散骑常侍马秦客 、光禄少卿杨均密谋毒死唐中宗。安乐公主希望韦皇后临朝称制,自己做皇太女,也参与合谋。次日,马秦客制成毒饼,由韦皇后献给唐中宗。唐中宗吃后不久,便被毒死了。

   唐中宗李哲两度即位。第一次即位才1个月被废黜,幽禁了14年。还都后当了6年太子 。第二次即位,在帝位6年,不料被自己的妻女合谋毒死。唐中宗享年55岁,死后葬于定陵。唐中宗本人没有什么好名声,但是,他的身份很特殊,自己是皇帝,父亲是皇帝,母亲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儿子是皇帝,侄子是皇帝,于是,后人给了他一个与“六味地黄丸”同音的诙谐绰号“六位帝皇丸”。

   公元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了唐中宗。韦皇后令韦家子弟及重要党徒分 别统领兵士5万人屯守京城,照武则天故事,准备临朝称制。这一边,太平公主找上官昭容和几位大臣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韦皇后临朝摄政由相王李旦参谋政事。遗诏公布以后,宗楚 客与韦皇后密谋,然后由他联络朝官,奏请皇后临朝,罢相王参政。韦皇后即令相王李旦为太子太师,她自己临朝摄政。几天后,太子李重茂即位(历史上称他为唐殇帝),当时他16岁。尊韦皇后为皇太后。

   韦太后临朝摄政后,令堂兄韦温总掌内外兵马,韦家子弟统领南北军,准备不久学武则天的样子,自当女皇帝。韦太后深知,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是自己最主要的政敌,所以每天和韦温、安乐公主等商量,准备除灭他俩。

   相王李旦的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早已注意韦、武集团的举动,暗中在积蓄力量。他曾任潞州别驾,在潞州(今山西长治)募集了一批人。后罢官回京师,仍秘密招集勇士,特别在羽林军中号称“万骑”的队伍中结识他们的豪杰,等待时机到来。李隆基得知韦太后、安乐公主等人的阴谋 ,即与太平公主及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暕、内苑总监钟绍京、前朝邑尉刘幽求等密谋发动宫廷政变。当时恰好万骑受到韦家子弟的虐待,军官葛福顺、陈元礼向李隆基诉苦,李隆基把打算告诉他们,他们极力拥护。夜晚,李隆基改换服装,领刘幽求进入苑中,与钟绍京等会合。葛福顺入羽林营,杀死统领的韦璿、韦播,羽林兵都愿意为李隆基效力。于是,李隆基等领兵去攻玄武门,一直杀入宫中,先斩死韦太后,再杀武延秀、安乐公主、上官婉儿 、宗楚客等。天明,李隆基去见父亲李旦,叩头谢罪,李旦哭着说:“社稷宗庙,全靠你保住了,还有什么罪?”李隆基又下令收捕韦、武党徒,韦温、宗楚容、韦世源等统被擒杀,韦、武两家及其党羽几乎全部杀尽了。李隆基受封平王,其余薛崇暕、钟绍京、刘幽求等都加官进爵。

   这时,由太平公主出面,王李旦相恢复了帝位,即唐睿宗。李重茂仍受封温王。这场由李隆基发动和领导的宫廷政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消灭了称霸朝廷达半个多世纪的武氏集团,野心勃勃的韦后想重演武则天的故事,却以惨败告终。 这事,史称“唐隆政变”。

   公元710年,唐睿宗恢复了帝位。唐睿宗也是一个昏懦的人,他之所以能恢复帝位,完全是依靠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力量,所以他没有立长子李成器而立有功的三子李隆基为太子,并使太平公主干预朝政。此外封李成器为宋王、李成义为申王、李隆范为岐王、李隆业为薛王。以姚崇为兵部尚书、宋璟为吏部尚书。姚、宋二人,同心合力,革除唐中宗时的弊政,罢免斜封官,提拔贤良,赏罚分明,政事开始好转。 这一年,唐朝与吐蕃的关系也得到好转,吐蕃的赤德祖赞迎娶唐朝宗室雍王李守礼的女儿金城公主进藏。

   但是,唐睿宗的妹妹太平公主这个时候又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朝廷中一位炙手可热的人物。太平公主在两次宫廷政变中都立了大功,唐睿宗很敬重他。把她摆在与太子平起平坐的地位。宰相们有事上奏,唐睿宗总要问有没有同太平商量过,也要问有没有同三郎(即太子)商量过。他这种昏懦表现,无形中助长了太平公主的专横,也自然要引起公主与太子间的冲突。开始,太平公主因太子年轻 ,当时只得25岁,并不把他放在眼里,后来她发现,太子颇具才略,不是等闲之辈。

   公元711年,太平公主与太子的矛盾已公开化,她专力排挤太子,开府设官属,把持朝政,7个宰相中,5个是她的私人,其余文武官 员,依附她的有一大半。她屡次制造流言,中伤太子,幸亏朝廷中还有姚崇、宋璟、张说等耿直大臣,太子才不至遭诬害。姚崇等又谏劝唐睿宗,应命太子监国,将太平公主和武攸暨安置东都,才能保障朝政的安稳。唐睿宗采纳这建议,将太平公主和武攸暨安置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但很快又召他俩回京。不久,武攸暨病死,太平公主又和崔勾搭上了。此外,窦怀贞,岑曦、萧至忠、薛稷等人都成了她的瓜牙,姚崇、宋璟、张说等又遭贬谪。

   公元712年秋,有慧星出现在太微垣帝边,太平公主指使术士对唐睿宗说:“慧星出现,国家有变,大慨是皇太子要当天子了。”太平公主的目的是挑拨唐睿宗与太子的关系,怂恿他杀掉太子。不料,唐睿宗已不想当皇上,趁这机会“传德避灾”,将帝位传让让给太子,自己当太上皇。太平公主弄巧成拙,反悔不已。

   唐睿宗李旦两度即位。第一次在位6年(但无预政事),第二次在位3年,在太上皇位4年后病死,享年54岁,死后葬于桥陵。

 

                          接第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