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

   1487年,万贵妃和明宪宗相继病死,身世奇特的18岁的太子朱佑樘即位,是为明孝宗,年号弘治,又称弘治帝。从上述可知,弘治帝身世凄凉险恶,得以继承大统,实属幸运。特殊的经历造就了他嫉恶好善的性格,富于同情心和正义感,这在皇帝之中是少有的。

  即位之后, 明孝宗首先清除奸佞,把万安等庸碌的官员革职,将大批“国师”“术士”充军;与此同时,他起用王恕、马文升、刘大夏、李梦阳等得力人才。孝宗对大臣很尊重,虚心听大臣给自己讲课。除了每天在正殿朝会,还在便殿会见大臣,充分听取意见。在诸位得力大臣的辅佐下,弘治帝革除了众多的陋习,采取了许多解救民困的建议,使得阶级矛盾得以缓和,使得百姓能够休养生息。

   弘治帝私生活也比较检点,与张皇后感情甚好,很少幸临其他嫔妃,除与张皇后生有二子外,没有其他子嗣。小儿子3岁死去,就剩下大儿子朱厚照,理所当然立为太子。弘治年间,社会稳定,外忧不多,又无内乱,明君勤恳治国,官吏忠于职守,天下出现一派太平景象,人们称弘治帝为“中兴令主”,称弘治年 间的局面为“弘治之治”。

   本来,这一局面能再维持一些年,国家会更富强,可惜,弘治帝英年早逝,1505年,38岁的弘治帝得病去世了,明朝又会出现什么局面?

   明孝宗死后,15岁的太子朱厚照即位,是为明武宗,年号正德,又称正德帝。按照“龙生龙凤生凤”的原则,孝宗弘治帝是这么好的一个皇帝,儿子应该坏不到哪儿去,然而,世事往往不如人愿,养尊处优长大的正德帝,并没有勤政爱民的美德,更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如果说,他只是不那么聪明,不那么勤奋,那还问题不大,偏偏,他是个童心未泯、甚至心理远没有成熟的人,顽皮、好动,追求刺激,完全不以国事为重,反而把国事视为“儿戏”,于是,明朝又有难了。

   有一位太监叫刘谨,十分熟悉武宗的个性,每天想出许多花样,让正德帝嬉戏玩乐。刘谨手下还有七名宦官,结成党羽,横行京师,人称“八虎”。“八虎”不仅引诱正德帝遍游宫中,还经常带正德帝外出坊间,留宿歌楼妓院。正德帝不满足一般的玩乐,他在京城闹市上扮成小贩卖货,与买主讨价还价,又让人充当中人,促成交易,以满足他的游戏。之后,又来到酒店,被当垆妇人拉入,享受一个生意人货物出手后歇脚酒店的乐趣。后来,他命人在西华门附近修建了一处高大宫殿,名为豹房,终日与宫女以及强抢而来的民女在房内厮混。

   刘谨因得武宗的宠信,更加胡作非为,一手遮天,连正德帝批阅奏章的权力也夺去。刘谨的行为,激起大臣的强烈不满,刘谨召百官跪于金水桥南,宣读“奸党”名字;又于夏日召百官跪于奉天门下,说是追查匿名信,使十多人当场晕死。后来,还是与刘谨有矛盾的“八虎”之一的张永,罗列罪名铲除了刘谨。刘谨被凌迟3日处死后,从他家中搜出金银财宝无数。

   刘谨死后,正德帝并无悔改之意,又宠信另一奸佞江彬,继续胡作非为。这时的花样,则是“习武”和展示“武略”。他在宫中“操练”军队,然后,又由江彬带领,私出塞外。蒙古兵入寇,他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还改名“朱寿”,领兵打仗,回来时要百官到郊外迎接,自己又起草敕令封赏,过足将军瘾。几次北巡之后,他又想南巡,1519年旧历六月,适逢南昌的宁王朱宸濠叛乱,他又以“威武大将军朱寿”的名义南征,实际一路上扰民,尤其是强抢民女,闹得江南鸡犬不宁。在南京住了几个月,又干出了许多祸害百姓的勾当。1520年旧历八月,他在南京硬要搞一个受降仪式,把已被俘虏的宁王由他表演再次生擒,以满足他的求功欲望。本来,他老老实实地回京,也就没事,谁知道,在回京途中,他又不安分了,他独自撑着一只小舟去捕鱼,结果,覆舟落水,得了重病,回京后不久,1521年旧历三月,便病死在豹房。

   正德帝是历史上少有的荒唐皇帝,不仅患有“多动症”的毛病;智商也大概只相当于十来岁的孩子。他死时仅31岁,由于终生寻花问柳,未能生育一子。

   明武宗正德朱厚照既无儿子又无兄弟,谁来继承大统?这就给文武百官出了一个难题。明孝宗弘治朱佑樘有一弟兴献王朱佑杬,在明武宗朱厚照死的前两年,兴献王朱佑杬已死去 (兴献王墓在湖北省钟祥县城东北7.5公里的松林山处,有一座陵墓,叫显陵,俗称皇陵,现已修复,对外开放),本来这事与他无关,但他有一个15岁的儿子,叫朱厚璁,虽远在湖北安陆府,但经大臣杨廷和等商议,认为朱厚璁是继承皇位最合适之人,于是,朝廷派出大臣将朱厚璁迎至京城。1521年旧历四月,朱厚璁即位,是为明世宗,年号嘉靖,又称嘉靖帝。

   嘉靖即位后,诛杀佞臣江彬等,发布诏书,大赦天下,并对正德先朝的弊政进行大胆改革,一时朝野欢呼。本来,一切都很正常,但是,偏偏,有一件事困扰着明世宗和大臣们。原来,封建帝王的家世脉络是需要很清楚的,朱厚璁继承皇位,应该和先朝皇帝形成一种直系的关系,所以,当朱厚璁从安陆来到京城,尚未入城,大臣们就在郊外要搞一个仪式,接受皇太子即位礼,也就是,朱厚璁要过继给弘治帝为儿子,有了这个仪式,他才能继皇帝位。本来,朱厚璁自己的父亲已死,过继给伯父明孝宗朱佑樘为儿子,即可做皇帝,也很化算 ,然而,这位15岁的少年偏偏是一位认死理的人,他认为自己是兴献王的儿子,不是弘治帝的儿子,怎么也不肯变通。张太后及大臣等得急了,只好让步,先登基继位再说。

   嘉靖不愧是一个孝子,即位后第三天,就派人到安陆接母亲蒋妃入京;第五天,就命群臣讨论给生父兴献王加尊号。杨廷和等认为,嘉靖既入嗣弘治,当称弘治为“皇考”,兴献王只能称为皇叔父,不可加尊号。在祭告生父时,还要自署名称侄。这些,嘉靖当然不同意。后来,进士张璁上了一个《大礼疏》,论证一番,认为嘉靖可以为生父及母亲加尊号,嘉靖看后很高兴,但张璁则遭到杨廷和等反对。其后,朝中大臣分成两派,一派反对加尊号,一派支持加尊号,互相争论,最后演变成一场政治斗争。嘉靖三年即1524年旧历七月,反对派联合208位官员,跪伏在左顺门,大呼弘治帝,嘉靖派人劝不听,于是逮捕为首者8人,一时群臣皆哭,声震阙廷。嘉靖大怒,又逮捕134人,其余80多人录名待罪,四品以上夺俸,五品以下手杖,受杖者180多人,其中17人被创死亡,另有8人编伍充军。至此,这场明朝著名的“大礼仪风波”到了高潮,反对派也开始走下坡。一直到嘉靖七年即1528年旧历七月,嘉靖才得以诏告天下,尊皇考献皇帝为“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圣母蒋太后为“章圣仁慈皇太后”。大礼仪风波以嘉靖获胜告终。 

  “大礼议风波”体现了嘉靖是一名孝子,其他就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了,提升右副都御史王守仁(号阳明)为南京兵部尚书,算是嘉靖有眼光的一件事。王阳明,绍兴余姚人,弘治进士,他不仅是一位官员,还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等,潜心研究“心学”,他曾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在一钟乳洞中得到顿悟,其后在稷山书院和所创办的阳明书院讲学传播他的“心学”,弟子众多。嘉靖六年即1527年,广西的民族首领卢苏、王受造反,嘉靖命王阳明率兵平乱,卢苏、王受归降。平乱后,王阳明因患肺病,向朝廷上疏告老还乡,1529年1月9日,病逝于归途江西南安府大庾县青龙港舟中。王阳明的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但是,嘉靖还有一件丑闻,可能还属史无前例的呢。

   嘉靖廿一年即1542年旧历十月的某一天中午,嘉靖帝正在睡午觉,突然,有十几名宫女趁他睡着,闯进房来,像杀猪一样把他按住,用布蒙住他嘴脸,由杨金英在他脖子上结绳,两名宫女各拉一端,试图把他勒死。慌急之中杨金英把绳子系成死结,尽管宫女用力拉,还是没把他勒死。皇后方氏带人赶来,才从宫女手中救了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怪的事?原来,嘉靖帝好服丹药,妄图长生不老;长期服丹药使得他性情怪异暴燥。同时,他也是个好色之徒,频繁搜夺民间美女入宫。虽被抢入宫,肆意凌辱打骂,激起宫女的怨愤,于是便发生了这件“壬寅宫变”(这年为壬寅年)。如果嘉靖就此死去,他会不会是古今中外唯一这样死法的皇帝?

   嘉靖还有一怪癖,他赏识人才、选拔人才,不是从政绩等方面去考察,而是看谁的祷告神灵的“青词”(写在一种青藤纸上)写得好,好象夏言,青词写得好,当上了首辅;于是,一些善于看风使舵的官员就在这方面下工夫,严嵩父子便得以走上历史舞台。

   严嵩,25岁中进士,步入官场。他手段多端,极力巴结顶头上司夏言,在夏言的举荐下,升为南京吏部左侍郎、南京礼部尚书。夏言当上首辅大臣后,把严嵩调入北京,当上礼部尚书。嘉靖喜欢青词,严嵩也写了两篇文赋,受到嘉靖的赞赏,于1542年以礼部尚书拜为武英殿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参与军机。其后,他与儿子严世蕃专权20年,人称“大丞相、小丞相”,成为明代一位误国的大奸臣。对内,严嵩父子残害异己,如诬杀夏言;又制造杨继盛、沈练冤狱(史称沈杨冤狱)。对外,不事边防,使得北方俺答汗入侵,如1550年,俺答汗入侵古北口,直到北京城下,严嵩恐战败无法掩饰,不准诸将出击,以待鞑靼军掳掠后归去。事后,杀兵部尚书丁汝夔塞责。这事,史称“庚戍之变”。

   直到嘉靖晚年,即1562年,严嵩的劣迹败露,嘉靖才下诏将严嵩罢免,勒令回籍修养。他的子孙以及党羽也都遣戌边疆。严世藩和党羽罗龙文在去戌地途中逃回原籍,招纳亡命之徒,横行乡里,无恶不作,被朝廷斩首。严嵩被削籍为民,家产被抄,奸党与家人一一治罪。1567年,87岁的严嵩贫病交加,在举国一片唾骂声中死去。

   嘉靖一朝,饱受倭寇的侵扰。什么叫倭寇?倭寇是14至16世纪劫掠我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集团。14世纪日本南北朝时,在混战中失败的武士,流为海盗,进行走私、抢劫。明朝和朝鲜的李朝政府都因此大力加强海防。永乐17年即1419年, 倭寇明朝总兵刘江打败,其势渐衰。15世纪后期,日本进入战国时代,一部分封建主与寺院大地主支持海盗活动,倭寇又猖獗起来。嘉靖二年即1523年,日本封建主大内氏与细川氏的贡使在宁波发生冲突,乘机大事焚掠。明朝政府下令停止贸易。此后倭寇见沿海防务空虚,便勾结土豪、奸商、流氓、海盗,进行走私劫掠。16世纪中叶时最为猖獗。嘉靖31年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杀害的达数十万人。江、浙、闽受海最烈,山东、广东也遭波及。倭寇猖獗,和汉奸的协助有很大关系。徽州人王直,无赖出身,勾结倭寇,称五峰船主,又称净海王、徽王等。1552年,派手下大头目徐海、陈东,以及萧显、麻叶等人 引导倭寇入侵,残害东南军民。1558年,被浙江总督胡宗宪设计分化诱捕歼灭。

   倭寇的暴行引起了中国沿海人民的愤慨和反抗,朝廷也派戚继光抗倭。戚继光为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1555年,被调到浙江 任参将。他见旧军素质不良,到义乌招募农民、矿工,编练新军,人称“戚家军”。戚家军有义乌兵、浙兵、浙东杀手、炮手、南兵等名称,他们经过严格训练,掌握“鸳鸯阵”等战术,长短兵器配合作战,用火器、弓箭掩护,在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威力。1561年,戚家军在台州大破倭寇。其后援助福建,捣毁倭寇老巢,升为总兵官。经过多年奋战,终于解除倭患。

   和戚继光抗倭的,还有俞大猷、王忬、张经、谭纶、卢镗、汤克宽、董邦政、任环等将领、官员; 其中俞大猷与戚继光齐名;谭纶官至兵部尚书,主持兵事30年,与戚继光并称“谭戚”。此外,还有曹顶、姚长子、杨钿等人,则是民间的抗倭英雄。

  在嘉靖朝,还有一件令国人痛心的事,就是澳门被葡萄牙人开始盘据。葡萄牙是南欧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小国。从1514年起,作为西方殖民主义“先驱”的葡萄牙人,派舰队在中国屯门(现属香港)登陆,竖立刻有葡国国徽的石碑,以示占领,结果被明朝军队以武力逐出。之后,中葡发生激战,气焰嚣张的葡萄牙殖民者遭到重创,转而北上窜扰东南沿海,亦遭明军队的打击,最后不得不撤离闽浙海面。葡殖民者被迫改变策略。1553年,一队葡萄牙商船借口在海上遇到风浪,请求到濠镜(即今日澳门)晾晒“水湿贡物”,广东官员接受贿银500两,允之。葡萄牙人得以上岸,自此入住、盘踞澳门 ,每年上缴白银一千两作为地租。

   澳门原属广东香山县管辖。香山原是珠江出海口东岸的一座岛屿,唐朝时为香山镇,隶属东莞 县。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即公元1152年,朝廷批准香山设县,将南海、番禺、东莞、新会四县“濒海之地”归入香山县。珠江流域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沉积,土地扩展,香山岛渐与大陆相连。澳门被葡萄牙人盘踞,香山人要到澳门打工讨生活,与洋人打交道,客观上也为香山人提供了一个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所以,到了近代,广东香山人之所以能够最早接触世界走向世界,引领中国现代化潮流,此乃重要的原因。 

   1566年,这是嘉靖45年,他已60岁,他想长生不老,已久不视朝,专事斋醮之事他曾20多年不见朝臣,不知这算不算一项世界记录。是年旧历二月,户部主事海瑞忍无可忍,愤而上 《治安疏》,批评嘉靖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言辞尖刻,他自知上疏的后果,所以预先准备好棺木,遣散童仆,在家等候降罪。海瑞的奏疏结果激怒了嘉靖,将其逮捕下狱。但嘉靖本人,终因服用丹药中毒,于十二月死去。30岁的太子朱载垕即位,是为明穆宗,年号隆庆,又称隆庆帝。

        接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