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清仁宗和清宣宗

   1795年九月,清高宗乾隆皇帝宣布明年禅位于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改名顒琰。1796年正月,举行授受大典,清高宗称太上皇。嘉亲王顒琰继位,是为清仁宗,改次年年号为嘉庆,清仁宗又称嘉庆帝。

   乾隆帝有17位儿子,皇后富察氏所生的永琏和永琮是他最钟爱的,但是都因病夭折。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在皇后逝世时,因死去的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没有表现出十分哀痛之情,而被乾隆永远排斥在皇储之列。皇五子永琪、皇八子永璇等,不是早死于乾隆,就是有其他缺点使乾隆不悦。 皇十一子永瑆,很有才华,很得乾隆喜爱,但是他只醉心于书法,是一位书法大家,与刘墉、翁方纲、铁保齐名,对政治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拖到乾隆卅八年即1773年,在建储上已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乾隆帝决心秘密建储,选中皇十五子永琰,手书其名藏于“鐍匣”,储于“正大光明”匾后。因此,在授受大典前,人们一般也不知道继位的是永琰。

   顒琰也是个有心计的人,被选为皇帝,尤其是头顶上还有一位太上皇,所以即位初年,一切只能听太上皇的。乾隆帝禅位当太上皇,最反对者就是和珅。但是乾隆帝主意已定,和珅也没有办法。在立储的前一天,和珅因为早知此事,便派人呈送给顒琰一柄玉如意,表示自己拥戴有功,但这种邀宠的做法反而令顒琰十分反感。顒琰登基后,想召自己的老师朱珪回京,但遭到和珅的阻挠;和珅又推荐自己的老师吴省兰替嘉庆帝抄录诗稿,以此窥探嘉庆帝对自己的态度,嘉庆帝在吟咏间故意不显锋芒,忍而不发。乾隆帝虽当了太上皇,但是仍不交权于嘉庆帝,他的旨意往往由和珅传达给嘉庆帝,这使和珅更不把嘉庆帝放在眼里。4年后,乾隆帝寿终正寝,嘉庆帝立即宣布和珅20条大罪,将和珅及其党羽福长安、苏凌河、吴省兰等逮捕入狱,并令和珅自尽。和珅家产被抄,金银财宝数额之巨,令朝野上下大为吃惊:金银数百万两,当铺钱庄数十处,房屋上千间,良田上千顷,大车几十辆……从和珅家抄出的家产总值8亿多两,相当于全国20年收入的一半还多!清出和珅这个大贪,得益的是嘉庆帝。所以民间有谚语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乾隆帝的十公主和孝公主,即嘉庆帝姐,下嫁和珅儿子丰坤殷德。十公主竭力为丈夫以及和珅的妻妾家眷求情,使他们得以保存。

   嘉庆帝虽“吃饱”了和珅的家产,但是,就在他登基那年即1796年,天下就不安宁,在川楚陕地区,就爆发了白莲教的大起义。乾隆帝晚年,在盛世的背后,已经隐藏着不少危机,吏治腐败,贵族奢华,人口增长,物价高涨,人民生活日益贫困 。别的不说,单说人口问题。按乾隆55年即1790年的“人口普查”,当是全国的人口是3亿1百47万。人口暴增,土地不增,加上兼并严重,农民失去土地,只有流离失所。学者洪亮吉就提出人口增加与粮食产量相矛盾的问题,希望朝廷注重和解决。但是,这矛盾在乾隆朝并没有解决,到了嘉庆朝,矛盾更为突出了。

   襄阳白莲教教首齐林、姚之富等利用人民的不满情绪,发动起义。清军镇压,不久,齐林战死,姚之富等奉齐林妻王聪儿为总教师,继续领导起义军。朝廷震惊,是时,清军大帅福安康以及接替的大帅和琳相继病死,朝廷命将军额勒登保、德楞泰、明亮会师镇压川楚起义军。王聪儿率领起义军由豫入陕,再入川,与川中起义军会合,各以青、黄、蓝、白等号为记。1798年,朝廷命勒保以总统四川军务兼任总督。王聪儿等渡汉水,谋攻西安,后又回湖北,在茅山遭明亮、德楞泰军所围。王聪儿、姚之富跳崖死。朝廷以额勒登保为经略,清军明亮、恒瑞、德楞泰、杨遇春、杨芳、罗思举等继续追剿白莲教余部,先后攻杀王三槐、罗其清、冉天俦、冷天禄、张汉潮、高均德、冉天元、刘之协、王廷诏、徐天德、苟文明等部。1804年九月,才将白莲教起义军最后消灭。前后9年,朝廷共用军费2万万两,国势进一步衰落。

   在剿灭白莲教起义军的同时,在南方海面,又发生了蔡牵、朱濆等领导的起义。1804年,蔡牵将船只集中到台湾鹿耳门,后在浮鹰洋面攻破温州镇水师。朝廷命浙江提督李长庚为总统,率兵镇压。李长庚与蔡牵在海上周旋了数年,双方互有胜负。1807年,李长庚在广东海面追击蔡牵,中炮战死。1808年,总兵许松年在福建海面与朱濆交战,攻杀朱濆。1809年,李长庚部将王得禄、邱良功在浙江海面攻杀蔡牵。朱濆弟朱渥投降。在广东海面,郭婆带、郑一嫂、张保仔等领导的起义军长期与清军水师对抗,在清两广总督百龄镇压与利诱之下,此时也相继投降朝廷。

   南方海盗刚平息,北方又出现危情。1811年春,白莲教支派天理会的各地教首林清、李文成、牛亮臣、冯克善等,聚集河南滑县,商议起义。1813年九月,李文成、牛亮臣等据河南滑县起义,攻克长垣、东明、定陶、曹县等地。李文成称大明天顺李真主。而林清则在京城发动起义,准备里应外合,推翻清朝。在天理会起义之时,嘉庆帝正在城外祭陵打猎,紫禁城内并没有特别的警惕。林清在城外,等着接应滑县的起义军,但是,他的手下200多名起义战士,已迫不及待地分两路进攻紫禁城的东华门和西华门。由于有太监做内应,进攻西华门的一队很顺利攻进皇宫中。由于起义军攻入紫禁城,宫中的皇亲国戚、后宫嫔妃都吓得魂不附体,不知所措。几位义军战士已经准备爬进养心殿,情况危急。这时, 二皇子绵宁手拿一杆鸟枪,略为镇定后,开枪将爬墙的义军打死。这时,健锐营和火器营的清兵赶到,刀枪相接,最终将冲进紫禁城的一百多义军消灭。而攻打东华门的义军始终未能攻入。两天后,林清被叛徒出卖,被捕就义。而滑县的起义军,也被强大的清军包围,李文成突围无望,纵火自焚。天理会的起义最终失败。嘉庆帝得知起义军攻进皇宫的消息,马上赶回北京。他把有关的官员革职查办,又夸奖绵宁在这次危机中御敌有功,封他为智亲王。后来,还立他为皇太子。

   紫禁城被起义军攻进,这可是有清以来所没有的大事变!还有一件事,也是有清以来所没有的,那就是嘉庆帝遇刺事件。 嘉庆8年即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那天早晨,正当嘉庆帝坐轿从西郊回宫,路过神武门将要进入顺贞门之际,忽然从从西厢房山墙后冲出一位40来岁、披头散发、手持利刃的汉子,直朝嘉庆帝的轿子扑来。在这危急时刻,四周卫士及随辇而行的文武大臣都惊呆了,幸好定亲王绵恩、御前侍卫扎克塔尔等即使清醒,合力制服那男子。这是有清以来皇帝第一次遇到谋刺,也是清代历史上罕见的的大案要案。经审讯,那男子是内务府厨役,叫成德(一说陈德)。嘉庆帝下旨,一定要追查其幕后主使人以及同谋和党羽。满朝文武大臣都害怕成德招架不住,随口拉扯到自己身上。但是,成德只承认喝醉酒所为,是一人所为,并无政治阴谋。经过四昼夜的严刑拷问,也没有结果。嘉庆帝只好作罢,将成德凌迟处死,将他两个儿子处以绞刑。一桩震动朝野的重案就此了结,并成为 百年疑案。

   嘉庆帝也是一位勤勉的皇帝,他希望持续“康乾盛世”,然而,乾隆朝晚期留下的社会问题甚多,已不是他一人之力可以解决的。再加上,一些得力大臣相继逝世,如刘墉,死于1804年;纪昀,死于1805年; 戴衢亨,死于1811年;法式善,死于1813年;刘权之,死于1818年。在势单力孤的情况下,嘉庆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恐怕是禁鸦片。

   早在雍正朝,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所生产的鸦片已输入我国;乾隆朝,输入愈多。乾隆末年,达到每年4000多箱,对官吏、士兵与国民的毒害愈见明显。嘉庆帝对此很忧虑,他说:鸦片烟性最酷烈,食此者能骤长精神,可是吸食久了,就会危及生命,大为风俗人心之害。嘉庆 五年即1800年,他下令禁止鸦片进口,令粤海关官员严厉查禁。然而,当时吏治腐败,贿赂风行,负责巡缉鸦片的官员往往与外商勾结,收受贿赂,掩护甚至参与鸦片走私活动。嘉庆帝深知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命令刑部为此制定法律以进一步严禁。刑部规定:凡侍卫、官员买食鸦片者,革职,杖一百,枷号两个月;军民等杖一百,枷号一个月。宫廷内太监有吸食者,一经发现,立即查办,枷号两月,再发往黑龙江为奴。至于各海关人员,作奸犯科者,处罚更重。嘉庆帝的这些法律,虽不能禁绝鸦片的走私输入和流通,但鸦片的泛滥基本得到控制,这是于民于国都是很有益的。

   嘉庆帝第一位皇后是孝淑睿皇后,生二皇子绵宁(有一兄早逝)和二女(一女早逝);皇后早死,其后所册立的皇后为纽祜禄氏,生三皇子绵恺和四皇子绵析;此外,还一位如妃,生五皇子绵愉。在清朝皇帝中,嘉庆帝的后妃是最少的,他或许想由自己做出一个节俭的榜样,重振纪纲,可惜未能达到效果。

   嘉庆廿五年即1820年7月,嘉庆帝刚过了60岁大寿,他心情舒畅,于是决定围猎木兰。他带着大队人马,到了热河,安顿于避暑山庄。由于路途疲劳,本已身材肥胖的他,可能中了暑,在到达避暑山庄的次日,即病倒了。这一病来得突然,中午病情加重,傍晚时,嘉庆帝已时而清醒时而昏迷。这时,热河上空乌云密布,突然一阵电闪雷鸣,接着倾盆大雨,嘉庆帝就在这时闭上了眼睛,驾崩了。由于当时遇到雷雨天气,所以民间有传闻,嘉庆帝是被雷电击死的。

   由于嘉庆帝是在皇宫外面死的,而且死得很突然,谁来继承大统?身边的大学士托津和戴均元在近侍的身上寻获到藏有储君名字的“鐍匣”。打开“鐍匣”,大臣们知道储君是二皇子绵宁。 另一说法是,嘉庆帝死得突然,其实当时并没有找到“鐍匣”。皇后纽祜禄氏为大清江山着想,假托帝意写了诏书,立绵宁为皇太子。

   嘉庆帝在位25年,享年60岁。

   1820年七月,嘉庆帝在热河避暑山庄病死,38岁的皇太子绵宁继位,改名旻宁,就是清宣宗,次年改年号为道光,所以又称道光帝。

   道光帝少年时,即聪颖好学,深得祖父乾隆帝的宠爱,乾隆帝常带他参加骑射活动和围猎,临终前,也嘱咐嘉庆帝立他为太子。在天理会攻打紫禁城时,其他皇子都惊慌失措,唯有他沉着应战,用火枪射倒两人,为援兵赢得时间。这勇敢的行为受到嘉庆帝称赞,最终选择他当太子继承皇位。

   道光帝是个有心图治的皇帝。但是,他所面临的清朝,吏治败坏,财政空虚,民生困顿,内忧外患。他信任的大臣是曹振庸、穆彰阿、琦善等,但这些人并非得力之臣。道光帝下达了一些谕旨,通令各省杜绝随意征收勒索,裁革陋习,如在广东禁止洋船偷漏银两;在直隶等地裁汰挂名吏役23900多人;裁两湖盐政,改归总督管理等,但是,各项禁令都收效甚微。就在他即位那年,新疆大和卓木之孙张格尔开始作乱。到道光 六年即1826年,张格尔攻陷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庆祥自缢。和阗、叶尔羌、英吉沙相继失守。道光帝以杨遇春为钦差大臣赴新疆,命长龄总统军事。1827年,长龄、杨遇春等收复西四城,张格尔在年底被俘,次年处死。到了道光 十年即1830年,张格尔之兄尤素普又作乱,围攻喀什噶尔、叶尔羌,朝廷又命令长龄领兵镇压。

   道光年间,欧洲的英国进入了“维多利亚时代”。亚历山大德丽娜·维多利亚于1837年6月继位,成为英格兰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1876年5月还加冕为印度女皇。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加大殖民扩张,国力日益强盛。对中国输入鸦片,并力图打开中国的门户,是英国政府的国策之一。长期困扰道光帝的, 正是英国那源源不断输入的鸦片问题。道光九年和十年这两年,鸦片输入各达14000余箱,比嘉庆末年、道光初年每年4、5千箱的数量,增加了许多。道光帝命两广总督李鸿宾禁止鸦片输入,又禁云南种罂粟,各地则禁开烟馆等,但鸦片走私禁而不止,各项命令也难成效。到了道光 十四年即1834年,鸦片输入增至每年2万箱左右,到1938年,更增至4万多箱。 中国每年买鸦片要花去白银4千万两;鸦片战争前10年里,从中国流出的白银达到1亿两。

   与此同时,英国的商船加紧活动,1832年,英国商船驶至闽、浙、苏海面,再至山东海面;希望在广州以外,另开口岸。1834年,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利,派律劳卑为主务监督。律劳卑违例赴广州,要求与总督卢坤会面,被拒绝。律劳卑派军舰突入虎门,发炮轰击,进至黄埔。后退至澳门。1835年,英船又到山东刘公岛,想登岸,未成功,后离去。1937年初,英国在华商务总监督查理·义律到了广州,暗中主持鸦片贸易。朝廷规定广州对外贸易商行限为十三家(俗称十三行)。

   1838年,鸿胪寺卿、刑部侍郎黄爵滋上疏力陈鸦片为害之烈,主张严禁。湖广总督林则徐上奏告湖南、湖北禁烟效果。又奏云:“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也有反对禁鸦片的大臣,如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就上疏主张弛禁鸦片。道光帝权衡利弊,最终下决心禁鸦片,于 是年12月31日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海口事件,节制全省水师。这一决定令禁烟派大受鼓舞,礼部主事龚自珍预感到如果禁烟,英国可能侵犯,建议加强战备,不与妥协。 思想家、文学家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建议制造枪炮,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后又将林则徐的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翻译增补为《海国图志》。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合作,加紧整顿海防,惩治鸦片走私,同时通知外国鸦片烟贩子,限他们在3日之内交出所有鸦片,并具结保证以后永远不夹带鸦片来中国。林则徐坚决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英国商务总监查理·义律极力破坏,指使英商拒绝交出鸦片和具结,还包括烟贩外逃。林则徐斥责义律的不法行为,派兵包围商馆,迫使英贩交出鸦片近2万箱,共计230多万斤。6月3日,林则徐亲自主持,在虎门海滩把收缴的鸦片倾倒在事先挖好的大池之中,用盐卤和石灰把它销毁。这个销烟壮举,一直进行了25日,才将鸦片全部销毁尽净。

   虎林销烟,体现了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英帝国主义分子对此大为恼火,他们多次制造事端,以破坏中国人民的禁烟行动。7月7日,英国水手在九龙尖沙嘴打死农民林维喜。林则徐为捍卫主权,令义律交出凶犯,义律拒不交出。8月15日,林则徐下令停止供应英人柴米食粮,并撤走在澳门的中国职员和工役,与英国侵略者针锋相对。这事,史称“林维喜事件”。10月,林则徐命令英船不得停泊在 伶仃洋海面;11月,英国兵舰在广州虎门口外的穿鼻洋挑衅,清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英勇抗击,击伤英舰一艘。英军落败,落海者数十人。这事,史称“穿鼻之战”。

   1840年6月,英国以中国人民查禁和销毁鸦片为借口,派出了一支以查理·义律堂兄乔治·义律为总司令、由48艘军舰、4000多士兵组成的侵略军,来到广东海面,发动了鸦片战争。由于林则徐早已做好战争准备,广州防守严密,英军无从入手,于是转攻厦门。这时调任浙闽总督的邓廷桢,也同样作了准备,结果英军又被厦门军民打败。英军再转往防务空虚的浙江,攻陷定海。英军继续北上,侵犯天津的大沽口,要挟清政府谈判。道光皇帝害怕,派琦善到广州议和,撤除战备,并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

   1841年1月7日,义律乘琦善撤除战备,以提出的条款未得满足为由,命令英军向穿鼻洋的沙角、大角炮台进攻。守将陈连升率军坚决抵抗,击毙敌人200余人,因援兵不至,英勇战死,炮台陷落。1月25日,琦善私自与义律在穿鼻签定《穿鼻草约》,答应割让香港,赔款600万银元,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英军撤除沙角、大角炮台,归还定海等。此草约经广东巡抚怡良揭发,道光帝不承认此约,将琦善逮问,改派皇侄奕山主持军事,与英军再战。 有些历史学家研究认为,琦善并没有和义律签定《穿鼻草约》,是英国方面故意放出这样的消息,逼清朝割让香港。2月,英舰向虎门进逼。清军提督关天培向总督琦善请求增兵,琦善不允。23日,英舰进攻虎门,关天培率清军抵抗。25日,英军从横档炮台登陆;26日,各炮台被攻陷。关天培在靖远炮台率兵抵抗,负伤数十处,仍与英军搏斗,英勇战死,虎门陷落。4月,奕山到广州,仓促与英军开战。5月,英军攻陷泥城、四方炮台,向广州城内开炮。奕山害怕,在城墙上竖起白旗,派人与英军议和,签定《广州和约》。29日,小股英军骚扰广州北郊三元里一带。村民韦绍光等击毙英军十余人。30日,附近103乡民众聚集, 竖起“平英团”大旗,又在牛栏冈包围来犯的英军,歼灭英军200余人(一说数十人),生俘20余人。英军司令卧乌古率大队来攻,失败后退回四方炮台。31日,番禺、南海、花县各乡义勇数万人将四方炮台包围。英军向奕山求救,奕山竟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强迫各乡义勇撤围,并护送英军退回军舰。

   《广州和约》中规定,中方赔偿英军600万元,赔偿英商30万元后,英军撤兵。英方获款后,又提出割让香港、签定正约等。未达要求,即撕毁和约,扩大侵略战争。1841年8月,英军北上进犯厦门。闽浙总督颜伯焘与总兵江继芸督师英勇抗战,击沉敌舰1艘击伤5艘。后江继芸战死,炮台失守。9月,英军从厦门北犯定海。清钦差大臣兼两江总督裕谦派兵5000人守定海。9月底,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连日率部与敌激战。10月1日,三总兵英勇战死,史称“定海三总兵”。9日,英军攻 镇海外围,提督余步云放弃炮台逃跑。10日,总兵谢朝恩战死。定海陷落,裕谦悲愤投水死。浙江船民组织“黑水党”参与抗敌。黑水党首领徐保、张小火、钱大才等护送葛云飞和郑国鸿的遗体至宁波。13日,英军又攻陷宁波。徐保等继续在海上抗英。闽浙战事令道光帝忧虑,派宗室大臣奕经 为扬威将军,率军援浙。

   1842年初,英军攻入慈溪、奉化、余姚。3月10日,奕经集中兵力万余人反攻宁波、镇海失败,副将朱贵战死,提督余步云、段永福部溃退,奕经逃回杭州。5月,英军攻乍浦,旗兵驻防营全部战死。由于奕经在浙江失败,道光皇帝决定对英妥协。英军不许议和,并向长江进攻。6月13日,英国军舰30余艘进入长江口,迫近吴淞。清两江总督牛鉴派人向英军讲和,年近70的江南提督陈化成坚决抗战。16日拂晓,英舰向吴淞炮台进攻,陈化成下令开炮, 击沉英舰8艘,击伤多艘,击毙英军数百人。因牛鉴从宝山溃逃,英军登陆,陈化成孤军奋战,和所部官兵英勇抗战后牺牲。7月初,英国军舰沿着长江西上,一路上遭到军民抵抗,直到8月才到达南京。

   1842年8月29日,道光帝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签定结束鸦片战争的条约,即《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共13款,主要内容为:中国向英国赔款210万银元;割让香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收取进出口货的税率由中英共同商议等。

   鸦片战争以及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定,使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中国社会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由于这个质的变化,历史学家将鸦片战争前后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从远古至1839年为中国的古代;由1840年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为中国的近代。

   《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尝到了甜头,但还不满足,1843年7月,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中国与外国协定关税的先例。10月,又强迫清政府签定《虎门条约》,英国取得最惠国待遇,英人得到永久居住权,给予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租界制造了借口。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希望分一杯羹。19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从此,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移到上海,外国商品和外资纷纷涌进长江门户,开设行栈,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办银行。上海从一个海边不起眼的县城,逐渐发展成为主要被外国资本控制的远东第一大都市。

   1844年7月,美国 也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中美《望厦条约》;10月,法国 亦强迫清政府签定《中法五口贸易章程》,即中法《黄埔条约》;1845年11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上海租地章程》,即《上海地皮章程》,在上海划出了“英租界”。

   欧美列强对中国主权的侵犯,激起广大人民的愤慨,如《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侵略者要求进入广州城,激起广州人民的反抗,广州将军伊里布还在人民的声讨声中忧惧而死去。从1842年到1849年,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英人多次想进入广州城,都无法实现。广东人民还发布“斥英夷说帖”“反英揭帖”等,揭露侵略者的罪行,号召人民抗英到底。  

   道光帝登基后,虽然他有力挽狂澜之心,但清朝已处于衰落时期,积重难返,他无法阻止帝国主义的入侵,也无法挽救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命运。 此外,从道光元年到道光三十年,即在他在位期间,大清国几乎每年都有水灾。至于旱灾、瘟疫等更不间断。云南等省还遭受“无夏”的灾荒(即夏天也遇到寒潮、雪灾等)。对此,清政府无力赈灾,能做到的也只是“减免”。

   不过,道光帝有一大优点,似乎不应抹杀。他的优点就是节俭。在中国的皇帝之中,他应是最节俭的一位。他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处处讲究节俭,躬亲实践,身体力行。 如他每餐吃的只有四样菜,有时甚至只得一碗豆腐烧猪肝。赐宴大臣也只有不多的几个菜肴,以及打卤面。他的服饰不多,不求华丽,甚至长年多穿旧裤,膝盖处磨破了还叫人打上补丁。他登基时御用砚台有40方,他认为浪费,分赐内务诸臣,自己仅留下两方。他将宫娥彩女大批放还出宫,皇子皇孙嫁娶等礼仪一切从简。除了自己讲究节俭,他也要求皇亲国戚、大臣官员不准奢侈浪费,不得贪图货利。由于清朝统治阶级已经腐败不堪,道光帝的行为可以起到一定的影响,但终究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的奢靡腐朽之风气。

   道光帝原有皇长子奕纬,次子奕纲,三子奕继。但奕纲、奕继早亡。奕纬长到23岁,一天师傅逼他背经书,说:“好好读书,将来好当皇帝。”奕纬说:“我当了皇帝,先杀了你!”这事被道光帝知道,生气地训斥他,并踢了他一脚,结果不意踢中要害,几天后死去。道光帝很伤心。幸而这时,全贵妃纽祜禄氏和祥贵人都怀了孕,但全贵妃知道祥贵人月妊比自己早一个多月,于是买通御医,用催产方法早祥贵人6天诞下儿子,就是皇四子奕詝;祥贵人的儿子就是皇五子奕誴。道光 十三年即1833年,孝慎成皇后佟佳氏病故,全贵妃被册封为孝全皇后。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孝全皇后暴毙,疑因与孝和睿皇太后不和,被太后毒死。死前,她将10岁的儿子詝托付给静贵妃。静贵妃亦生一子,就是皇六子奕訢。

   道光帝非常喜欢皇四子和皇六子奕訢,给予他们最好的教育和栽培。给詝安排的老师是杜受田;给奕訢安排的老师是贾桢。两位皇子也很聪明好学,一样出色。到了道光晚年,道光帝更钟爱六皇子奕訢,不时流露出要传位给他的意思。这种情况,使杜受田很焦急。从自身出发,他当然希望四皇子詝能继承大统;而事实上,詝在武功和口才等方面又确实不及六皇子奕訢。于是,他要想办法帮助詝。一次,外出打猎,杜受田嘱咐詝不要发一枪一箭,并教他在父皇问及时如何应对。果然,奕訢猎物甚多而詝一无所获。道光帝问其故,詝说:“时方春和,鸟兽孕育,不忍伤生,且不想以弓马一技之长与诸兄弟争高低。”这十分得体的说话,很博得道光帝的欢心,认为他心地仁慈,有君主之度。

   1851年正月,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68岁的道光帝终于病重。临终前,他要召见两位皇子,他要对继承人作最后一次考察。贾桢教导奕訢,如果皇上询问治国安邦大计,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杜受田则教导詝,什么也不说,只痛哭流涕。两位皇子一如老师所教导的去做。结果,道光帝看到奕訢无视他的病痛,口若悬河,大谈治国安邦的见解和抱负,并不高兴;反而,他被詝的痛苦状所感染,认为他仁孝,可当大任。正月十四日,道光皇帝驾崩,领班大臣宣读密谕:“着皇四子詝继位。”

   道光帝旻宁在位30年,享年68岁。

      接第五节